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愛,不該是傷害

情愛,不該是傷害

專欄:家庭與情感

文/高英圖/高英

除了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生活中還有朋友之間反目成仇與親人之間自相殘殺的悲劇不斷上演。

這讓人迷惑不解:

情愛,為何成了傷害?

什麼是情?什麼是愛?

人是感情動物,在相處過程中因經常的互動而情愫萌生,由彼此欣賞發展成互相喜歡,此乃為情。

在一定的感情基礎之上,人與人之間的依戀變深,既願意關心和陪伴對方又需要對方的關心和陪伴,此乃為愛。

友情、愛情都是情愛的表現形態,親情也不例外,只不過有些特殊,因為親情的聯結還依仗著血脈。

情愛本是人世間最為美好的感情內容,使得生命之花更加美麗,人的精神由此擁有了可供棲息的港灣,可以籍此逃避凄風苦雨的侵襲。

無論如何,情愛都不該是傷害。

不管哪一種情愛形態,既然都屬於情愛之列,就會有共同的規律可循,情愛變傷害的原因也大致相同。

過度的佔有慾容易導致傷害

出於生存自保的本能,人多多少少會有些佔有慾,應該說,適度的佔有慾能夠激發起人們積極進取的慾望。

然而,佔有慾一旦過強,對人對己就會產生很強的殺傷力,催生狹隘和妒忌。在狹隘的認知中,容易把情愛對象當成物品,缺乏應有的尊重,更談不上平等相待,就像幼兒一般,只想把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即使破坏於自己手中也在所不惜。

強烈的控制欲容易導致傷害。

佔有慾直接會強化控制欲,佔有慾的強度與控制欲的強度成正比。

所謂控制欲,說白了就是你必須得聽我的,要求情愛對象唯自己馬首是瞻,處處迎合自己的心意,否則,就會心生嫌隙,刁難對方,就像幼兒一般,總愛隨心所欲地擺布自己的玩具。

膨脹的猜忌心容易導致傷害。

出於自衛本能,人會有防範心理。

但是要記住,防範不是猜忌。

猜忌,產生於慣於捕風捉影的非健康心理,出自於主觀臆想,一味猜疑害怕的話,就會形成過激心理反應,不斷懷疑對方不忠於自己,害怕對方離開自己,就像幼兒一般,總想獨佔媽媽的疼愛,喜歡糾纏不已。

單向度的認知容易導致傷害。

單向度的認知方式,往往來自於井底之蛙的偏狹固執,來自於一知半解的牽強附會,來自於固步自封的思想觀念,來自於一葉障目的忽略全局。

單向度的認知方式,簡單地來說,就是會讓人誤以為自己所想是他人所想,自己所願是他人所願,就像幼兒一般,總以自我為中心畫圓,誤認為世界在圍繞自己轉。

低水平的思維容易導致傷害。

人類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生存質量和自我發展。

低水平的人總是或靜態或片面或偏執地來看待問題,與人相處固守著自己那一點有限的經驗,誤以為世界上只有自己看到的一切才是真理,就像幼兒一般,以為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就不存在,缺乏應對變化的適應能力。

長大,不僅是身體的發育成熟,也不僅是學歷的不斷提升,而且是心理模式的成熟和思維方式的提升。否則一個人年齡再大,上學再多,如果不能做自我調控,就還是一個幼稚孩童。

古今中外,多少哲人一再告訴我們:

世界是動態的,也是變化的,要有全局觀,要懂辯證法。

對待情愛,自然也要懂得情愛的辯證法。

人與人相互依戀,但也要給彼此一份空間。

人與人講究緣分,有喜就有悲,有聚就有散。

人與人平等相待,誰也不是誰的附屬物品,該放手時就放手。

人與人相親相愛,不是為了佔有對方,而是為了和對方分享美好的生活……

情,是火焰,照亮彼此,溫暖心間。愛,是大海,有容乃大,靈魂升華。

有情的人,應該兩情相悅。有愛的人,應該兩廂情願。有情有愛的人,應該樂於付出,相互成全。

情愛,不該是傷害,也不能是傷害。傷人害己的情不是真情,傷人害己的愛不是真愛。

真正的情,應該純潔,與利益無關。真正的愛,應該深摯,與慾望無關。關於情愛,有一點理想主義,倒也不壞。

點擊本文題目下方的藍字或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即可免費添加關注,當有新文章發布時將會顯現紅點提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思思雨 的精彩文章:

家庭糾葛中的感情梳理
大汶河是個好地方
可愛的小烏龜
第一份工作與一生事業的關係
選擇什麼樣的愛情,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TAG:人生思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