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日記,禪修第二天早晨讀誦
經 典:《雜阿含經》道品, 今天為大家誦念的第一部經文,是佛陀教導比丘,乃至所有佛弟子,如何遠離吵鬧,修學四念處的六種前方便,修道的準備功夫。
佛陀所說的法,上語善,中語善,下語亦善。所謂的上、中、下語,從字面解釋,是法的內容,從開始、過程到結束都毫無雜染,並且純一清凈。此外,也可以將它理解為:佛陀所教授的法從開始的知解、理論、修行、實踐,到果證、結果,都是清凈的、凈善的。不僅它的意義是清凈的、是善的,它所能發揮的效果也是清凈的、善的。佛陀的教法既然是如此的純粹、圓滿,使人趣向解脫,所以,佛弟子們從佛陀聞法而起凈信心之後,便要精進修學,親身實踐。
經文中說:見在家有多種妄念的過失,被種種的煩惱所束縛,因此,要歡喜遠離家的煩憂、惱亂,出家學道;要不樂在家,處於離家。經文的表面意義,是讚歎出家,遠離在家。但是,無論是在阿含經或南傳的巴利藏中,都曾記載,有些佛弟子聽到佛法證得初果,乃至二、三、四果的時候,都還是在家身份,還穿著非常華麗的俗服。但是因為他的心念對於佛法生起凈信心,在聞法的過程中,迅速地離垢清凈而趣向聖果。所以心的遠離比身的遠離,是更關鍵的。
從外緣與事相而言,出家對於離染的修道生活,確實是有幫助的,是理想的,故經文中說:見在家和合之過,煩惱結縛,而樂於出家,處於非家。然而,即使是過在家的生活,只要能善盡世間義務,乃至於承擔家庭責任,在這個基礎上,常常親近善法,清凈三業,以遠離煩惱的纏縛,久久行之,同樣也能夠得到法的利益。
觀察、思維在家的過失,對離染的出世法生欣樂心之後,佛陀告訴弟子們:當剃除頭髮,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以這次的禪修為例,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不論在家眾或出家眾,都身處清凈的道場,二六時中,唯道為念,這不就是遠離了世俗的煩惱與束縛嗎?不就是朝向著正道而行,心出家、處於非家,修學純一滿凈、梵行清白的正法。
出家學道之後,接下來要正其身行,要護念口業,不犯四種過失,即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乃至於依於正命(正當的職業)以住於清凈。爾後進修戒德,守護根門,攝心正念,不要讓我們的六根放逸馳散。在經文以眼(眼根)為例:當我們眼見色時,不應住著於它的形相,也不要執取它的樣貌。因為如果眼根觸境生眼識,意識不與正法律儀相應,而與世間貪憂、惱亂、惡、不善法相應,這些煩惱就會常常來擾亂我們。
第一,戒德清凈。圓滿無缺地持守波羅提木叉律儀,而對於微細戒行、威儀學處也能細心防護,毫無毀犯,是為凈戒具足;而這也是第一種對修學安那般那念有幫助的方法。我們在禪修期間,一再提醒各位同學,要有清凈的戒德;不但每一個人要遵守自己所受的戒法,甚至在禪修期間對同學的道業、正念有所助益的禪堂規約、共修規範等,也應切實遵守,這樣修道才會進步。
第二,少欲、少事、少務。後面兩項,在禪堂中有志工護持飲食與雜務,禪修者不必分心於此,但是有關少欲,那就要靠自己收攝心念,小心防護了。如果心逐忘境,妄想紛飛,則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所以希望同學在禪修期間,心要能隨遇而安,少欲知足,能夠如此做,那就是第二個對於修學安那般那念非常有幫助的方法。
第三,飲食知節量。在堂用餐時不要吃太飽,其它時間不要吃零食,過多的食物,易增昏沉,增長貪心。尤其禪修期間,大家作息正常,心意安寧,更不需要太多食物,而且這裡的食物乾淨、營養,所以七、八分飽最佳,乃至保持稍微的空腹感,對於心神的清明,多有助益。至於用餐的時候,應當把注意力放在安般念上,不要去注意食物的美味,也不要排斥食物:不要在食物上起貪心、起瞋心,而要正念正知於安般念。如果能夠如此,那就是第三種對安那般那念的修持有幫助的方法。
第四,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一時是四個鐘頭,兩個時辰。初夜是晚間六點到十點,中夜是晚間十點到次日凌晨兩點,凌晨兩點到六點是後夜。禪修能增進心意的清明與專註;當定力增強,心意柔軟,自能睡眠減少,昏沉也不容易生起。自然能做到經文中所說的,只在中夜約四小時的睡眠,而於初夜、後夜仍能專意禪思。但是大家大部份是初學,平常生活作息亂,日夜顛倒,身體也大都不健康。要大家一天只睡四小時,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九點半安板,十點養息,早上四點起板,四點半第一支香的靜坐,比經中所說的,還讓同學多睡兩小時,這是體念初學者的困難所做的安排,等大家的定力增強了,就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睡眠時間。
第五,空閑林中,離諸吵鬧。這是第五種對修學安那般那念有助益的方法。為了護念自己,乃至其他同學的道業,我們必需共同維護環境的安寧,所以請大家留心自己的動作行止,盡量和緩輕盈,以免干擾他人的靜思。若能如此,則縱然是千百人共修的道場,也不是遠離吵鬧的空間山林。
今天是禪修的第二天。新的一天,新的開始,無論你昨天是成功還是失敗,也不論你曾遭遇多少困難,都已是過眼雲煙,心不要顧念於過去。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天里,有更深的體會,對安般念有更精進的修持;祝願大家在今天的禪修里,能有更明顯的進步。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定慧分別六
※禪七日記,修行中第一天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安住技巧五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修行大堂小參四
※禪七日記,準備中攝心聞法入堂修行時的規矩三
TAG:實修禪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