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是怎樣一點點拉開的?這組風靡Facebook的漫畫會讓你震驚!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是怎樣一點點拉開的?這組風靡Facebook的漫畫會讓你震驚!

作者 | 小樓老師

Toby Morris是一位漫畫家,他創作的一個小漫畫「On a Plate」描述了兩個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怎樣一步步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這個小漫畫收穫了超過20萬個「贊」,看完它,很多人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01

左邊這個孩子叫理查德。他父母的工作還行。

右邊這個孩子叫寶拉。她父母的工作就差一些了。

理查德的房間溫暖乾燥。他家書櫃裝滿了書,冰箱也裝滿了食物。

寶拉的房間除了人滿為患,也沒啥東西了。她住的房間潮濕、吵雜,她總是生病。

理查德的父母為孩子傾心付出。(他們總是陪伴孩子,還鼓勵他「好孩子」、「很聰明」)

寶拉的父母也為孩子傾心付出.......所以,他們要打兩份工。(他們只有將她獨自留在家裡看電視)

理查德去了一所好學校,資源豐富,學生優秀。學校的老師也熱愛自己的工作。

寶拉的學校呢?班級人數太多,資金不足,老師總是很疲倦,疲於應付各種壓力。(面對這樣的環境,老師都會想:天哪,我需要一份新工作。)

理查德父母對他期待很高,看著他的成績,父母會說:才B+?天哪,我們要給你請個家教了.......

但是寶拉的父母對她成績就有點不同了,看著她的成績,父母會說:B?嘿,不錯啊!

這樣的差異,年復一年.......

理查德父母為他支付大學學費。

寶拉一邊讀技校一邊還要努力工作,她還背負著債務。

這些效應慢慢在兩人身上積累,變成他們人生中不可忽視的差異。當他們準備進入職場的時候.......

理查德的爸爸對他說:我有朋友在那兒工作,只要我打聲招呼你就能去實習。

寶拉的爸爸對她說:你應該先完成學業,再來照顧我......

他們人生中的差異並不那麼容易被覺察,直到申請貸款才能看出社會對他們的態度......

理查德去貸款的時候,經理對他說:恭喜你!你的貸款被批准了。

寶拉去貸款的時候,經理對他說:我們幫不了你。或者你去 Eazee Finance 試試?

或許因為別人如此待他, 理查德開始相信他值得被別人好好對待,他的成就都是靠自己。

或許因為別人如此待她,寶拉開始裹足不前,學著「掂量自己的分量」。

在理查德的慶功宴上,寶拉和他相遇了。寶拉作為服務生正端著一盤食物分給在場嘉賓。

此時人們正在好奇地詢問理查德:你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理查德拿起一塊食物,自信滿滿地說:不抱怨,努力工作。我討厭別人的施捨。從沒有人端著盤子遞給我什麼東西。(雖然他正從寶拉端來的盤子里拿起一塊食物,但他說這句話時,卻對這個事實視而不見......)

02

馬太效應說,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美國大學研究結果也發現,富人的孩子更可能成為富人,窮人的孩子更可能成為窮人。這個循環很難打破。

一個孩子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不僅受到財富影響,他們還會受到「富爸爸」和「窮爸爸」不同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對待金錢的方式。

GIF/753K

雖然馬太效應並不容易打破,但確實也有很多貧窮家庭出身的孩子成功逆襲了。

所以貧窮、富裕雖然和出生有關,也受到個人特質影響。

美國暢銷書作家托馬斯·C·克里通過多年研究發現了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差異的終極秘密,排名第一的差異就是——人生是否立志

(托馬斯·C·克里)

克里採訪了數百位富豪發現,靠著後天努力而成為富豪的人,80%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目標。這些人中,有27%的人至少失敗過一次,但他們沒放棄,而是選擇從頭開始。

窮人則恰恰相反——很多窮人也並非不勤奮,不忙碌,但他們卻是在"瞎忙"。在克里的研究中,只有3%的窮人有自己的人生目標。還有一些人,雖然有"夢想",但沒真的付出過實際行動,或者付出過行動,但遇到失敗就放棄了。

03

"立志"對於一個人的職業規劃也很關鍵,人生目標形成越早,一個人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付出的代價就越小。

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過分關注知識掌握,很少讓孩子去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當一個孩子發現不了自己人生目標的時候,他沒辦法堅持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目光短淺,經受不住失敗和挫折。

雖然人生目標形成越早越好,但人生任何階段立志都不晚。

比如把"褚橙"種得全國皆知的褚時健,

把肯德基開滿全球的哈蘭·山德士上校,

在小咖啡館裡待了5年才寫出第一本《哈利波特》的單親媽媽JK羅琳,

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的原型——克里斯加德納,從一個無家可歸的單親爸爸到現在擁有自己私募股權基金的富豪。

沒有人生目標的人,越勤奮,越失敗,因為他們的精力沒放在一個目標上,時間就被浪費了。

04

人生目標如此重要,應該怎樣去發掘它?

最好的人生目標由外部需求、個人天賦和興趣相互作用而成。

天賦會使得一個人比其他人更擅長做某些事情。一個人越擅長做一件事,他就會越願意去做。

興趣會使得一個人自願花時間在某個領域上。有人計算過,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在這個領域花上10000小時。感興趣的工作會使一個人持續待在一個領域積累。

天賦和興趣對一個人發現人生目標很關鍵。一個人若立志成為藝術家,但卻沒有藝術家的天賦,他可能在某個藝術領域勤奮多年也無法成為藝術家,更別說成為大師。如果一個人既沒藝術天賦,還沒有興趣,被逼著在某個領域學習,每一次學習對他來說都是一次無聊而痛苦的經歷。

興趣和天賦高度相關,有某種天賦的人,往往也會在相關領域發展出興趣。

當一個人考慮如何用自己天賦和興趣為外界提供價值,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人生目標。

尋找自己人生目標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的天賦是什麼?

2.我的興趣是什麼?

3.我怎樣用我的天賦和興趣給別人提供價值?

當你回答完這三個問題後,再問自己兩個個問題——我的人生目標會給別人造成傷害嗎?我的目標符合道德標準嗎?這兩個問題能夠保證你的目標終生有效。

如果我同學能夠在高中用這種方法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他選擇專業時就會考慮更遠;如果他在工作幾年後能用這種方法發現自己人生目標,考研失敗一次也么什麼大不了的;如果現在他能用這種方法發現自己人生目標,也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只是每晚一年,付出的代價就越大。

如果你希望自己孩子儘早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幫助他發現自己的天賦和興趣,然後找到一條能為別人提供價值的路。

GIF/220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藍幸福家 的精彩文章: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有能力的?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讓心如海、讓身成山
八張畫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善意?
你有物質焦慮嗎?
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知道自己是誰

TAG:海藍幸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