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不屑步鍾繇王羲之父子後塵的祝枝山,為何64歲悲情寫狂草《千字文》長卷

不屑步鍾繇王羲之父子後塵的祝枝山,為何64歲悲情寫狂草《千字文》長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陳洪標寫字說畫」

祝枝山《草書千字文卷》有兩種,其一是上海博物館藏殘本,於明武宗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51歲時書。其二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於明世宗嘉靖二年癸未(1523年),時年64歲書。

【下圖為《草書千字文卷》原帖部分】

【以下為本文作者臨寫的十米多長卷展示視頻鏈接】

明代草書第一人祝枝山《千字文》,陳洪標臨寫10米長卷全程展示

草書瘦勁易而肥勁難。祝枝山的草書融合唐宋,得懷素狂草之勢,縱橫不羈,又不失法度。筆法遒媚,備極變化,此亦齊梁之王慈、王志草書遺風流韻。這也是奠定明代晚期草書的基礎。

大家對祝枝山的了解,多來自於民間傳說。祝枝山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與文徵明、唐伯虎、徐禎卿被稱為「江南四大才子」,為何他成了明代草書第一人?他擅長小楷,為何晚年又轉為狂草?他的《草書千字文卷》又是在什麼樣的境遇下創作的?

我們還是有必要來分享一下祝允明多才多藝卻又坎坷的一生。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長州(今江蘇蘇州)人。

祝枝山先天稟賦很好,幼年學習書法是受外祖父徐有貞啟蒙。

徐有貞擅長行草書,主要師法唐朝懷素和宋朝米芾。在祝枝山兩三歲時,就與外祖父在一起,直到13歲時徐有貞去世,徐有貞的書法風格對他影響是很深的。

加上在辭職回鄉的祖父祝顥這兩位大儒的教導下,祝枝山很早就顯露出才華。5歲時,就能作一尺見方的大字,讀書一目數行。9歲時已能作詩,被稱為「神童」。10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

祝枝山青年時期發奮苦學,27歲用小楷抄錄了《莊子》中的《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董其昌評其「綿里鐵」,「如印印泥,方是本色」。 28歲時,用小楷書錄一卷《唐宋四家文》。在卷末他自己認為前輩們往往書錄古文上百,抄錄一遍即能「得其大略」,所以他也學著這麼做。這種口誦手錄的學習方法對他的幫助很大。

27歲用小楷抄錄了《莊子》中的《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等七篇。董其昌評為「綿里鐵」,「如印印泥,方是本色」。

儘管詩文已經聞名鄉里,大家都知道他的才華。在書法方面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岳父李應禎。

李應禎時任中書舍人,精於書法,對各體都有研究,是文徵明的書法老師。他提倡創新,在實踐上自成一格,對吳門書派的形成影響很大。他自詡學習書法四十年才開始有所得,他的字秀麗而又有氣度,行筆自然大方,橫向取勢的撇、捺、橫都很生動有致。字的大小,粗細變化自然。

祝枝山在跟從岳父學書的十幾年中,這種富於抒情性的行草書對祝允明有很深的影響。祝枝山不僅進步很快,而且在苦讀期間結交了沈周、劉珏、杜瓊、吳寬、周臣、朱存理等都是蘇州名士和良師益友。

祝枝山拜長十歲的王鏊為師,又與年紀相仿的都穆、楊循吉為友,更與比他年輕的唐寅和張靈交往。經常一起作詩唱和、切磋書畫,感情深厚。

30歲以後,請祝枝山撰寫墓誌、碑碣和求書畫的人很多,才華已經相當出眾。但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

直到55歲那年,總算得了一官半職,授廣東惠州府興寧縣知縣。63歲調往南京任京兆應天府通判,因此後人稱他為「祝京兆」。他面對官場的腐敗,不堪忍受,終於下決心託病辭職,回故里蘇州度殘年。

64歲時,在外祖父舊宅中築了懷星堂安身。這一年,他的好友唐寅,這位才華橫溢的才子,在受盡世態炎涼後去世了,年僅54歲。祝枝山異常悲痛,含淚為他作了墓志銘,寫下了《哭子畏二首》,後來又作了《再挽子畏》。字裡行間流露出悲嘆和同病相憐的情感。

《草書千字文卷》就是這時所寫。

一年後,76歲的老師王鏊也去世了。祝枝山作了《祭王文恪公文》。他為自己沒有做到如老師期望的那樣而感到慚愧。

兩位師友的去世,在祝枝山的晚年又抹了一道陰影。他曾在病中,緬懷知友,因此留下《懷知詩》十九首。

慘淡的人生使他在衰年更加放蕩不羈,直率真切地表達自我,因此多作狂草巨制。

祝枝山的狂草來自懷素、張旭,更多的是接近黃山谷,提按和使轉的筆法交互使用,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很緊,形成一種汪洋恣肆的視覺效果。與其嚴謹,充滿晉唐古雅氣息的楷書形成巨大的反差。

祝枝山晚年經濟狀況不佳。雖隱於鄉里,但書名大振,被公認為吳門書壇領袖人物。

他認為要知書法的本來必須向晉唐學習。在學習和熟悉了傳統後,其技法必須有獨到之處。他在《評書》中說自己不屑於步鍾、索、羲、獻的後塵,而要學習項羽和史弘肇的勇猛以開創自己。他提倡「起雅去俗」,以學識和修養來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從而達到較高的精神境界。

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初)病逝,終年67歲。

祝枝山傳世的書法作品有《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草書詩翰卷》等傳世墨跡精品,其中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

此外還有很多詩文,據《明史》本傳稱「著詩文集六十卷,其他雜著百餘卷」,其中以《祝氏集略》三十卷,《懷星堂集》三十卷為最有名。這是祝枝山除書法作品外的又一筆文化遺產。

【以下為本文作者臨寫的十米長卷放大單字】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陳洪標寫字說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畫中國畫不用墨,你見識過嗎?這些繪畫作品效果太神奇了
不用墨畫的中國畫,你見識過嗎?作品效果太神奇了
小小團扇寫春秋,筆墨精妙繪山水
探秘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宗潭講述《一江清水向東流》的精彩故事
馬雲莫言賈平凹余秋雨四位大咖,書法功夫了得,各懷絕技各有所長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