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享》兒童自主性學習!

《分享》兒童自主性學習!

一、大腦:

學習的器官,對於教師去理解大腦和大腦不同部位,蒙台梭利博士在那個年代就了解大腦。左腦、右腦,左側語言處理,右腦處理空間、形狀和抽象思維。 左腦與右腦共同合作,才能幫助我們完成學習的某一步驟。

1) 顳葉-處理聽覺信息和語言的意義,大家在聽我講話時候,顳葉很活躍,才能理解處理信息。

2) 枕葉, 是處理所有看到的接收器,即使眼睛健康,如果過後腦受損壞,也有可能失明。

3) 頂葉(parietal lobe), 感腦袋上部,覺粗糙、光滑。 作為蒙台梭利老師,這三個部分告訴我們蒙氏感官工作的重要。

4) 額葉, 所有的思考、思維規劃,都在額葉發生,特殊兒童的大腦沒有受到損害,只是在信息處理上出現了繆誤。 大腦的某一部分在運作,但是另一部分沒有運作。 如:閱讀理解障礙的兒童, 有時能處理聽覺和視覺信息,有時處理正確,有時處理不了信息。 有時候數學障礙,額葉,組織所有器官,執行功能由額葉負責,組織、規劃等等,我們收集了信息後,無法處理信息。

如: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無法組織信息,無法優先度分類。有些孩子很快進入工作周期,漂亮的教具可以吸引孩子,能找到工作,做工作,完成工作,然後再去選擇其他工作 ,能夠重複工作周期。但是,一個不能發展工作周期的孩子,是有執行功能問題的孩子,選擇了一個完成後,不知道下一個做什麼。 或者在做一個工作中,會被其他孩子工作吸引,就忘了自己的工作,這樣的孩子,無法決定做事的順序。

二 金字塔

觸覺:摸

前庭感:平衡感,如果一個人感冒了,鼻子堵了,內耳堵了,看到門,走過去還是撞到門框,就是無法感知走入空間的一個能力,雖然我能看到,但是我的平衡感出了問題。

重力感:身體的穩定性,腳踩在地上核心的穩定性,瑜伽中「山」姿勢,所用的感覺就是重力感,然後呼吸練習,感覺這種重力感的美妙,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穩穩滴站好,感受就不好了

體感:指一個人身體的姿勢、位置和方向,以及身體各個部分的動作,身體所處的位置,方向,以及身體各個部分的動作。例子:老師看著各位,把右手臂伸開,手掌心朝向屏幕,之後我把掌心,朝向觀眾,老師沒有看到,但是知道,這就是體感。

蒙氏教室:紅棒,可以用紅棒練習體感,拿出最短的那根走一走,然後長一點的,最後拿到最長的,

姿態安全:中樞神經系統被激活,激活軀幹和腿部肌肉,這樣能保持我們平衡或者適應重力。例子:老師跑起來,手、手臂、腿運動很快,但是沒有摔倒,在姿態安全的情況下,是能保持平衡的。

身體兩側意識:左手可以拿右邊東西,反之亦然。例子:一個孩子,不能用右手去拿左側的東西。

動作計劃:想起來一個動作,接下來就會去,例子:躺在沙發上,想吃好時巧克力,想到它被放在哪裡,然後坐起來,站起來,走過去,開柜子,拿到。

軀體認識:身體的各部位整體認識。

反射成熟:小孩子聽到大的響聲就會受驚,成年人一般不會受到驚嚇,但是如果有一個人摔了盤子,有驚嚇感覺,說明發射成熟。反射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嘴空間中情況作出反應。

輸入篩選能力:例子:我們在聽講課,我們的聽覺和視覺被調動起來,如果周圍有氣味,嗅覺被調動,但是我們目前關注的是聽課,聽覺和視覺就是輸入篩選能力在起作用。

國慶回來小朋友說很久沒有工作了,小朋友開始邀請我教她做數棒的工作,我想這就是兒童的自然發展規律吧!

數數完了後,工作延伸數棒與紅榜的結合——世博館

即使兩個小朋友坐在一起工作,他們也會自己專註著自己的事情。

兒童渴望吸收新的知識,內在驅動大於外在驅動!

象形文字演變——漢字

第二天孩子會主動拿出來重複操作——因為孩子可以通過反覆操作來達到內心的需要。

他們更渴望天文歷史地理——對於科學實驗充滿好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知初兒童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行知初兒童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