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中派大師李道純丹道簡介(一)

道教中派大師李道純丹道簡介(一)

道教中派大師李道純丹道簡介(一)

盛克琦

道教內丹學自宋金以來,派分南北二宗,雖然都祖溯鍾(鍾離權)呂(呂洞賓),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二者在不同的地域並行發展,彼此各具特色,有同有異。南宗活動於南方,沒有形成教團,影響一直比較薄弱。北宗傳道於北方,建立教團,發展迅速。特別是蒙元以來,丘處機應成吉思汗的詔請,遠赴西域大雪山,賜號「神仙」、「大宗師」,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在元室的扶植下,發展更加迅猛,勢力逐漸向南方拓展。隨著國家南北的統一,南北文化得以順利交流,隔絕多年的南北二宗也開始融合,出現了南北合流的局面。正是由於南北二宗彼此溝通,互相融攝,所以一時湧現出大批有造詣的高道,以兼取南北二宗而聞名於教壇內外。李道純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在內丹理論方面,兼取北宗,融攝儒釋,提出了很多的獨到之見。作為一代玄門宗匠,他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丹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一、李道純的生平

李道純,字元素,都梁(今湖南武岡縣)人,號清庵,別號瑩蟾子。正史無傳,生卒不詳,其主要生活年代是宋末元初之際。《鳳陽府志》卷三十三載:李道純,「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博學多才。所著《中和集》,並注《太上大道德經》三章,《道德會要》等書行世。」明萬曆《揚州府志》仙人傳謂:其「住儀真之長生觀,世傳其得道飛升,號所居觀曰飛仙。今觀雖廢,常有鶴翔其處。」

李道純博學多才,廣參遍訪,曾遇異人點開心易,通陰陽闔辟之機,達性命混合之理。住儀真長生觀,所居靜室匾名「中和精舍」。修鍊得道飛升,後世名其觀為升仙觀。其本是南宗白玉蟾的弟子王金蟾(名景玄,字啟道)的門人,是白玉蟾二傳弟子,屬南宗第七代。入元後自稱全真道士,加入全真道,是江南最早的全真道士之一。其丹法遠溯《易》、《老》,近源《參同》、《悟真》,闡述白玉蟾南宗一派丹法心傳,但是他的丹道思想更具全真教派道儒釋三教融合的特色。因此李道純是一位道兼南北、學貫三教的一代宗師,是元初傑出的內丹學家。

李道純的著述非常豐富,有《中和集》、《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道德會元》、《清庵瑩蟾子語錄》、《太上大通經注》、《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注》、《周易尚占》等。

二、李道純的修鍊

李道純的丹法在繼承唐宋丹道神髓的同時,將南北二派丹法兼收並取,並融會了禪宗的心性之學,又吸收理學家對「中和」的論述,主張先性後命,「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中和集?性命論》),最後達到「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以至於羽化而升仙。對道儒釋三教內修精華進行了提煉、概括、吸收,最後形成了以「守中」為核心的丹道修鍊學說體系,在丹法上強調「守中」在整個修持中的作用,認為「中是儒宗,中為道本,中是禪機。這三教家風,中為捷徑,五常百行,中立根基。動止得中,執中不易,更向中中認細微。」(《沁園春》)所謂「中」即是「玄關」,「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中和集?趙定庵問答》)指出「見得玄關,藥物火候,運用抽添,乃至脫胎神化,並不出此一竅。」可見「中」的作用在丹道修鍊中貫始徹終,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李道純在當時丹道南北二派之外,又創新說,奠定了李道純在丹道學術上的地位。這種強調「中」在丹道修鍊中的核心作用,並且在傳承上調和南北兩派丹學於一爐,因此被後世丹家推崇為「中派」。北京白雲觀藏《諸真宗派總薄》中有載李道純所開為「先天派」,其云:「呂祖門人李清庵真人留傳。第七六,先天派。自一無上道,永忠太夫人,禮高重進本,可得萬代清,志誠和妙有,煉性合融明,澄湛通玄化,元罡溫玉京。」[1]至於「中派」,不象別的丹派,其即無立宗,也無明確的宗脈承緒,僅是一種學說的傾向性,糅合道儒釋三教思想,將丹道修鍊理論集中於一個「中」字上而已。前道教協會會長、仙道養生家陳攖寧先生(1880-1969)非常推崇李道純的丹法,稱其丹法是天元丹法中的上乘丹法。[2]

(一)玄關問題

丹家將「藥物」、「爐鼎」、「火候」稱之為丹道三秘,「玄關」更被視為秘中之秘,絕不輕易為人抉破其中的秘密。所謂「修鍊不知玄關,無論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張三丰全集?道言淺進說》)李道純的「玄關」理論極具特色,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多有獨到的發揮。

1、指出「玄關一竅」不是身體上的某個實體穴位或部位,執著在身體上摸索不是玄關,同時也不可以脫離身體向外尋求,惟以修鍊之士躬身自證才能得見「玄關」。在《中和集?玄關一竅》中說:「夫玄關一竅者,至玄至要之機關者。非印堂、非囟門、非肚臍、非膀胱、非兩腎、非腎前臍後、非兩腎中間。上至頂門,下至腳跟,四大一身,才著一處,便不是也。亦不可離了此身向外尋之。」又云:「時人若以有形著落處為玄關者,縱勤功苦志,事終不成。欲直指出來,恐汝信不及,亦不得用,須是自見始得。」(《潔庵瓊蟾子程安道問三教一貫之道》)

2、將「玄關」稱之為「中」,運用儒家思想闡述道家「守中」功夫。並且指出「玄關」在丹道修鍊中徹始貫終,步步不得離開「玄關」,所以又被後世丹家稱之為「總持門」。李道純在《中和集?趙定庵問答》中說:「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所謂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維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引用《禮記?中庸》等儒家思想予以闡述「玄關」在丹道中的作用,如引:「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並因之指出,「見得玄關,藥物火候,運用抽添,乃至脫胎神化,並不出此一竅。」

3、認為「玄關」有體有用,靜是「玄關」之體,動是「玄關」之用,「玄關」有動靜兩種狀態。李道純在《中和集?趙定庵問答》中說:「《易》曰:『寂然不動』,中之體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易》云:『復其見天地之心。』且復卦,一陽生於五陰之下。陰者,靜也。陽者,動也。靜極生動,只這動處,便是玄關也。」在《動靜說》中又云:「一動象天,一靜象地,身心俱靜,天地合也。至靜之極則自然真機妙應,非常之動也。只這動之機關是天心也。天心既見,玄關透也。玄關既透,藥物在此矣。鼎爐在此矣,火候在此矣,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種種運用悉具其中矣。」

4、從「念頭起處」尋覓「玄關」,是「生死之根」。李道純在《中和集?金丹或問》中引「紫陽真人云:『念頭起處為玄牝』。斯言是也。予謂念頭起處,乃生死之根,豈非玄牝乎?」在《趙定庵問答》中也說:「汝但於二六時中,舉心動念處著工夫,玄關自然見也。」「念頭起處」與「舉心動念處」是同指一處,白玉蟾在《修仙辨惑論》中也指出:「以念頭動處為玄牝」。然而李道純又說:「念頭不起處謂之中,此道家之中也。」「念頭不起」與「念頭起處」,豈不自相矛盾?吾僅鉤玄拈出,希望讀者在此等細微差別處自思自悟,必會得出真知灼見,而無需我饒舌添足矣!

5、將人體看作一部捲曲自如的活機器,認為「玄關」是機器動力之源頭、啟動之關鍵。在《中和集?玄關一竅》中說:「我設一喻,令爾易知。且如傀儡,手足舉動,百樣趨蹌,非傀儡能動,是絲線牽動。雖是線上關捩,卻是弄傀儡底人牽動。咦!還識這個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說與汝等。傀儡比此一身,絲線比玄關,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舉動,非手足動,是玄關使動。雖是玄關動,卻是主人公使教玄關動。若認得這個動底關捩,又奚患不成仙乎?」

6、認為「玄關」是溝通天人消息的大門,是打通人體(身內)與虛空(身外)的隧道。《中和集?趙定庵問答》中說:「但著在形體上都不是,亦不可離此一身向外尋求。諸丹經皆不言正在何處者,何也?難形筆舌,亦說不得,故曰玄關。所以聖人只書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關明矣。」這段話說明了「玄關」不在身內、不在身外,其在「身內」與「身外」之中間,乾坤二卦之正位,天人交接聯繫之邊緣,所以被標之為「中」。因此說:「問玄關一竅在何宮?中間覓。」(《滿江紅?贈敬庵葛道人》)在《挽邪歸正歌》中說:「九還七返那機關,不在內兮不在外」,豈不在「中」?《詠真樂》中說:「水火二途分上下,玄關一竅在當中。」《性理歌》中說:「天地中間玄牝門,其動愈出靜愈入。」《沁園春?贈括蒼張希微》:「玄關竅,與虛無造化,總在當中。」《述工夫》中說:「歸根自有歸根竅,復命寧無復命關?踏遍兩重消息子,超凡越聖譬如閑。」所謂「兩重消息」,就是「身內消息」與「身外消息」。呂洞賓在《指玄篇》中也有:「兩重天地誰能配,四個陰陽我會排。」張三丰在《登天指迷說》中謂:「一身內外兩個真消息」。

李道純這種運用儒家「中和」思想構建的「玄關」理論和學說對後世丹家影響非常巨大。如著名丹道巨魁張三丰在《道言淺進說》中闡述:「大道從『中』字入門,所謂『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一尋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戒慎幽獨,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後人慾易凈,天理復明,千古聖賢仙佛,皆以此為第一步功夫。」在《玄要篇?再求玄關》更是體現了李道純的「玄關」思想,詩云:「傀儡當場會點頭,應知總是線來抽。抽他雖是依人力,使我人抽又孰謀?原賴主公常月白,期教到處好風流。煉丹若要尋冬至,須向靈台靜里求。」被稱為「玄門之秘典」出現在明朝萬曆年間的《性命圭旨》,以及明清以來伍沖虛(1574-1644?)、陶素耜、劉一明(1734-1821)、閔一得(1748-1837)、李涵虛(1806-1856)、黃元吉、汪東亭(1839-1917)、海印子等著名內丹家無不深受李道純「中」字「玄關」理論的影響。尤其黃元吉在《道德經注釋》、《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等書中反覆闡述「玄關」,鉤玄發微,不厭其繁,讀者可以尋而閱讀,並參之李道純之論述,必有發明。陳攖寧先生早年在所撰之《口訣鉤玄錄》中曾指出:「學者果能將玄竅之理論,一一貫通,玄竅之工夫,般般實驗,何患不能籍天地於壺中,運陰陽於掌上?功成證果,可與三清元始並駕齊肩,豈區區玉液、金液、長生、屍解之說所能盡其量哉?!」[3]

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胡孚琛教授在《丹道法訣十二講》一書中對「玄關」給以深層揭示:「丹道中最秘的法訣,人所共知是『玄關一竅』。然而什麼是『玄關一竅』?我遍閱丹經,沒有那本書能說明白,及遍訪名師,也不見有人說得清楚。其實所謂『玄關一竅』,無非就是指『兩重天地』之間的通道,丹家要出有入無,由色界進入無色界,則這個進入無色界的『大門』,就是『玄關』,二者之間的隧洞,即稱『一竅』。因而張景和《枕中記》云:『混元一竅是先天,內面虛無理自然。若向未生前見得,明知必是大羅仙。』虛的『無色界』和實的『色界』,虛的『法身』和實的『色身』,處於永恆的相互作用(即信息交換)之中,也是可以經過『玄關一竅』相互交通的。老子《道德經》云:『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體分為『形、氣、神』三個層次,丹道修鍊依不同法門在這三個層次上分別證得『虛無』,皆可由『常有』入『常無』,由『徼』入『妙』,都能見到『玄關』。白玉蟾詩云:『一言半語便通玄,何用丹經千萬篇,人若不被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仙。』此一語泄盡在形體層次上修鍊到虛無境界的天機,可謂直指玄關。另外以『深、長、細、勻』四字訣調息,『凝神入炁穴』,從而達到『無食、無息、無念、無身』的四無境界,則可在炁的層次上見到玄關。石泰《還源篇》云:『鍊氣徒施力,存神妄用功。豈知丹訣妙,鎮日玩真空』,就是指得這種景象。禪宗修鍊經過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等『五陰區宇』,證入虛無空靈的境界,便是在神的層次上見到玄關,得到開悟,明心見性了。因而玄關並非一個層次,形、氣、神之玄關景象不同,本質則一,即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李道純傳上乘丹訣云:『歸根自有歸根竅,復命寧無復命關?踏破兩重消息子,超凡入聖譬如閑。』這『兩重消息子』,便是兩重天地之『玄之又玄』的兩層玄關。」[4]

若真正讀懂這段闡述「玄關」的文字,再去研讀歷代丹家對「玄關」的描述,那麼「玄關」這扇大門的鑰匙在手中矣,登上「玄關」塔頂的石階在腳下矣!

(待續)

[1]日本?小柳司氣太:《白雲觀志》,117頁,日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藏版,昭和九年三月。

[2]陳攖寧:《答江蘇如皋知省廬》,《道教與養生》,461頁,華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

[3]陳攖寧:《道教與養生》,342頁,華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

[4]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153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嶠仙島 的精彩文章:

《鄭觀應養生集》後記(三)
《白玉蟾全集》前言和整理說明
丹道靜定的八大因素
陳毓照先生《修道明指——道家內丹養生大智慧》提要
道教經典《悟真篇注》解集成 序言

TAG:圓嶠仙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