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學尋微:陳載暄‖天然秩序接近道

儒學尋微:陳載暄‖天然秩序接近道

【古本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南懷瑾釋】

一切事物都有本來和結尾,知道天然的先後秩序,也就接近道了。

【智旭禪指】

此啟上文兩節之義。蓋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順迷情,辨其本末,反迷歸悟之功,名之為「事」。既向生滅門中商確修證,須知有終始。始。宜先,終宜後。「古之欲明」一節,知所先之榜樣也;「物格」一節,知所後之成案也。

【載暄今解】

這段話是啟示上面兩節的義理。之所以心性本體被迷濛住了,而變幻成自己這個身體和家、國乃至天下萬事萬物,取個代號就叫「物」。既然把清凈心性本體的德能迷惑幻化成了物。權且就順著這個迷失了本性的情緒意識,分辨和理清本來與最終結果,從而從迷失走向覺悟,這樣的行為(也就是修行)稱之為「事」。既然決定了在生死輪迴中進行修證,就必須知道有終有始。始,適合於修行的因地,終,適合於修證的果地。「古之欲明」一節,是知所先的榜樣;「物格」一節,是知所後最後的結果。

【載暄旁記】

什麼是道

讓我們首先來對這句話當中「則近道矣」里的「道」字,有所了解。因為從我們處在生命的角度來說,總要找這個生命最初的形態乃至宇宙最初是從何而來,最後又會到哪裡去。作為智慧承載的人,總要去追尋這個生命的根本命題。這個生命的根本問題在中國傳統語義和文化中就用「道」來作概括。如南懷瑾先生在《老子他說》中說道:在秦、漢以前,現在所謂的「道家」與孔孟之學的所謂「儒家」,原本沒有分開的,統統是一個「道」字,而這一個「道」字,代表了中國的宗教觀,也代表了中國的哲學——包括人生哲學、政治哲學、軍事哲學、經濟哲學、乃至一切種種哲學,都涵在此一「道」字中。

天道自然,而在社會生活之中,以人為本是一切制度存在的核心所在,道家對人的認識,人即是一個小小的宇宙,雖小,具備了宇宙間的一切因素,「放之則彌於六合,收之則退藏於密」,《老子》在第二章講到每個人做人處事,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盡量地貢獻出來,而不辭勞瘁。但是自己卻絕不計較名利,功成弗居為己有。這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長養萬物萬類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沒有絲毫佔為己有的傾向,更沒有相對地要求回報。人們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處事,這才是最高道德的風範。如果認為我所貢獻的太多,別人所得的也太過便宜,而我收回的卻太少了,這就是有辭於勞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儒家《大學》所講的道,從最初的發因到最後的結果,其間所經歷的過程,就在於要明白「明德」的修養,這事實上也就把「大學」之道說完了。第一個「明」字,是動詞,指覺悟後的修行;後面的「明德」二個字,是指本體不生不滅、不動不搖、不增不減的心性。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東方智慧,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在窮竭心力追尋形而上的「道體」,也各有成就,但要說到講得最深邃、最嚴密、最詳細、最完備、最科學的,還是要歸於佛家。在明白了形而上的道之後,就要講到形而下宇宙萬有間的用了,這個用順乎於道而發揮一切的行事作為,就是「德」了。所以中國古文化留傳下來的道德一詞,實際上是要先證道、先明白道,才有真正的德,那才是真正深厚廣博的修養之運用。像現在我們許多人都強調要講道德,道德修養要好,尤其是許多領導幹部的鑒定上都說「很有道德」,說起來這都吹牛不要本錢的。因為有道德的真實含義,是要有道的修養與明白,之後是順乎於道發揮出自然德行。尤其是現在的人,更要樹立起去真正明白東方智慧所說的「道」這個志向。這真是一個對自己超越現實和眼前局限的巨大挑戰。

像儒家的道德是「內聖外王」,內在要證道,證得廣博深厚的心性本體,外在要施仁愛於天下,將天下治理得太平祥和。

道家的道德是「上德不德」,最高的德是沒有一個具體標準來衡量的,而又包容和化育萬物。老子講究無為,無為乃天道,天道乃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佛家的道德是普度眾生脫離苦海,出三界六道,歸於涅槃的終極凈樂之地。

基督的道德是「我為眾生贖罪」,引導人們回到天堂。

在曾子看來,要真正認識到這個「道」,很難!因此他降低了標準,說:「一切事物都有本來和結尾,知道天然的先後秩序,也就接近道了。」這就使得我們平常一般的人對這句話的語義有所理解,使得「道」在心目當中不那麼神妙莫測、也不玄奧,很平常的,從而不去高推聖境。

《莊子·天道》曰:

古代懂得大道的人,先要明白天道,其次才講道德,弄清道德後其次是仁義,明白仁義後其次是職責,明白職責後其次便是形體和名稱,弄清形名後再授以職務,明確職務後又要注意寬恕和自省,懂得寬恕和自省後其次是弄清是非,是非分清後其次再講賞罰。賞罰分明則賢愚貴賤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賢人和愚者因才授職,名實相符,於是各執其責,各行其是。按照這個道理去對待君主,對待臣下,治理萬物,修養身心,不要徒費心計,而要順其自然,這樣才能達到天下大治,天下太平。

莊子在這裡提出的主張,也可以作為曾子「知所先後」的補註吧。

【溫情提示】

蓮池大師告訴我們:譬如世間一技一藝,在剛開始學的時候,覺得十分艱難,似乎萬不可能學成;因而放棄不學,那就終無所成了。所以首先必須要有決定不疑的心。雖然有了決定不疑的心,但如果悠閑遲緩地虛度光陰,也照樣學不成,所以其次必須要有勇猛精進的心。雖然能夠勇猛精進,但如果少有所得便即自滿,或時間久了便生疲厭,或遇到順境時心迷意轉,或遇到逆境時懈怠曠廢,也同樣學不成,所以再其次必須要有永恆堅固不退轉的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義文化 的精彩文章:

美術分享:李鳳春‖國畫作品欣賞
《宗鏡錄》賞析 38
美文分享:苟華建‖維摩不二門 屠龍倚天劍——紀念巴蜀禪德袁煥仙先生130周年

TAG:中義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