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桌邊的小精靈
茶點,是茶道中份量較小的精雅食物,是在茶的品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茶點精細美觀、口味多樣,形小、量少、質優,品種豐富,是佐茶食品的主體。很多喜歡喝茶的朋友都會時常在茶桌上備一些茶點。
一則,吃點茶點有利於身體健康。有人說喝茶時不能吃東西,不然是對茶的不尊重。我認為健康更重要,不然你是對身體的不尊重。當然在品鑒茶時是不能吃茶點的,會影響判斷。
二則,茶點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從古至今,茶點一直伴隨著茶而存在。在南方,廣式早茶文化更是如此。
三則,茶點會為茶席增色,干泡茶席的普及,使得大部分茶席以素雅為主,一款成功的茶點,會成為茶席的一個亮點。
四則,精美茶點本身就是藝術品。茶點包括設計、製作、配器、擺盤。無不處處透露出巧思和美。
茶點如同茶品一樣豐富多彩,作為茶席標配的茶點又有些什麼特性呢?
1
茶點的地域性
茶點的地域性主要是源於一方的飲食習慣。江西省贛北地區盛產茶,尤其以九江廬山雲霧茶聞名。當地居民居於本土茶品特性,開發出九江茶餅、酥糖、糍粑、艾米果等經典伴茶茶點。這些茶點大多以當地土產為原料,外形精緻小巧,口味清甜獨特,配合雲霧茶清香茶味,可謂相得益彰。正所謂:賞廬山麗景,品雲霧香茗,食九江名點,是為人生一大逍遙樂事。
福建省的閩南地區和廣東省的潮汕地區喜歡飲工夫茶的人很多。泡功夫茶講究濃、香,所以都要佐以小點心。這些小點心頗為講究,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外形精雅,大的不過如小月餅一般大小,主要有南糖,綠豆茸餡餅、椰餅、綠豆糕等,還有具有閩南特色的「芋棗」,另外還有各種膨化食品及蜜餞。平時家人、朋友在一起品茶、嘗點,其樂融融。
而廣東人稱早茶為「一盅兩件」,即一盅茶,加兩道點心。茶為清飲,佐料另備,既可飽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老北京也有許多茶館,與南方茶館有所不同。老北京的清茶館較少,而書茶館卻很流行,品茶只是輔助性的,聽評書才是主要的,所以品茶時的茶點多為瓜子等零嘴,很是隨意。但在北京有一種茶館叫「紅爐館」,做的全是滿漢點心,小巧玲瓏,有大八件、小八件,主要有北京的艾窩窩、蜂糕、排叉、盆糕、燒餅等,顧客可邊品茶,邊品嘗茶點。
2
茶點搭配
從古至今,茶點隨著茶文化的發展和制茶技藝的進步,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種類也越來越多。那麼,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茶點,該如何與不同的茶進行搭配呢?
茶與茶點的搭配,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如果能根據茶的茶性和口感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點心搭配,就可以使兩者相得益彰,得到更好的口感。


※茉莉、白茶與姜、無花果與檀香……這才是中國人家裡該有的香氣
※茶事 為什麼說喝茶的人顯年輕
※王旭烽教授:《茶德與儒》
TAG:神州茶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