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禮物!越早越好

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禮物!越早越好

現在的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展,我們已經不用再為溫飽問題所困擾,價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發展,兒童日常所接觸的信息也是非常多,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有人會說孩子小的時候就是玩,不用有太多約束,這個觀點我並不贊同,老話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孩子在3歲前,父母就要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建立和維護中來,讓他從小成為一個規則的受益者。幼兒時期,兒童如一張白紙,最早接受的東西最容易留下記號,所以越早越好。

規矩1

懂禮貌的基本法則從家人開始

在教育孩子懂禮貌的時候,父母本身必須要有禮貌。不能強迫催促,不能當眾指責,一是要尊重孩子,二是要以身作則。在見到家裡人和朋友的時候熱情打招呼問好,從小讓孩子不冷漠,內心充滿熱情。

規矩2

學會分享,但要尊重孩子如何分享

對孩子來說,分享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把手裡的東西拿走,即使他(她)只是把手裡的玩具拿出來給人看一看,摸一摸,也是嘗試分享的開端。

每到這時,父母都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尊重,千萬不能因為孩子沒有把玩具分享出去而責備孩子,那樣只會打擊孩子分享的積極性。

規矩3

允許哭,但不允許用無理取鬧的哭當做武器

孩子在哭的時候讓孩子哭,等哭完平靜下來父母再跟孩子「約法三章」講清楚,不能隨便無理取鬧,每次都以哭為武器要挾別人,要讓孩子懂得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逐漸放棄用哭來當武器的想法。

規矩4

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吃飯開始,以後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放手讓他自己做。孩子小時,大人可以從旁提供幫助,孩子大了以後,大人根本不需要在旁邊,讓孩子自己做就好。

大人要記得,孩子自己做事時,你是個「幫助者」而不是「監督者」的角色,在孩子拿不動時幫個手,在孩子可能危及自己安全時提供保護,不要不停地提醒孩子,這事要這麼做、那事要那麼做。大人在旁邊說得做得越多,孩子自己做事的興緻就越低。

規矩5

勇敢表達自己

孩子將想的說出來也是一個過程,他不但是將生活經驗梳理的過程,也是將經驗在頭腦中組織、整理後表達的過程。

父母鼓勵孩子大膽地想,還要鼓勵孩子大膽地說,想吃什麼,想要什麼東西,就盡量用嘴巴講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手指去戳手指,這樣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規矩6

學會保護自己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儘可能避免意外傷害,向孩子說明哪些部位是個人隱私區,任何人包括認識的人都無權接觸。即使是醫生做檢查,也應要求監護人在場監督。

如果有人要觸摸爸爸媽媽告訴你的個人隱私區,你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並迅速離開。事後一定要告訴父母或者老師。

規矩7

安全意識從小培養

知道家裡人的電話、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教育孩子不隨便跟陌生人走或交談,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及其他東西。一旦被陌生人帶走,應懂得呼救,會拔打家裡的電話,並能講清時間、地點、內容。

教育孩子跟父母外出時,要跟著大人不走失,一旦走失,要找警察幫忙、不聽信陌生人的話,大人不在家,陌生人來敲門,不開門。

當然,這7大規矩看上去很簡單,可是執行起來卻需要我們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3歲以下的低幼兒童,不要用長篇大論去跟寶寶講,遇到緊急事情的時候,直接命令禁止效果會更好。比如「危險,不能把鑰匙插到充電孔里!

2.不要用「要挾」手法來跟孩子溝通,比如「你要是不哭了,媽媽就給你買你最愛的跳跳糖」。

3.制定好的規則,同樣適用於大人,大人不能凌駕在孩子之上。比如:不讓孩子玩PAD,自己卻老是玩。

4.如果存在問題,一定要迅速解決,否則寶寶早就忘記了,當場指正很關鍵。比如:說了多少遍,不要撕書咬書。

5.明確自己的期望值,比如提前跟孩子約法三章,講好不能幹什麼。比如:今天把作業完成,不許玩遊戲哦。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需要我們用愛去澆灌,也需要我們給予一些約束,因為自由是有限度的,讓我們一起加油吧,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