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平定三藩叛亂的最大功臣是誰?難道真是影視劇中的周培公嗎?

康熙平定三藩叛亂的最大功臣是誰?難道真是影視劇中的周培公嗎?

一部《康熙王朝》把康熙一生的帝王霸業演繹的淋漓盡致。其中有一部分是康熙如何平定「三藩之亂」,這裡面最大的功臣要數周培公,是他率領清朝的虎狼之師進行的平叛,那麼歷史的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其實並非如影視劇所言,周培公起初是京城小吏。康熙十三年(1674)吳三桂等三藩發動叛亂,吳三桂策動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北方發動叛亂呼應,當時的西部戰場——陝甘地區,因為臨近京城,為重要戰場。王輔臣的叛軍也對朝廷構成巨大威脅,因此康熙帝集中主要兵力來對付西北戰場。力圖迅速消滅王輔臣的叛亂。

康熙十五年,命圖海為征討大將軍,統帥10萬大軍,進攻平涼城,這時隨軍出征的周培公看清形勢,獻攻取平涼的策略,圖海徵用他為幕僚。周培公的建議是,吳三桂此次起兵造反不直接從雲南取道四川進攻陝西,再進攻京城,而盤踞在湖南、湖北等地於官軍周旋,是他的失算。目前的情況是王輔臣之所以起兵,是形勢所迫和捨不得高官厚祿,如果朝廷能派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去說服他,他必定會懸崖勒馬,投靠朝廷。

而當時王輔臣對是戰是和也是舉棋不定,這主要是手下大將龔榮遇,黃九疇曾力勸王輔臣投降,而且龔榮遇,黃九疇與周培公是同鄉,曾用密信把王輔臣的情況告訴給周培公。周培公利用這一條件,向圖海主動請纓,準備去勸降。圖海聽說後,非常高興,連夜把此事上報康熙,請旨定奪。

康熙聽說後立召周培公進京,聽完周培公的策略後,立即封他為參議道台,一品銜,賞穿黃馬褂,攜帶招降詔書,前去平涼招撫。當周培公把康熙的赦詔帶入平涼城,王輔臣立即率領平涼官民投降,並向圖海獻上平涼名冊。

平定了王輔臣的叛亂,不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脅,而且剷除了吳三桂的西北羽翼,使戰爭形勢得到逆轉,周培公確實功不可沒,康熙封周培公為山東登萊道。後來周培公在山東任職三年期間與地方官吏政見不合,於是辭官回家,在之後康熙二十九年,蒙古噶爾丹叛亂,康熙啟用周培公,封他為盛京提督,守邊關直到去世。

至於說平定三藩的最大功臣,應該屬於康熙,是他力排眾議宣布撤藩,調兵遣將平定叛亂,這其中的康親王傑書,大臣索額圖、圖海、周培公等都發揮了重大作用,只能說是君臣合力才平定了叛亂。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寫作風格,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賬號「清談點點滴滴」,每天為您送上一篇不一樣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明朝太監,但順治親為其寫碑文,康熙也為他樹碑立傳
康熙二人組再聚,造型辣眼睛,網友:蔡康永越看越像趙忠祥
崇尚科學的帝王:拒絕渡劫修仙,只羨鴛鴦不羨仙
康熙在崇禎弔死歪脖子樹下說五個字,使二百年後清朝亡沒重蹈覆轍
「三絕碑」已難得,這塊「四絕碑」更罕見,康熙也仰慕這傳世名篇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