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黃芪不僅能治病,還能養生,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

黃芪不僅能治病,還能養生,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藥品,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黃芪的由來

相傳古時有一位善良的老中醫,為人厚道待人謙和,十里八鄉的人都很敬重他,因為這老醫師人老又十分瘦,而且面色淡黃,老百姓就給他起個雅號「黃耆」以示尊敬,意為面黃肌瘦的老者。

黃耆在一次上山採藥的時候,為救一名打柴失足墜崖的小孩子不幸去世了。人們十分哀痛,就把他埋在崖邊,並為他起了墳墓紀念他。過了一些日子,為他掃墓的人發現黃耆墳邊長出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開黃花的草。人們因為愛戴這位老醫師,便認為這是黃耆在天之靈不放心百姓而為他們送來的神葯。

後來有人用這個草煮水喝,發現非常有精氣,幹活也不累了,老人喝了腰不疼腿不酸,爬山砍柴也不那麼喘了。因為是在黃耆墓旁生長的,就給它起名為「黃耆」,這個名字後來傳著傳著就傳成了「黃芪」。

胡適與黃芪的淵源

我國著名學者胡適先生也曾與黃芪結下過一段不解之緣。那是在1920年秋天,他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藥,總不見好轉,後經名醫陸仲安先生診治,以黃芪為主葯醫好了病。從那時起,胡適先生便對黃芪有了比較透徹的了解。中年以後,胡適漸感身體疲憊,力不從心,便常用黃芪泡水飲用,特別是在講課之前,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可致精力倍增,講起話來聲如洪鐘。胡適當時把這個訣竅告訴了周圍的人,也使他們受益匪淺。

黃芪的藥用價值

黃芪又名棉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等地,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的功效。黃芪和人蔘均屬補氣良藥,人蔘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即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感冒期間不宜服用)。現代醫學發現,黃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多糖等物質,對於身體有著很好的調養作用。

黃芪不僅能治病,還能養生,黃芪入葯膳在我國歷史上備受大家喜愛。日常生活中,可用黃芪配党參、山藥、大棗、母雞、羊肉、豬肉、乳鴿等溫補性食品,烹調成老少皆宜的藥用膳食。在此介紹幾種黃芪滋補膳食:

1黃芪蒸乳鴿

原料:黃芪6g,枸杞子6g,肥乳鴿2隻。

做法:將黃芪、枸杞子分別清洗乾淨;把肥乳鴿清洗乾淨,去內臟、頭、足,切成小塊,加入調料,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置於火上,上屜蒸爛,即可服用。

功效:適合用於治療因肝腎虛弱所引起的頭昏眼花、視力減退、腰腿酸軟、多汗、體虛乏力等病症。

2補虛正氣粥

原料:黃芪20g,党參10g,粳米100g,白糖適量。

做法:將黃芪、党參用清水浸泡40分鐘,按水煮提取法提取濃縮液30ml。粳米粥將成時加入濃縮液,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各食1次,服時酌加白糖。

功效:補正氣,療虛損,抗衰老。用於內傷勞倦,年老體弱,久病身瘦,心慌氣短,體虛自汗,脾虛久瀉,食欲不振等症。喝粥期間忌食蘿蔔和茶葉。

3黃芪紅棗湯

原料:黃芪15g,紅棗20隻。

做法:將黃芪、紅棗分別清洗乾淨,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置於火上,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為用文火煎煮1小時以上。每日服用1劑,分2-3次服用,食棗喝湯。

功效: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適合用於治療多汗等病症。

黃芪雖好,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黃芪水,一定要聽從醫囑,不要盲目亂喝,患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病症,適當增加不同的中草藥,這樣才能夠令身體儘快恢復健康,避免遭受病痛的折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滋補養身堂 的精彩文章:

秋干冬燥,來一鍋膠原蛋白滿滿的糖水美美過秋天!
鐵皮石斛花的食用方法:每天幾朵,養顏清心更健康!
男性補腎壯陽吃什麼?這些食物有這功效你知道嗎?
如果你選擇這樣吃蜂蜜,也許效果要更好!
燕窩的6種營養吃法,補血養神又滋陰!

TAG:滋補養身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