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衣」與「裳」有何區別

古代「衣」與「裳」有何區別

古時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省稱「衣」,以障蔽身體。

《說文?衣部》:「衣,依也。」段玉裁註:「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裳」,亦作「常」,是專用於遮蔽下體的服裝,男女尊卑均可穿著。

由於古代紡織工具簡陋,布的幅面很狹窄,所以一件下裳通常需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前三後四,樣子像一幅腰圍,另在腰部施褶,褶的多少視具體情況而定,兩側還各開一道縫隙。

兩漢以後,裳漸由裙取代,惟在貴族祭祀和朝會時穿著的禮服中保留遺制。《後漢書?輿服志下》:「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

裳與裙大致相同,惟裳被製成兩片,彼此分離,一片蔽前,一片擋後,上用布帶繫結於腰,裙則多被做成一片,穿時由前圍向臀後。

隨著時代的發展,「衣」、「裳」連用,往往泛指衣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范兒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最精彩的20句
參透人生,難得糊塗
為人處世,《圍爐夜話》這十句精華就夠了!
因名句而不朽的詩
古人如何讀書?

TAG:愛歷史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