爸妈再生气也不能做这件事!可能毁了娃一生!
自从生了娃,妈妈们都陷入了 “吼娃-崩溃-内疚” 的怪圈里。朋友圈一个妈妈说“刚刚吼完孩子,真的很后悔,心疼儿子成为了我情绪不稳定的牺牲品。” 这句话引起了不少妈妈的共鸣。是啊!我们经常忍不住爆脾气吼孩子,但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自己的焦虑。讲真,孩子真的需要你这样去骂吗?除了吼叫就真的没有别的教育方式吗?
大眼妈妈
什么样的父母最容易吼孩子?
有一份调查显示,全国超过89%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吼叫,年龄越低的家长越爱吼叫孩子,30岁以下的家长中经常吼孩子的比例占到28%,比其他年龄段的家长都要频繁。
吼叫还和学历有很大关系,高中以下学历家长占比最高,达到27%,其次是高中和大专学历的家长,均为23%。而在从来不会吼叫的家长中,博士家长占比最高,达到44%,其次是硕士和本科家长,分别是17%和11%。
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
1、制定规定和计划
身为父母,我们得明白自己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究竟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说出需求,并在某些“必须做”或者“鼓励做”的环节设立奖惩机制。
2、让孩子说出感受
当你觉得自己在某种情景下被冒犯的时候,让孩子告诉你他这样做的原因,而不是先吼。孩子说出感受不仅有助于大人的理解,也能让宝宝们更容易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推己及人。
3、洗把脸,冷静一下
冲突往往来自冲动,如果在生气爆发前能给自己五秒冷静,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父母每次看到孩子调皮要动怒的时候,会强迫让自己去洗个手,冷水洗洗脸,你可能发现孩子的错误并没有想向中的不可饶恕。
4、改变说话的方式
类似的台词:
玩具玩好需要放回篮子里 VS 你怎么又把玩具弄的到处都是?
妈妈知道了,你等我忙完立即过去帮你 VS 不要再哭了,妈妈也在忙没看到吗?
这是你的事情,你需要自己做完。你可以选择自己做还是让妈妈帮助一起做? VS 我数到三,你再不做,妈妈就不要你了!
墙上不能画画,妈妈这里有一张纸,我们可以在纸上画 VS 和你说过多少次,不能画墙,再划打手!
最万能的一句话: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但是妈妈还是很爱你的!
各位朋友,你们会对孩子发火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