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存放不能大頭向上 關於雞蛋的冷知識
雞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食物,我們在買雞蛋的時候經常一買就是一打,但偶爾在吃雞蛋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明明這個雞蛋是才買不久的,怎麼就放壞了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關於雞蛋的冷知識,教你如何正確存放雞蛋。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關注度大數據白皮書》中,將雞蛋列為十大營養食物之一。雞蛋的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氨基酸;蛋黃中所含的膽鹼成分,還能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記憶力等好處。但是以下這幾個關於雞蛋的有趣知識您都知道嗎?
每天不能吃超過一個雞蛋?
醫學保健專家戴光強稱:「沒必要苛求,美國醫學界、《美國醫學協會期刊》都曾發表過相關實驗論文,表明:健康人每天吃1~2個雞蛋,並不會影響人體膽固醇水平。」
雖然蛋黃膽固醇高,但其還富含另一種營養素卵磷脂,它有助於改善血流狀態,減少壞膽固醇和脂肪對血管壁的損害,可促進血管壁粥樣硬化斑的消退,真可謂「血管清道夫」。據目前所知,禽蛋蛋黃中所含卵磷脂在所有食物中含量最高。
另外,人體血中膽固醇80%~90%是人體自身肝臟合成的,只有10%~20%來自於食物,食物中的膽固醇並不等同於人體中的膽固醇。
存放也是技術活:雞蛋的大頭向上、只能放10天
1.雞蛋的大頭向上
國家高級中式烹調師李文冬表示,由於蛋黃的比重小於蛋白,選擇將雞蛋的大頭向上,小頭朝下,直立存放,即使蛋白變稀,也不會很快發生靠黃和貼皮現象。這樣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黃,也有利於保證蛋品的質量。
2.注意隔離
新鮮的雞蛋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過蛋殼上的氣孔進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異味的功能。如果在儲存過程中與大蒜、韭菜等有不良氣味的食物混放,那麼雞蛋就會出現異味,影響食用效果。
3.不要密封存放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王楠認為,有些人覺得雞蛋臟,將其放在塑料盒裡密封「隔離」,這樣不對。因為存放過程中雞蛋也需要「呼吸」,向外蒸發水分,用塑料盒保存,盒內不透氣,裡面的環境潮濕,會使蛋殼外的保護膜溶解失去保護作用,加速雞蛋變質,要注意。
4.存放前不用水洗
雞蛋也不能用水洗,蛋殼外的保護膜是水溶性的,水洗會破壞保護膜。平時可買乾淨的清潔蛋,或者買普通雞蛋在冷藏室里隔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夏日常溫保存10天左右
公共營養師李世鵬在其微博中表示,在溫度2~5℃下,雞蛋可以保存40天,在冬季室內可以保存15天左右,夏季室內常溫下雞蛋可以保存10天左右。雞蛋超過保質期,新鮮程度和營養成分都會受到影響。提醒大家:雞蛋不要一次買太多,夠一周吃即可。
蛋黃好處這麼多?你還不愛吃?
1.蛋黃富含營養。
蛋黃含有抗氧化劑,維生素B12,維生素A、鐵、硒、生物素、磷、膽鹼、和其他各種微量營養素。
2.膳食中的膽固醇會導致心臟病並不科學。
研究表明膳食膽固醇和高血膽固醇水平之間幾乎沒有聯繫。肝臟本身會產生膽固醇,所以如果飲食中有更多的膽固醇,肝臟產生的膽固醇就會變少。
3.吃全面的食物有助於消化。
只吃蛋清,會讓身體覺得沒有吃完整個食物的感覺。也就是說,身體會有對食物其它部分的渴望,所以還是完整的吃完食物吧。
4.整顆蛋也很美味。
只吃蛋清口感可能乏味,甚至會讓人開始查找液體蛋的「替代品」,它們在加工過程中會丟失營養物質,吃起來並沒有雞蛋本身好。
這幾種雞蛋不能吃!
裂紋蛋:這些雞蛋很容易被細菌侵入,若放置時間較長就不宜食用。
粘殼蛋:這種蛋因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由韌變弱,蛋黃緊貼蛋殼,若局部呈紅色還可以吃,但蛋膜緊貼蛋殼不動、貼皮處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黃蛋:因運輸等劇烈震蕩,蛋黃膜破裂,被細菌或黴菌經蛋殼氣孔侵入蛋體而破壞了蛋白質結構造成散黃,蛋液稀而混濁。
臭雞蛋:由於細菌侵入雞蛋內大量繁殖,產生變質,蛋殼烏灰色,甚至使蛋殼因受內部硫化氫氣體膨脹而破裂,並帶有惡臭味,此種蛋不能食用。
死胎蛋:雞蛋在孵化過程中因受到細菌或寄生蟲污染,導致胚胎停止發育的蛋稱死胎蛋。這種蛋所含營養已發生變化,蛋白質被分解會產生多種有毒物質,故不宜食用。
發霉蛋:有的雞蛋遭到雨淋或受潮,會把蛋殼表面的保護膜洗掉,使細菌侵入蛋內而發霉變質,使蛋殼上有黑斑點並發霉,這種蛋也不宜食用。
生活中吃雞蛋常常犯的8個錯誤
1.用碗或灶台邊緣敲破雞蛋。選擇乾淨的灶台檯面等平面(而非碗邊)敲破雞蛋,可以防止碎蛋殼落入碗中,造成污染,同時也避免了撈碎蛋殼帶出蛋液造成浪費。
2.沸水煮雞蛋。盡量不要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則不但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而且容易燙傷手指。正確的做法是,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3.等熟雞蛋自然冷卻後剝殼。這樣剝殼不但費時費力,還容易讓蛋白留在蛋殼上,造成浪費。省時省力又不浪費的做法是,煮好的雞蛋撈出來後馬上放入冷水,感覺不燙手時,儘快剝殼。
4.大火炒雞蛋。大火快炒很容易將雞蛋炒糊,並且導致其口感發硬。炒雞蛋最好用中低檔火輕輕翻炒,這樣炒出的雞蛋就不會老,口感也更柔滑。
5.煎蛋餅前使勁攪蛋液。使勁攪蛋液煎出的蛋餅口感偏硬。攪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氣,如果攪時加點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餅不容易糊鍋,還鬆軟可口。
6.煮荷包蛋時加鹽。煮荷包蛋時,只需在熱水(不燒開)中加少許醋(而非食鹽)。煮3~4分鐘後,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煮出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7.使用鐵鍋。用不粘鍋做雞蛋菜肴比用不鏽鋼鍋或鐵鍋更好。原因很簡單,雞蛋一旦粘鍋就容易變糊。
8.用雞蛋做菜時,最後才放調料。對炒雞蛋和煎蛋餅而言,攪蛋液時或快入鍋前,就該加入鹽和胡椒等調料,確保調味均勻。
有的人不怎麼愛吃雞蛋,就是因為雞蛋中有一點點腥味,但是其實只要能夠烹調得當,這一點點腥味是很容易就能夠掩蓋掉的。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麼多關於雞蛋的冷知識,相信對大家吃雞蛋、存放雞蛋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與眾不同的雞蛋新吃法,好吃到一口吃兩個!
※吃動物肝臟的時候應該和蔬菜一起吃!
※高脂血症患者注意這些食物不能碰,要多吃這些
※有逼格又好吃,抗癌降膽固醇早餐(教你做美食)
※你知道嗎?膽石症病人不能吃雞蛋是個認識誤區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