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有骨气的朝代,却是被“饿死的”,灭亡跟三件大事有关

最有骨气的朝代,却是被“饿死的”,灭亡跟三件大事有关

历史上对明朝灭亡的说法众说纷纭,主流的论调是这样的:史上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大明朝亡于党争、大明朝亡于锦衣卫,大明朝亡于宦官。

曾经我们对这些言论深信不疑,每个朝代灭亡我们都能赖上朝臣,赖上宦官,好像他们是多么强悍的力量似的。大明朝亡于万历三大征是比较靠谱的说法,穷兵黩武,秦始皇不也这么玩完的吗?

先说说这"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这仗究竟该不该打?

第一仗是宁夏之役,这是一场叛乱,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因功升为都指挥。但是他早就心怀异志,宁夏巡抚的党馨奉命驰援表海,哱拜马上说要驰援青海,党馨对他很不信任,故意不给他更换马匹,让他用一些老弱的马匹,还借他抢了民女做妾的事情大做文章,鞭打了他。其实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看穿了他不安分的本质,也看透了这个人。

万历二十年,哱拜在宁夏起兵叛乱。他纠结其子和一些重要的将军,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释放了囚徒。杀朝廷命官,这动静闹的大不大?而且还把公署烧了,胁迫总兵官张惟忠上奏朝廷说,党馨因扣押军粮而导致士兵哗变,向朝廷要赦书。张惟忠胆子小,畏罪自杀了。这事被万历察觉,大怒,出兵宁夏。

这一仗该不该打?哱拜根本没把朝廷命官放在眼里,他还以为天下是他们蒙古的,还有那种优越感,以万历皇帝和明朝的气性,能不打么?

然而,党馨也确有失智之处,党馨虽然是个人才,但他将私怨看的太重,人也不够稳重,急着逼反了哱拜,反而为他制造了叛乱的口实。

第二次战役是朝鲜战役,也是明朝的一次重要的对日作战活动。

万历二十年,日本权臣丰神秀吉攻占朝鲜釜山,逼近京师。

日本权臣丰神秀吉率五十万大军高歌猛进,朝鲜八道纷纷沦陷惨不忍睹,作为朝鲜的保护国明朝怎么能够坐视不理?何况小日本的野心大明岂有不明白的?它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朝鲜,还要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明朝派祖承训为统帅,辽东精兵7000进军朝鲜,虽然是精兵,但相对于日本大军,明朝派的兵力少了点,主要是没把小日本放在眼里。日本当时派出三倍于明朝军队的兵力,人数上占了优势,明军败亡者众。

第一次平壤攻防战败了,让明朝十分震惊,第二次平壤攻防战立即展开,这次明朝派去4万大军,但面对的仍然是日本最精锐的第一军,日本下了血本,把最好的统帅都调来了。但明朝也下了本钱,明朝调动了一些江浙沿岸抗倭经验丰富的步兵。明朝的骑兵也令小日本闻风丧胆,步兵的整体攻势,单兵的突袭,都让日本措施不急,最终日本惨败,明军完胜。此战明军以少胜多,极大的震撼了日本,小日本200多年都没敢打中国的主意,明朝亡后,日本还十分震撼,并且拒绝承认满清政府。

如果明朝也像满清一样,任人宰割一味割地求和,虽然能苟延残喘,但又有什么意义呢?明朝是有骨气的,所以一定要打,也一定能打赢。

播州之役是万历初的一场战役,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骄横跋扈,终于在万历十七年叛乱。因为播州在四川、贵州的山区,地形很险恶,明朝也很犹豫,打还是不打?

杨应龙又狡猾,说是要出钱赎罪,一边麻痹着明朝,一边引苗兵进四川、贵州等地区烧杀抢掠,让百姓受苦。此时明朝派大军进入播州,24万大军在总督李化龙的指挥下分八路进攻,杨应龙率领苗兵据守天险,并不好打,明军打的很辛苦,终于还是攻克下来,杨应龙兵败,带着两个妾自缢。

对于叛乱,不仅仅是明朝,每个朝代都严厉镇压,所以这并不能成为明朝灭亡的理由。明朝既不能不打,也不会孱弱到因为打了三次仗就崩盘了,明朝亡于"万历三大征"是不对的。

后来有一个新鲜的观点,说明朝亡于独特的气候,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

明朝确实不走运,尤其是明末,中国的气候进入小冰河时期,就像现在天特别热一样,明朝那时天特别冷。气候问题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关系到百姓的饭碗。除了气候问题,明朝地震也特别多,据当时的天文学家说,太阳很少有黑子活动,整个北欧也冷的哭爹喊娘的。寒冷的气候让降雨频频出现在南方,于是产生了灾害,许多地方被淹没,许多地方有了旱灾。后来旱灾越来越频繁,万历中叶以后,旱灾持续了七八十年之久,这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当然,明朝灭亡不能全赖气候,不管是不是小冰河时期,地震和灾害是真实的、有记载的。

但是明朝灭亡的决定性因素的什么呢?是商业的过度发展。

张居正的改革在现代看来是进步的,但在当时有拔苗助长的嫌疑。明朝是个农业大国,而张居正的改革却将商业提高到首要位置。当然,这样做可以让明朝的经济繁荣到世界首屈一指,然而却压缩了农业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商人从海外贸易中赚取巨额资金,却不用交很重的税,农民呢?有实物税转为货币税,过去交粮食就完成任务了,现在要换成钱,再交税。赶上坏心眼的商人,压低粮价,等于加重了农民的税,这样农民越来越穷,商人越来越富。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江南大规模的种植经济作物,挤压粮食的空间,有灾害的时候钱也买不到粮食,集体饿死。

明末战乱时,清军南下,明朝60万大军挤在江南等待湖广救济,湖广遇到灾荒也在吃土爱莫能助,所以明军不得已降清。

我们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商业的过度发展看起来很美,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发展商业并不是错的,但要量力而行,不能揠苗助长。

明朝并不是幸运的,但明朝却是最有骨气的,永不和亲,拒绝割地,拒绝投降,试问几个朝代可以做到这样?

一个朝代的灭亡是有综合原因的,经济是根本原因,灾害是直接原因,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也是重要原因,无论如何是一个综合原因。仅仅几个奸臣、几场战役就能拖垮一个国家,那是说笑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宿命又叫有心无力 的精彩文章:

五个“亡国动物”,竟让四个朝代灰飞烟灭,最后一差点灭了中国
一个六百年最强国,因一句玩笑而建立,它的名号存留了2500年

TAG:宿命又叫有心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