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畫的真傳統是什麼?

書畫的真傳統是什麼?

當今書畫界,幾乎人人都在談傳統、標榜傳統,甚至肆意地、過度地消費傳統,那麼書畫的真傳統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更好地學習、繼承和發揚它呢?一本古帖、一幅古畫就完全代表真傳統了嗎?臨摹得像就算得到傳統的真經了嗎?顯然不是這麼簡單。

首先務必要清楚,傳統不是死的,它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是我們在書畫用筆用墨過程中自覺體現的,是在整個研習、創作時自然流露出的那股真正契合古人的精神,而非僅僅只是最後所呈現的那個簡單圖像,更非做作出來的虛假樣式。

當今有很多所謂的傳統派書畫家,在創作時總是喜歡對著古帖古畫一點點臨、一點點摹、一點點蹭,整幅作品完成下來,摳哧好半天,甚至好幾天或更長時間,工筆畫如此,寫意畫也不例外,可謂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且更多的只是在意與古帖古畫表面的相像,卻忽略掉了內在的氣息、氣韻、格調、內涵等一件作品裡更為重要的東西。當然也完全沒有創作中所本該具有的那份輕鬆、自然,那份意會古人後的自如、表情達意時的真切,以及創作中與個體生命同頻共振的狀態。他們畫起來費勁,觀者看起來也會感覺很不輕鬆。

同時還有一種更為不可思議卻也十分普遍的現象,即假如把古帖古畫拿開,讓其進行自由創作,他們往往會表現出無從下筆的驚慌和茫然,完成的作品與平常所臨摹,或者自我標榜的那個「傳統」大相徑庭,反差極其明顯。所以只求外在臨摹得像不行,還要看臨摹的過程,究竟怎樣去臨,怎樣去摹,以及怎樣將真正古法的用筆用墨演繹並轉化為自我的嫻熟運用。否則那樣的傳統只能說是偽傳統,而與實際的真傳統不可相提並論。所以真正的傳統其實應該是對古人筆墨語言的內在消化和對其人文精神的內在繼承。僅僅反映在筆墨形式和書寫繪畫的技法技巧上,顯然是不夠的,更為核心與關鍵的是要繼承和發揚古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份自覺自信的文化品質,以及流淌在他們血液中的清晰可見的人格精神。

另外,我們也一定要整體地、深入地理解傳統,要把握古人所處的那個時代、所生活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以及作品裡所彰顯出的真實精神氣象等,而非只是斤斤計較於某一點某一畫、某一個局部或某一個細節。我注意到,現實中處處太過在意和追求小細節、小清新、小品味、小格調的人,往往胸懷都不怎麼寬廣,也總欠缺那麼點真性情。生活上如此,體現在書畫創作上亦然。他們作品的格局與面貌總顯得小家子相,筆墨不夠率意自然,章法也過於設計做作,而且這些人特別容易自我陶醉和滿足,總以為自己領悟到了傳統的真諦,卻不知離真正傳統的堂奧還相距甚遠。何況傳統本身又是豐富多元的,任何以蠡測海、一孔之見的做法都不可取!

最後還須強調一點,傳統並非丈量藝術的唯一標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基本準則。在歷史長河裡,傳統也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也是需要當隨時代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以當下人的身份和視角來解讀傳統、理解傳統,那麼傳統也理應具有它的當下意義。正如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所說的「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其實一切真傳統也都有它的當代性,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分析和挖掘。而且我們學習傳統的目的,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學以致用,為了當下更好地發展與創新。因此任何固守傳統、滿足於傳統的行為,都是不明智的,也都是極不應該的。(註:本文作者王進玉,知名青年學者、藝術評論家)

原標題:書畫的真傳統是什麼

作者:王進玉

來源:《書法報》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中國畫無需變革,須變人!
如果誰沒有見過此碑,就沒有資格談論書法
從一張畫看明代文人的閑雅好古
作為一種風度的江南油畫
修復後的歐體《皇甫君碑》,美成一片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