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風水證治醫案351期

風水證治醫案351期

今日練習

盧某,女,40歲。

患者月經淋漓不絕,偶停而又復來,血中多挾瘀塊。少腹冷痛,腰腿酸楚。或發寒熱,兩顴潮紅,手心熱,唇口乾燥。脈沉弦無力,舌苔白而略膩。

處方:__湯。

服藥6劑後,經淋己止,少腹冷痛減輕。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防己黃芪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百合病的臨床治療【350期】

上期原醫案

李某,女,32歲。周身浮腫已一年多,兩腿按之凹陷成坑。小便不利,食欲不振,神疲體乏。望其面色黃白虛浮。舌質淡而體胖,脈沉緩無力。

初用五苓散加蒼朮,附子,服二劑後略有所效,改用防己黃芪湯治療。

黃芪30克,防已10克,白朮60克,生薑10克,炙甘草10克,澤瀉15克,茯苓15克,肉桂6克,車前子18克,大棗7枚。

用六大碗水,煎藥成二大碗,分溫4次服完。再煎時,用三大碗水,煎成二碗,分溫3次服,二劑葯後,小便暢利而腫消。(劉渡舟醫案)

按語

在《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中,防己黃芪湯是用來治療衛虛的風水證。「風水」的病機關鍵在於脾氣內虛,不能運化水濕,水邪外潰皮內而為腫。

本案由於腫勢較嚴重,所以合用《石室秘錄》中的「分水丹」法,使方葯構成三補一瀉之法,並且制大其劑,使其迅速奏效。

除了治療風水證以外,防己黃芪湯的幾種加減方法在臨床上也很有講究:如脾胃虛弱,血脈不和所致的腹痛,加芍藥;水濕傷肺作喘加麻黃,水寒上沖加桂枝;以及下有陳寒積冷時加細辛等等,皆不可忽略。

學習經典

《金匱要略?痓濕暍病脈證第二》: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已黃芪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

各家論述

《金匱玉函經二注》:以黃芪實衛,甘草佐之;防己去濕,白朮佐之。然則風濕二邪,獨無散風之葯何耶?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以表虛而風出入乎其間,因之惡風爾。惟實其衛,正氣壯,則風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

《醫方集解》:此足太陽、太陰葯也。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經,開竅瀉濕,為治風腫、水腫之主葯;黃芪生用達表,治風注膚痛,溫分肉,實腠理;白朮健脾燥濕,與黃芪並能止汗為臣;防己性險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緩之,又能補土製水為佐;姜、棗辛甘發散,調和榮衛為使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把主食換成它,清血、祛病、延壽!40歲以上的人一看就懂
著名腫瘤專家何裕民:你不要害了親人,很多癌症病人本不該死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馬齒莧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王不留行
黃連阿膠湯醫案349期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