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理財能手——許元

北宋理財能手——許元

北宋理財能手——許元

夏建圩

一、范仲淹極力舉薦

許元(988—1057),字子春,號南園,宣城人(一說歙縣人)。《歙縣城東許氏宗譜》以及《歙縣誌》里都說許元是歙縣許村人;范仲淹、歐陽修、梅堯臣與許元是同時代的人,並且交往頻繁,他們在詩文里都稱之為宣城人,想來是不會錯的。五代十國時期,許元的先祖,由中原入遷至歙縣,子孫繁衍,初期多在宣歙之間仕宦、經商。許元父親許逖為南唐監察御史,入宋後遷京南轉運使,許元出生在宣城,成人後在汴梁、真州(今江蘇儀征)、揚州、海陵等地做官,去世後葬墓在儀真甘露鄉罔原,生二子宗夢、宗旦,宗夢子(許)透遷居績溪雲川大橋,故《績溪縣誌》稱許元為績溪人。

許元以父蔭為太廟齋郎,是個閑職;宋代重文臣,非科舉中式出身的很難得到朝廷的重用。宋顯道三年(1034年),本已臣服的西夏王李元昊發動叛亂,攻陷多個州郡,給予宋朝沉重的打擊。宋朝不能抵禦,河西兵出久無功,天下勞弊,財政困難,供給不足。另外,北宋都城在汴梁(今河南開封),整個京城以及軍中儲備糧食,都依仗漕運,南部的漕糧在揚州聚集、路經真州由通濟渠、汴河運到京城,定額每年是六百萬石。但通濟渠、汴河行漕時需要引黃河之水,所以遇到黃河枯水期,或是黃河決堤時,京師糧食就供應不上了。

朝中大臣很是憂慮,時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范仲淹向皇帝舉薦許元,他在奏章中說:「(許元)才力精幹,達於時務」,「以江淮制置發運司為財賦之要地,最宜得人」,希望聖上「特與超轉一官,差充江淮制置發運判官。必能減省冗費,疏通利源,不害生民,胥助軍國」,范仲淹在奏章中保證「(許元)若不能辦濟,臣甘失舉之罪」。可見,范仲淹對許元評價很高並且十分信任。於是朝廷始任命許元為江淮兩浙荊湖發運判官。(朱東潤先生在《梅堯臣傳》中說許元擔任的是江淮發運使,其實是皇帝特設的發運使的助手兼監督。發運使職責「掌經度山澤財貨之源,漕淮、浙、湖、江六路儲廩,以輸中都;而兼茶鹽、泉寶之政,及專舉刺官吏之事」)。這對憑恩蔭入仕的許元來說是展示自己才能的絕好機會。

二、「為吏強敏,尤能商利」

當然,范仲淹並不是出於與許元的私人關係而向朝廷舉薦的,而是源於許元在仕途中「智識通敏,可干財賦」的不凡表現,具有一定影響。

許元起先曾擔任泰州軍事推官。當地在海防的戍兵千餘人,從海上逃跑回家鄉。泰州太守知道這個消息不知所措,還是許元勇敢地站出來,詰問他們逃跑回來的原因,有三個人前來應對。許元大聲呵叱左右,把這三人拿下,並宣布:造謠惑眾的就是這三個人,不幹其它人的事,他們沒有罪。結果把其餘的人遣送回去,以出眾的能力平息了一次非常事件。

由於功績,不久許元得到升遷,擔任了丹陽縣知縣。丹陽縣有一個練湖,如果水漫出來一寸,周圍溝渠就會水漲一尺,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當地立法,不經州官批准擅自盜決湖水,以殺人論罪。當時正值大旱,許元請借湖水灌溉民田,沒有等到上級批准,許元就放水救田。太守派官吏前來查問,許元說:為了方便百姓,我可以承擔「便民罪」。太守派來的人無法再問下去。這一年大豐收,許元敢做敢為替當地百姓造福,因此又升遷為太子中舍,負責管理揚州的博鹽和糴倉,並擔任如皋縣令。每到一地,能想老百姓所想,治理環境,修建利民設施,他還擅長理財,把一個縣治理得井井有條。

正因為許元頗有政績,在范仲淹的推薦下擔任江淮制置發運判官,官品雖不高,但有實權。他認為過去商人販米到塞下,因為京師經費不足,所以錢少則調入的米糧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造成了內外交困的局面。只有提高北方的官方收購糧價,用提高南方的鹽價來補償,既解決了東南方的糧食積存過多的問題,又能使西北的糧食富足,這是舉足輕重的大計。按這個辦法實行以後,果然解決了大問題。許元一到,問題迎刃而解。糧船千艘,浮江而上。他規定,糧船所經過的州縣,採取接力的辦法,只可留三個月的糧食,其餘全部發往京師,待南邊的糧食調運過來,再補充庫存。那些州縣的倉庫,通過互相調劑補充,也儲備了足夠的糧食。沒有幾個月,京師糧食就很富足了。許元在任期間,制定了明約信令,立下規矩,根據各州縣運輸情況,賞罰皆有法度。京師至數千里外的各州縣,在談笑之間就把這件事治理好了,既不擾民,不加重地方負擔,而又保證了京師的糧食及軍糧供應。

曾經遇到一件事,更說明了許元辦事的精明。有的官員在造船時虛報使用船釘數量,因為釘子已敲入木中,不好計數。許元叫人取一隻新船焚燒,燒過之後把鐵釘撿出稱量,只有所報數字的十分之一,以此為標準立下定額。他的處事如此精密,這件事被編入《四庫全書》的八卷本《折獄龜鑒》中的「許元定額」一篇。

「許元待制,初為發運判官,患官舟多虛破釘鞠之數,蓋以陷於木中,不可秤盤,故得為奸。元首至船場,命曳新造舟,縱火焚之,火過,取其釘鞠秤之,比所破才十分之一,自是立為定額。」

歐陽修評價許元「理繁而得其要則,簡易行而不違。惟簡與易,然後其行不勞而有餘。」歐陽修的文章一字一字斟酌,準確而具有概括力,幾乎不能改動一字。因為屢創功績,許元又升為殿中丞判官,再升為副使、正使。唐宋時中央設六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秘書省、殿中省、內侍省」,殿中省是掌天子服御的,殿中丞是從五品官員。受理各地朝貢,各路各州加上軍事單位共有八十一個,錢財貨物的調用,錢幣布帛糧食的供應,每年出入都是千百萬,時間久了人很累。許元多次上奏章要求解職。當時皇上考慮,不如獎勵他以盡其才,所以賜許元進士出身,解除侍御史職務,調往工部任郎中、天章閣待制。許元在職十三年,後調任揚州知府,過了年余,又調任越州、秦州任知州,於宋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享年六十九歲。宋史載有《許元傳》。

三、重鄉情,敦家本

江淮發運使的治所原先在真州(今江蘇儀征),後遷至揚州,此地處運河與長江交匯之所,是宦遊、商旅、遊歷之士的中轉樞紐。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同許元是宣城同鄉。梅堯臣仕途蹇澀,生活常處於貧困之中,往來真州、揚州時,多得許元資助。慶曆八年(1048年),梅堯臣赴陳州擔任幕僚官時,水路經過揚州,當時歐陽修主持揚州的行政工作,留住梅堯臣論詩,並且介紹許元與梅堯臣相識,這應該是他們第一次相見,兩位同鄉時有詩唱和,此後兩人保持著較密切的往來。嘉祐元年(1056年),時在陳州的梅堯臣得到父親梅讓在宣城去世的噩耗,梅堯臣即回鄉奔喪,船隻經過真州,許元正在真州營建東園,梅堯臣沒有心思在此盤桓停留,他在《真州東園》中寫道「國賦有常計,計者豈不賢。日夜疲精神,自鑒膏火前……役役吳楚艘,來泊常留連。下江忘其險,入漕忘其邅。許公作此意,吾亦見其權。不獨利於己,願書棠樹篇」,詩意中充滿著對許元的友好和讚美之情。

後來,梅堯臣母親束氏在汴京去世,梅堯臣扶靈柩回宣城守制,許元得知消息後,又安排在汴京的湖南、江西兩條糧船護送他回宣城。船隻經過揚州時,許元前來弔唁安慰。此時,許元已經提升為天章閣待制,但還是領著江淮發運判官的職務。梅堯臣在詩中回憶與許元的往事,「而今倏忽已八載,公領府事我居憂,歐陽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詔傳星流」。兩人傾心交談,許元對梅堯臣闡述了一番理財經驗,「制財猶制兵,太甚則生亂」,梅堯臣百般佩服,「許公運國儲,歲入六百萬。上莫究所來,下莫有剝怨。十年無纖乏,功利潛亦建……公譬淮陰侯,多多益自辦,我今聽其談,夜去為扼腕。」守制後,梅堯臣回京復職,又經過揚州,碰上枯水期停船等候。許元熱情留客,往來頻繁,生活很豐富多彩。許元不時舉行一些歌舞場面,互相吟詩唱和。許元在海陵(今江蘇泰縣)辦置了田產,修建了南園。看看已經快七十了,準備到海陵去安度晚年,他約梅堯臣同去,梅堯臣沒有拒絕,但先要回汴京報到。後來,許元先於梅堯臣去世,同住的想法沒有實現,但兩人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可見一斑。

「許氏孝悌著於三世矣」。許元自小就以孝順勤謹名聞鄉里,父親許逖去世後,他一人開了個塾館。他兄弟五人:許恂、許恢、許怡、許平、許元。由於他父親許逖是六品官員,按當時制度,可有一個滿十六歲的兒子補個小官職,「其兄弟相讓久之」。兄弟合計,就給許元補了一個「郊社齋郎」的小官。做官後,不忘家本,兄弟「相友愛稱天下」,「撫兄弟諸子猶已子」。許元主持編撰了南遷第一本許氏族譜。在家鄉流傳著關於許元的傳說。許元少時貧苦異常,欲投江河自盡,忽見一老人曰:「你若虔誦《大士咒》,福自天來。」出袖中一卷示之而去。元誦咒無怠,日後竟成富室。又說,歙州三靈山人程惟象,少逢異人授要訣,退而精思其術,言人貴賤壽夭多中。慶曆中,三發運使向傳式、袁杭、許元問命。言:「二月、八月俱動,惟許動中見喜,謂動非動。」二月,袁召充省副;八月,向為省副;許(元)至八月,自判官遷發運副使,遷而不離也。仍言許終作兩制。眾以為許(元)門蔭難登近侍,後賜出身,遂為待制。

傳說雖不可信,但反映了許元在鄉間及所生活之地良好的聲譽。眾人「愛其人(指許元)化其善自一家而行於一鄉,由一鄉而推之無遠近」。

四、廣交名士

許元在江淮制置發運判官的任上長達十三年,長期供應東京的糧食,還要監督地方財賦,朝廷對此格外重視,因此這位恩蔭出身的判官,在無形中掌控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北宋仁宗時期,朝廷上的官僚多多少少與許元有著交往。許元長袖善舞,是個極有辦法的人,對不同的官吏,總能應付自如。除了與同鄉梅堯臣終生友好外,與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等政壇、文壇的佼佼者都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許元修建真州東園,歐陽修作《真州東園記》,這篇文章與《醉翁亭記》、《岳陽樓記》一樣膾炙人口,流傳千古。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渾然天成,令人叫絕。對於東園的主人許元,歐陽修寫道「(許元)協於其職,知所後先,使上下給足,而東南六路之人無辛苦愁怨之聲。然後休其餘閑,又與四方賢士大夫共樂與此,是皆可嘉也。」許元主修家譜時,當朝宰相王安石為之寫譜傳、歐陽修也為宗譜作序。

嘉祐二年(1057年),許元病逝,歐陽修又為之作銘文《尚書工部郎中充天章閣待制許公墓志銘》〈嘉祐二年〉。「凡江湖數千里外,談笑治之,不擾不勞,而用以足」,「公為人善談論,與人交,久而益篤。於其家尤孝悌,所得俸祿分給宗族,無親疏之異」,「為天下者,固常養材於無事之時,蓋必有事,然後材臣出。自寶元、慶曆以來,兵動一方,奔走從事於其間者,皆號稱天下豪傑,其智者出謀,材者獻力,訖不得少如其志。而公遭此時,用其所長,且久於其官,故得卒就其業而成此名,此其可以書矣。」王安石在許元兄弟許平的墓志銘中間也說許元「以智略為當世大人所器重」。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稱讚許元「才傾天下,孝溢一門」。這些都是對許元較為公正的評價。

(作者系安徽師範大學博士,合肥工業大學副教授,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開國皇帝秘密留下遺訓,歷代皇帝遵守,亡國後異族發現,深感欽佩
北宋的皇帝有「春晚」可過嗎?他們怎麼過春節?
中越恩怨兩千年 越南一戰略使國土擴大4倍 - 下篇
宋朝時「提轄」是個多大的官兒?魯智深、楊志都做過!
金國為什麼要攻打北宋王朝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