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川久保玲:我憎恶自己的作品,如此轻易地就被理解了

川久保玲:我憎恶自己的作品,如此轻易地就被理解了

永恒的少女,引领我们上升!

Rei Kawakubo

-

设计师川久保玲 (Rei Kawakubo),1942年出生于东京。开始她并未作为设计师接受训练,而是在东京攻读艺术与文学专业。毕业后,川久保玲即于一家纺织品公司工作,并于1967年开始自由设计师的生涯。

川久保玲行事非常低调,很少被媒体曝光,她宁愿其充满灵感的设计作品为自己代言。

有人说,即使把标签全剪了,把衣服扔到地上,也能一眼分辨出川久保玲。

不规则,破洞,隆肿,未完成感,充满视觉暴力,冲击着当今时尚,营造无人向往的诡异世界。

时尚杂志对川久保玲用得最多的词永远是:解构、立体、抽象、前卫、另类。如果你看过川久保玲的时装展,你就会明白那种由重复性的打击乐、被丑化的模特和她们身上诡异的服装一起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越这些单调的形容词。

其实早在 2005 年,川久保玲接受《New Yorker》访问时就曾表示,她从未刻意去掀起一场所谓的“革命”,只是想向人们展示“那些我认为拥有强大感染力和美丽的事物,一切纯属巧合,只是我的想法与别人不同而已。”

即便如此,大众眼里的川久保玲依然是这个样子的。

川久保玲在中国并不火,时至今日,CdG依旧在大陆认知度很低,仍算一个小众冷门的品牌。目前国内大部分人能接触或者听说的“CDG”的衣服属于COMME des GARCONS的COMME des GARCONS PLAY系列,于2003年推出的,PLAY的心形眼睛公仔由插画家Filip Pagowski设计,推出Polo衫、tee及衬衫等。

有人说“把Play等同于Comme des Gar?ons是对REI姨设计生涯的亵渎”。

Comme des Garcons是法语,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宛如少年”,简称“CdG”。CdG原先以女装闻名欧洲设计圈,出名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下在一些国内大城市的Vintage店里,80-90年代的川久保玲的衣服均价都是5位数以上。

Katy Perry在5月份穿了一身红色的Comme des Gar?ons登上美国版《VOGUE》封面。 事实上整组片子里水果姐穿的都是Comme des Gar?ons的衣服。DdG的不规则和装置感跟水果姐的形象尤为贴合,营造出一个时尚神秘的未来世界。

今年的时尚大会Met Gala以川久保玲为主题举办大展,她是史上第2个获此殊荣的在世设计师,同时也是大都会首个致敬的亚洲设计师。

几十年来一直以一头标志性的不对称齐耳短发和黑色造型示人,辨识度极高,一如她的设计作品。

川久保玲

Met gala上的展品

Met gala红毯明星秀

川久保玲与山本耀司

-

在设计师之前,川久保玲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位时尚领袖。仅靠着她一手创建起来的时尚帝国,以及提拔的多名厉害的设计师,包括渡边淳,就可以看出。而且,作为一位学美术出生,并没有专业设计师学习经验的川久保玲,走到今天这个地位,除了自己的天才艺术思维之外,更不能少的就是她的好友 —— 山本耀司的帮助。而真的让他们成为密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都会对一个颜色执着与挚爱 —— 黑色。

不爱亮相,不爱谢幕,少有的几次采访都是着all black登场。就像她说的那样,我每天都与三种不同形态的黑色在一起工作。

早期九十年代,川久保玲真的是将黑色玩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FALL 1992 READY-TO-WEAR

SPRING 1995 READY-TO-WEAR

SPRING 1999 READY-TO-WEAR

擅长玩黑色的设计师有很多,但是玩出解构与重组的,川久保玲就是其中之一。

她的作品融合了日本美学、立体几何形态设计和不对称的重叠创新剪裁等多种元素。

在川久保玲看来,“Red is the New Black”“红是另一种黑”。可见黑色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山本耀司说:“黑色谦卑而傲慢,慵懒、放松却神秘,构架出互不滋扰的精神境界。”

川久保玲说:“我每天与三种不同形态的黑一起工作。”

山本耀司手下的Yohji Yamamoto更多在探寻衣服如何返璞归真。“衣服只是衣服,我希望它们能穿100年。”而川久保玲手下的COMME des GAR?ONS更走极端路线。“‘时尚’二字实在太无聊了,我也因此感到愤怒,我只想做强而有力的设计——不去设计衣服,而是设计身体。”

山本耀司更注重衣服上更永垂不朽、互不滋扰的美,让衣服自我发酵。而川久保玲则由着性子,让设计越发“奇形怪状”,富有攻击性,一步一步暴力冲击常规。

如果说川久保玲是茅,那山本耀司便如盾。

可能没有山本耀司,她也不会站上1981年的巴黎时装周,当时离Comme des Gar?ons的创建,已经过去了8年。

宛如少年

1 9 7 3

-

70年代的COMME des GAR?ONS设计川久保玲试图营造出一种“反性感”的极端,从表面上的“贫穷糜烂”中,探寻一种反叛的美。

八十年代第一次在巴黎亮相便带来的破洞,邋遢的时装风格,当时可谓真的是震惊了整个巴黎。也是靠着这一次惊艳又“丧”的亮相,川久保玲以及自己的品牌Comme des Gar?ons正式走入国际的视野,正式拉开了“川久保玲时代”的序幕。

这也难怪80年代有人在读到《Vogue》杂志对COMME des GAR?ONS的报道时,会愤怒地说,“怎么会有人想花230美元去买一件‘破布’?”花上万去购买这样看似都不能够穿的衣服,到底是不是值得?川久保玲也用Comme des Gar?ons,花了近20年,彻底改变了大家对于美,对于服装的理解。

川久保玲早就说过“我设计的衣服,是给那些不会被男人的想法动摇的女人穿的。”

今天的COMME des GAR?ONS已是无数时装精的心头好。

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时装品牌Comme des Gar?ons也真正让川久保玲走上时尚的神坛。很多人一开始都会以为这便是川久保玲的名字,然而,川久保玲虽然开创了Comme des Gar?ons,但她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品牌,而是选择了这样一句非常文艺的词组“Comme des Gar?ons / 宛若少年”。

like boys 也顺应了当时的女性解放运动。

于1973年成立的Comme des Gar?ons,正如名字一样,有着少年般的倔强和活力。直到现在,每一季的Comme des Gar?ons都会被各种赞誉为最革新,最逗趣,最怪的设计。而川久保玲想要借Comme des Gar?ons表达的是,对于美的革新,这一种概念。所以,她一直以来都在自己的设计上,突出服装的结构以及错位,用服装以及妆容让大家重新审视美。

Lumps and Bumps

隆与肿

-

1997年的经典系列隆与肿(Lumps and Bumps) 在川久保玲探索人体的系列里,1997春夏系列成了被时尚界津津乐道的存在,因为川久保留又描绘了一个无人向往的诡异世界。 具体来说就是——不是为了“穿”而设计。

放眼90年代,几乎所有设计师都开始用女人身体的性感来做文章。像Gianni Versace当年用火辣的设计卷起了超模热。

还有当年拯救Gucci的Tom Ford用性感收割眼球。

而川久保玲的设计安静又奇异。就如秀的主题“隆与肿”一样,模特身体上出现了各种部位奇特的臃肿。

对于川久保玲来说,这是消除人体和衣服间的刻板成见、将“人体”和时装的剪裁分割开来的尝试。

透过衣服,这些凸起仿佛潜藏在切身肌肤之上,如同畸形人。而这些畸形人,恰恰是对时装和人体间的摸索。

川久保玲本人是这样说的:“在探寻时装灵感间,我意识到:衣服可以成为身体一部分,而身体之于衣服亦然。”

她还说:“这是一种创造新衣的行径,我更在乎于设计身体。一件每天都能穿的简易服装,并不是我想要的。”也就是说,衣服为什么要迁就人体的轮廓?设计不是去迎合什么,而是去创造什么。

这场秀里对“物料填充”的颠覆性应用,还有第二重含义——对女性精神崛起的探讨。在80年代,这种厚垫填充带有浓浓的女权意味。当时的垫肩西装,被形容为“权力套装”,是80年代女强人的象征。

而川久保玲做的是一种彻底的体型革命,衣服的肩部、背部、臀部甚至胸部都被塞上填充物。这比起80年代的垫肩装有了更深层的女性解放意味:为什么女性要一味把乳房与臀部作为“卖点”?

除了诡异的轮廓,家用旧格纹印花的面料似乎也并不符合“时髦”的刻板要求。而是满满的家居style。川久保玲对这些格纹面料的运用,则暗示着女性被束缚的家庭生活。而这时候“肿块”就顺利成章,变成了对待束缚的挣脱甚至是抗争。所以这一场COMME des GAR?ONS不是单纯的视觉冲击,而是潜藏女性精神的舞台艺术。

比起Coco Chanel想让女性轻松、自信。川久保玲更进了一步,她试图改变女性应该穿什么,试图推翻原来的服装躯壳。

1997年的春夏秀场时装与现代艺术的合作Merce Cunningham × COMME des GAR?ONS川久保玲萌生了好奇:“这些布满肿块衣服,会如何破坏人的肢体活动?”

Merce Cunningham × COMME des GAR?ONS

Merce Cunningham同样在试图重新解构舞者对待身体的理解,从一个普通的躯干向“变异的形状”间更替。

这些充满满布肿瘤的衣服,成了舞者肢体动作技巧的障碍,甚至打碎了原本的平衡感。有舞者形容它们为“又热又笨重的怪衣服”。

GIF/594K

GIF/829K

GIF/730K

川久保玲的创新精神,不仅呈现于表面。寄生在精神上的创新,才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这种厚垫填充的手法也被川久保玲延续了下来,甚至变本加厉。

FALL 2015 READY-TO-WEAR

FALL 2017 READY-TO-WEAR

川久保玲可能在创建这个品牌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也是后世可能无法理解的创造力。

借着“宛若少年”的旗号,Comme des Gar?ons在设计上,等于永远年轻,永远在改变。

artist-businesswoman

艺术家商人

-

川久保玲曾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家,更像是一位女商人,准确地形容可能是艺术家商人 (artist-businesswoman),她擅长通过用艺术表现的方法去卖东西。

“好的创意或许不能直接产生好的生意,但一个持续性的、好的生意一定是建立在好的创意之上的,而这两者之间是一个脆弱的平衡。”

在川久保玲的领导下,Comme des Garcons把广告宣传做成了持续性地艺术行为。

Comme des Garcons的广告

她创造性地开创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快闪店”。这种节约成本的零售模式,在过去十几年曾风靡一时。

在商业品牌的范围里,CDG的运营是优秀的,推出了若干条产品线,包括PLAY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线,商业方面也一直是很叫座,最厉害的莫过于品牌的价值和形象却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要知道,推出鸡肋乃至垃圾副线,是很容易遭到高端死忠顾客的反感和抵制的。

川久保玲本人如今只负责COMME des GARCONS这条女装主线和男装Homme主线,剩下的多条副线的是非核心的设计团队,刚毕业的科班生等人来做,甚至卖掉只是挂个帕子,只要能赚钱不脱离品牌基础风格太远都好。不过这条线的收入,据称大多都是捐给慈善了。

CdG的独特设计让男装衬衫不再无聊

除了主线Comme des Gar?ons之外,川久保玲也深懂时尚行业的规矩,这样富有艺术价值的设计,留给主线就好。这样也因此诞生了Comme des Gar?ons旗下多达17个副线品牌,包括了Comme des Gar?ons PLAY,Comme des Gar?ons HOMME,Comme des Gar?ons HOMME DEUX,Comme des Gar?ons SHIRT等。但是,基本上川久保玲只会参与设计主线,以及男装线两条,其他都是靠旗下设计师,或者创意团队完成的。

最后

-

怪才帽子设计师Stephen Jones曾评价川久保玲:她是一个真正的原创者。她坚持她的立场,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美感。她有时会引入丑陋感,但它最终将扩展我们对美的定义。

这种创新精神,反倒被现代时装所忽略,人们过于去追求商业化,时装的销量永远寄托在名人效应、跟风之上,表面上的创新只是稍瞬即逝。

川久保玲只是为了反时尚而设计吗?显然不是,她说过:我会判断系列是否优秀只有一个标准:人们是否惧怕它,如果是的话,这个系列会在10年后被所有人疯狂爱上。

FALL 2015 READY-TO-WEAR

FALL 2016 READY-TO-WEAR

川久保玲的设计

川久保玲面无表情,不规则短发,刻板的形象

时尚需要爆款,但更需要能让人惧怕的作品,只有突破舒适区才能去谈创造。

我憎恶自己的作品,如此轻易地就被理解了 。

“如果我创造了什么新鲜事物,它肯定不会被理解,倘若得到人们喜爱,我反而会非常失望,因为这说明设计还没有到达极致程度。”。

_

END

图/视频来源网络

资讯整理/闹米

END

GIF/196K

IPSHAONV我拍

新 潮 少 女 生 活 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拍少女 的精彩文章:

56歲仍LOLITA的另類歌姬
有很多人說我像邱淑貞,你是第一個說我像王祖賢的
這期,我們只推出了一名17歲的少女攝影師
收費,我拍少女「免費拍」依舊免費
擋不住的粉紅暴力

TAG:我拍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