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漫畫001期:爸爸,我和同學打架了……
非凡爸媽| 親子漫畫
生活中,我們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育兒問題,每次處理完和孩子的矛盾和衝突時,無不是扼腕嘆息,無不是捶胸頓足,無不是後悔連連,就想著怎麼不能控制當時自己的情緒呢,抑或者就在想怎麼就不能有一些好的方式或者方法呢,其實不止是大家,就連我自己,也有同樣的感觸,育兒這條路,本就是一條不斷修行成長的路。願這條路上,我們可以攜手同行。
為此,我們推出每期以漫畫的形式來聊一個話題,這些話題其實都是我們家庭里常常發生的小故事,在我們推出此系列主題漫畫時,也歡迎大家在非凡爸媽訂閱號的後台或者文章的評論里和我們交流反饋
本欄目漫畫來自於:
圖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本欄目指導老師:
陶小艾 北京閱讀季書香中國金牌閱讀推廣人,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業研究生,HTT(如何說)國際認證講師、國內多家母嬰雜誌專欄作者,非凡爸媽課堂負責人。著有《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幸福密碼》《最好的繪本給孩子》。
001
爸爸,我和同學打架了……
圖1
圖2
圖3
圖4
問題來了
看了漫畫,會不會有同感?
可能有的家長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好像曾經我也這樣過啊?
也有的家長會說,很顯然,漫畫中的父親根本沒有尊重孩子呢?
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嘴上說在聽,其實心不在焉,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感到氣餒,會讓孩子心裡受挫。反之,如果家長能真正的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有時侯,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與他們能產生共情。
專家指導
面對孩子跟大人反饋事情,大人心不在焉,聽聽專家的解答(FOR 父母):
問題:如何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說說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的第一個技巧:全神貫注地傾聽。
1、注意我們的態度:
試想想,我們在和孩子溝通和相處時,仔細的回想下我們當時的語言,態度,可能你會問,到底哪個更重要呢?是說什麼還是態度呢?其實,比語言的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和孩子產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麼,在孩子的眼中都是虛偽的,孩子不僅不會相信你,而且會認為你想操控他,只有我們真正的與孩子有共情,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這樣的情形非常多,比如我們總說孩子為什麼不和我們聊天啊,那試著想想,有沒有孩子想和我們說話時,我們心不在焉的聽,我們以為的孩子不知道,其實孩子全懂,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願意和我們聊天。
還有我們在遇到煩心事情時,或者心情不好時,我們是如何面對孩子想要和我們溝通這件事情呢?
2?試著與孩子進行聯結。傾聽孩子情緒的宣洩。
3、說出孩子的內心感受,一旦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感受,便能開始著手幫助自己。
答疑解惑:
是不是任何時侯都要和孩子產生共情呢?
這個問題非常普通,我們總在說要共情,共情兩個情,字面好理解,但是實際生活中卻沒有那麼容易的去做,尤其是不是事事都需要共情,答案是否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孩子的對話大多是些生活瑣事。比如孩子說:媽媽,我今天放學後要去大衛家。這時候,媽媽沒必要回答說:哦,你決定下午去朋友家啊?其實你需要簡單回答:謝謝你告訴我。就足夠了。
什麼時侯需要共情呢?只有當孩子期望我們了解他們感受的時候,才需要我們和孩子產生共情。回應孩子的正面感受其實並不難,比如:孩子興奮的告訴你:我今天數學考了97分!家長只需要用同樣的語氣回應他,記得同樣的語氣,開心的興奮的說:97分啊,你一這很開心噢!
當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時,則需要我們使用溝通技巧。不要再用忽略、否定、說教的方式。一位父親坦言,當他開始設身處地的把孩子的傷心,難過等負面感受想像成孩子身體上的傷痛,他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就越敏感。他意識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身體一樣需要得到及時認真地關注。
——漫畫摘自青豆書坊出品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TAG:非凡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