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茶葉快消品化是一個巨大的需求,蘊涵著巨大的市場商機,正等待著有遠見、有責任、有智慧的企業來劈波斬浪。如今,各媒體也不斷爆出有關"天價茶"的消息,而且"天外有天"。這種茶葉價格不斷"奢侈化"的現象,對於茶行業和茶產業都極不健康,會導致多方俱傷:老百姓喝不起茶,茶農的茶葉賣不出去,大量茶商也經營困難、愁了賣茶愁買茶。茶葉可以成為快消品嗎?整個茶行業都在熱議這個問題。茶葉「快」與「慢」的較量,也就是「流行」與「傳統」的較量。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關於茶葉呈現給大眾的印象,主要是「傳統」、「慢生活」,現實情況是,現下茶葉的宣傳和教育過分側重於茶之藝、茶之道,過多宣揚「茶味人生」、「禪茶一味」等等。結果,大眾對茶葉的基本常識知之甚少,面對一杯茶時常常不知所措;或者把茶葉看得很崇高,把喝茶看得很神秘;或者乾脆遠離茶葉,放棄喝茶;或者把喝茶當成是中老年人的古玩。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縱觀中國數萬家茶企和數不清的茶葉產品,無一不帶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烙印,從茶葉名稱、產品包裝,到產品的推廣以及茶葉的消費場所等,都是圍繞著古色古香的茶文化做文章,生怕別人說它「不文化」、「文化短」。深圳某營銷策劃機構董事長沈坤先生曾說過:「現在中國的茶葉之所以得不到年輕人的青睞,關鍵問題就出在這個『茶文化』上,因此我們此次要像『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新文化那樣,在茶業內掀起一股反文化運動,讓人們認識到喝茶也時尚,喝茶也保健」。曾有人做過消費者調查,結果發現現在人們不喝茶有以下原因:一是認為喝茶是老土,是中老年喝的,不夠時尚;二是認為喝茶不方便,流程繁瑣;三是認為喝茶使人興奮,影響睡眠;四是口感苦澀,不願意品嘗苦味等等。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現在的市場表面上看來是茶葉快時尚與慢生活的一次較量,實際上是茶行業與時俱進的大好時機,既要保持發揚優秀的茶文化、茶藝茶道,又能跟上時代潮流,不斷進步。那麼對於從事茶行業人士來說,年輕化、快時尚等概念給出的啟示大致有以下幾點: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一、全價值鏈打造:從產品到渠道的整合

新時代下的茶企業,既要秉承傳統茶人的務實和堅守,又要為傳統茶葉注入新的活力,既要適應市場的消費需要,又要不斷創造新的消費價值。

當下茶葉市場的消費需要是購買的便利性、渠道互聯網化、消費平價化。而新的消費價值則體現在為茶葉加入年輕的DNA,迎合年輕人挑剔的味覺、時尚的審美觀、樂於嘗試新事物的消費觀。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二、高端禮茶+老百姓喝得起的茶

過去,中高端禮茶是主流方向,當下市場環境變化,茶葉要放下身段,走入尋常百姓家,是必然選擇。很多企業也順應「茶葉快消品化」這一趨勢,研發了一系列高性價比的自飲茶品,並配合適宜分銷渠道,做老百姓喝得起的茶。這是一個觀念的轉變,既是對茶人工匠精神的繼承,也是傳遞茶產品的普惠價值。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三、年輕化:開發年輕人喜歡喝的茶

茶為國飲,然而目前飲者的主體是「大叔」(35歲以上),大部分茶企業的主流客群也在這個區間。然而二十「60後」「70後」在消費上已盛極而衰,「80後」「90後」逐漸成為中堅力量,既需要把握現在,也必須著眼未來,不斷創造新的消費價值以迎合這部分人群。基於傳統茶葉具有的健康價值,結合輕時尚的美學文化,融人更多的健康自然元素。從茶葉營銷路數到茶葉包裝設計,都開始走年輕化路線。比如雨林的茶葉包裝、其在茶博會上的展位設計風格以及「自主泡茶」的待客方式,都頗得年輕群體青睞。其他大大小小的茶企業也陸陸續續在包裝上下功夫,小清新風格運用較多。袋泡茶、冷泡茶,花式泡茶總能找到你喜歡的那一款。

茶葉「快」與「慢」的較量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老茶客 的精彩文章:

茶界的各種故弄玄虛姿態,有你嗎?
漲姿勢,茶葉要這麼喊才專業!
茶湯到底是酸性還是鹼性?人體需要的酸鹼性?
茶癮——就是對茶、對生活的態度,一往情深

TAG:江南老茶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