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垃圾不能「一埋了之」?

為什麼垃圾不能「一埋了之」?

作者:方鴻輝

現在,處理垃圾很多都實行無害化處理。可為什麼垃圾不能「一埋了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垃圾,每天都在產生,除了少部分作焚燒處理,大部分生活垃圾還是要通過集中填埋的方法來處理,這也是目前中國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過去,簡易的垃圾填埋場基本沒有環保措施,只是露天挖一個大坑,將生活垃圾倒進去並壓實,可謂「一埋了之」。

這類粗放的露天填埋方式其實對環境的破壞很大,露天堆積的垃圾容易招來大量蚊蠅,同時滋生大量細菌和病毒;填埋後逐漸腐爛的垃圾很容易產生沼氣,稍有不慎就會自燃自爆;垃圾堆積產生的腐臭氣味四處瀰漫,長久不散,污染遠近空氣;垃圾及其腐爛後的滲濾液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成為污染源。

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和技術的進步,人們認識到垃圾絕不能「一埋了之」。於是,由簡易的垃圾填埋場逐步發展為配備了部分環保設施的受控填埋場,隨後又將受控垃圾填埋場提升為能對滲濾液和廢氣進行控制的衛生填埋場,這就較好地解決了二次污染問題。

用起重機收集垃圾

衛生填埋場建設的基本理念,是用一種合成材料(塑料)襯層把垃圾和環境隔離開來,再將每天填埋的垃圾「掩埋」起來,使其與地下水隔開,保持乾燥,且儘可能不與空氣接觸。在這樣的條件下,垃圾就不會大量分解。

垃圾填埋場

為此,填埋場的選址就特別講究,要求地層岩石應儘可能不透水;要遠離河流、小溪或濕地,以保證垃圾填埋場的任何可能滲漏物都不會進入地下水或流域;遠離當地鳥類或候鳥的築巢區,遠離漁場????此外,規範地建造垃圾填埋場的結構並使用合格的材料也是極其重要的,這樣才能確保垃圾被填埋後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即使下雨,雨水也不會滲入垃圾中;填埋產生的沼氣能及時引出,並得到利用;穿孔管道遍布垃圾填埋場,使垃圾滲濾液全部得以回收;在被填埋垃圾的最上層覆土,種植草皮。

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垃圾填埋場就能一改過去臟、臭、污、毒的狀況,尤其是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污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30億用戶的隱私被泄露,你的數據還安全嗎?
超級跑車已經Out啦,迪拜警察的新寵是飛行摩托
可視化的地球村:那些你沒見過的奇妙地圖
秋颱風「卡努」來襲!威力多大?怎麼防?看完秒懂
關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來龍去脈!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