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健康養生常識:飯後除了百步走,還適宜做什麼?

健康養生常識:飯後除了百步走,還適宜做什麼?

人們的健康養生意識越來越提高了,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多加留心了呢。現在很多人吃完飯後,要麼躺著,要麼玩手機,其實這給胃帶來很多負擔,都不利於健康養生。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方法,使飯後的我們更加健康、愉快、長壽。

1、飯後摩腹:能除百病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後,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玻食後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有益於健身防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各20圈,但要等飯後半小時再揉腹。

2、飯後賞樂:幫助消化

音樂不僅是藝術,而且可以養生健體、益壽延年,甚至可以治病療疾。古籍《壽世保元》中有句話叫:「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實際上,這兩句話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音樂能夠幫助消化。柔和輕快的音樂,可以作為一種良性刺激而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食後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音樂,對人體大有裨益。

3、午飯後喝杯酸奶,打個盹:解壓、促消化、提高記憶力

對於那些吃完午飯就不得不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來說,午飯後來杯酸奶很有必要。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等有機酸,它們不僅賦予了酸奶清爽的酸味,還能幫助形成細嫩的凝乳,從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時,使腸道的鹼性降低,酸性增加,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並且,研究發現,酸奶中的酪氨酸對於緩解心理壓力、高度緊張和焦慮感也有幫助。

午飯後半小時是調整身體和精神狀態的關鍵時刻。專家建議,上班族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打個盹。心理學家發現,中午打盹可緩解壓力、提高記憶力,即使只有十幾分鐘,效果也立竿見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伸伸腰、踮踮腳尖、做做深呼吸,都能提神醒腦。

對於老年人來說,吃完午飯則不宜馬上睡午覺,因為飯後血液會集中在消化系統,血流速度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相對減少。此時如果立即睡覺,可能加重心腦供血不足,出現胸悶、頭暈、乏力等不適,嚴重者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