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雲四號總設計師董瑤海回母校,他分享了哪些優秀經驗?

風雲四號總設計師董瑤海回母校,他分享了哪些優秀經驗?

甬派客戶端記者 王穎燕 許天長 南華 通訊員 姜祝捷

「風雲的總設計師把風雲帶回來了哈哈」

今天,風雲四號總設計師董瑤海回到母校——姜山中學,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老師,也與年輕的校友分享領跑世界的氣象衛星知識。

(董瑤海參觀姜山中學校史館)

不久前,一張變換的微信啟動頁地球照片,一下子拉近了高精尖的「風雲四號」氣象衛星與普通民眾的距離。而更讓寧波人驕傲的是,「風雲四號」的總設計師董瑤海還是生在姜山長在姜山、喜歡說一口「石骨鐵硬」方言的寧波人。

這麼了不起的校友回校做講座,不但姜山中學的同學們搶著參加,附近的很多鄉親也冒著風雨趕來,「特地帶孩子來,讓他受受教育。」幾位一身濕漉漉的家長都這樣說。

回到母校,董瑤海也同樣興奮,他說自己很少到外面講課,但母校的邀請一定要來。

被問到「風雲四號」去年底就發射成功,為何現在才受到關注?董瑤海告訴大家,發射成功後,衛星經過了半年的測試和試運行,目前運行穩定了,從成果看「風雲四號」氣象衛星不輸給之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美國氣象衛星,而且某些方面甚至更勝一籌,「關鍵是,我們一直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說到這裡,語氣平和的董瑤海,也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董瑤海是姜山中學82屆的學生)

回憶起學生時代,董瑤海最感激,當年老師們的認真負責,「把我們當自己的孩子」,他說中學時期培養的自學習慣,一直讓他很受益,氣象衛星的研究涉及的專業非常龐雜,學校里的所學根本不夠用,自學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他建議同學們,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分(他說自己讀中學成績並不是最高的,也不是之前誤傳的學校高考狀元),也需要鍛煉與人合作等綜合能力,這也是做實業多年的切身體會。

(董瑤海和沈靜年、俞良康老師)

除了善於自學,當年教董瑤海英語的沈靜年老師補充說,董瑤海那批學生特別能吃苦。周末回家要走1小時的路,農村出來的孩子英語基礎差,就拚命地趕,「他們讀2年高中就得考大學,那時候學校條件還很不好,大熱天的準備高考,就看著他們一天瘦一圈……」

「那時候也沒覺得苦……」董瑤海跟著老師一起回憶,毫無偶像包袱地談起當年的「糗事」輕鬆氣氛。苦中能作樂,這或許也是董瑤海能堅持這麼多年艱辛搞科研實現一個個不可能的非智力因素吧。

(董瑤海與聽完講座的老母親現場合影。)

今日,董瑤海78歲的老母親及其姐妹兄弟、外甥侄子以及董家跳村部分村民都趕來聽他的講座,董瑤海很激動,用家鄉寧波話感謝父母家人培育其成長以及對其工作的支持和鼓勵。

董瑤海母親鮑惠娣說,她生了二子二女,董瑤海在家排行老三,這個小兒子從小內向、話不多,但很會動腦筋,他會把幾把凳子、椅子、席罩等拼放在一起,算是成了自行車、發電機、軋米機……

「那時孩子多,鄉下農家哪有玩具啊,只能讓他們自己在家裡玩,沒想他現在還真能造衛星了!」老太太說到這裡真是高興極了,「他爸爸董志岳本也要來聽講座的,但年齡80多歲了,我們竭力勸他別過來」。

新聞多一點

董瑤海,上海航天局研究員,「風雲四號」衛星總設計師,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七)、中央企業工委系統「十大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上海首屆「青年科技英才獎」得主。

他1966年生於鄞州區姜山鎮董家跳村,小學就讀於村小學,初中在茅山中學就讀,高中進入姜山中學,1982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畢業進入上海航天局509所工作,長期從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設計、研究等工作。

這位這位駕馭衛星叱吒風雲的航天科學家,面對家鄉父老卻極其低調,他彙報說,我國在氣象衛星領域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是排名領先的,「風雲」衛星除天氣預報外,還廣泛應用于海洋、農業、林業、水利、交通、航空、航天、環保等諸多領域,「風雲四號」上還首次搭載了一台閃電成像儀,在一分鐘內可拍攝500張閃電圖,整星研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編輯:傅婷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甬派 的精彩文章:

突然看到2米高的肌肉袋鼠在洗澡?趕緊跑!
都是吃火鍋,有人周身舒爽有人卻滿臉冒痘,原因是啥?
開創世界圍棋規則統一先河的他,回母校鎮中講「阿爾法狗」
「雙11」前快遞紛紛漲價,價格回歸?藉機「割韭菜」?
又添新功能!辦理異地居住登記可以足不出戶,輕鬆搞定

TAG:甬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