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為什麼影視劇里的林黛玉總是演不好?
最近小戲骨版《紅樓夢》意外走紅,成為娛樂圈裡一股清流,有關《紅樓夢》的影視作品也再次引起人們關注。在各個版本的紅樓夢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林黛玉總是演不好。2010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妙可/蔣夢婕的林黛玉被批得幾乎一無是處。1987版的林黛玉如今被奉為經典,但事實上,在該劇播出的當時,林黛玉一角同樣飽受詬病。今人之所以懷念87版林黛玉,一方面後來版本林黛玉仍然無法超越該版,另一方面可能是出於對陳曉旭本人的喜愛和對其英年早逝的惋惜。甚至就連最近的小戲骨版《紅樓夢》,雖然普遍對該版林黛玉較為認可,但相比其他角色,仍覺得林黛玉一角略有遺憾。
這是為什麼呢?是導演和演員水平不行嗎?應該不是。一般不會出現這種集體的失敗,況且林黛玉的扮演者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導演和演員其他作品中都不乏經典。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各方面對林黛玉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近現代各種專家學者在對林黛玉的解讀中,除了肯定她的才情、聰慧、純真外,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林黛玉性格上敏感、多疑、內向,甚至心胸狹小、尖酸刻薄。而個人對林黛玉性格特點的認識與此恰恰相反,由於林黛玉靈心慧性以及體弱多病,確實有著多愁善感的一面,但那只是表面的。她的性格還有著更重要的活潑陽光、風趣幽默的另一面。傳統影視表演一味刻畫林黛玉性格上陰柔敏感的一面,而忽視了更重要的陽光的另一面,自然無法引起人們的共鳴。在這種前提下,導演、演員越努力,離真正的林黛玉反而越遠。
首先,一個單單多愁善感、顧影自憐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的人,是無法得到賈寶玉真正的喜愛的。賈寶玉從小在脂粉堆里長大,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女孩,他不會喜歡這樣一個性格有著明顯弱點,一味悲悲戚戚的形象的,哪怕她才情再高。同時,林黛玉可以說是曹雪芹最鍾愛的一個人物,他心目中的林黛玉應該是一個性格鮮明、形象豐滿的人物。就像賈寶玉看似一個風流公子,但這種風流背後還有珍貴的純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林黛玉同樣如此,曹雪芹是不會將她刻畫為這樣一個性情單薄,缺陷明顯的人的。林黛玉10歲進賈府,17歲辭世。在賈府就是這十多歲的美好光景。這個階段的孩子天然就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即便如林黛玉身世坎坷、環境嚴酷,也壓抑不了這個階段孩子的天性。說她多愁善感,能多愁善感到哪裡去。林黛玉一張刀子嘴從不饒人,但很多人反而感到親近,這其實是她真性情的流露,給人的感覺並不是那麼尖酸刻薄。
在原著中,曹雪芹對林黛玉的描寫也充分表現了這一點。甚至要說林黛玉是一個怎樣的人,首先可以說是一個陽光、有趣的人。比如第八回,賈寶玉、林黛玉到薛寶釵家裡喝酒,正在興頭上,李嬤嬤來喊寶玉回去,還抬出了他老爹賈政。林黛玉悄悄對賈寶玉說:「別理那老貨,咱們只管樂咱們的」。說實話,第一次讀到這裡時很是吃了一驚,完全顛覆了腦海里林黛玉的固有形象。整個《紅樓夢》里,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這句話了。一般的理解是這裡「老貨」指的是李嬤嬤。但本人讀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賈政。賈政在整個家族裡代表了絕對的權威,然而到了林黛玉口裡卻成了那「老貨」,實在令人捧腹。這句話整個紅樓夢裡大概只有林黛玉說得出了。又比如,第十九回,林黛玉正在瀟湘館午睡,賈寶玉跑來看她,把她吵醒了,林黛玉先是轟他,叫他到別的地方去鬧。賈寶玉賴著不走,林黛玉沒辦法,只好叫他到對面「老實坐著」。但賈寶玉非要往她床上爬,還要和她睡一個枕頭,口口聲聲說沒別的枕頭了。林黛玉火了,叫道,放屁,外邊不是枕頭?拿來枕著!不讀原著的話,很難想像,林黛玉還會罵髒話。類似的情節不一而足,一個活潑、幽默的形象躍然紙上。
同時,林黛玉還有著勇敢、大膽的一面。還是第八回李嬤嬤阻止賈寶玉喝酒的事。由於李嬤嬤搬出了賈政,眾人都默不作聲,薛寶釵也在場,薛姨媽也在場。眼看好好的一個局要散,關鍵時刻林黛玉挺身而出,說道,第一,老太太也給賈寶玉喝過酒,第二,這是在姨媽家,不是外人。有理有據,當場就把李嬤嬤懟了回去,這才把場面圓了過去。林黛玉這種果敢性格和王熙鳳倒是有點相似,兩人也能擦出些火花。某次在王熙鳳家中,眾姑娘丫頭說說笑笑,王熙鳳要送茶品給林黛玉,林黛玉表示感謝。王熙鳳說別忙謝,明天我有事要找你。林黛玉馬上懟道,怎麼著,吃你們家點茶還要受你使喚。但是,林黛玉完全是玩笑的語氣,場面控制得十分好,氣氛十分融洽。王熙鳳說,那當然,吃我們家茶就得做我們家媳婦。林黛玉心裡自然是又驚又喜。後來兩人索性不管別人,跑別的地方有說有笑單聊去了。要知道,王熙鳳在賈府可是個厲害角色,一般人是不敢跟她這麼無拘無束的,而我們的林黛玉跟她談笑風生,完全沒有壓力。這些情節又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勇敢開朗、落落大方的林黛玉。
原著中有不少描寫被公認為反映了林黛玉的敏感、尖刻。比如只要在賈寶玉面前提到和薛寶釵有關的事情,林黛玉無一不是表現得酸溜溜的,什麼「我來的不巧」,「你怎麼沒有暖香」,「你的玉正好配她」之類的。但這些片段讀來往往還有另一種感覺,似乎能感受到林黛玉的幽默,彷彿在拿賈寶玉打趣。林黛玉的幽默頗有些冷幽默的味道。看到賈寶玉和薛寶釵在一起,大大方方地走過去,然後來一句,對不起,我來得不巧,讓人哭笑不得。比如知道薛寶釵有「冷香丸」,就時不時跟賈寶玉說你怎麼不搞點「暖香」去配她,第一次提到「暖香」賈寶玉莫名其妙,被林黛玉罵了一通才回過神來。類似的情節層出不窮。用今天的眼光看,林黛玉多少是有點逗比的氣質的。不管林黛玉內心是怎麼想的,至少表現得還是從容的。包括丫鬟送花一段中「別人不挑剩也不給我」之類,如果聯繫上下文多少有點對命運自嘲的意思。甚至在和賈寶玉交往中的其他片段,也完全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林黛玉,比如賈寶玉央求林黛玉給他做一個荷包,林黛玉說得「瞧我高興」,總之,看心情。還有打趣賈寶玉是「銀樣蠟槍頭」,這得多有情趣。
上面只是原著中的一些片段,類似的情節層出不窮,不一而足。這都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另類的林黛玉。林黛玉出生豪門,自幼聰明清秀,父母愛如珍寶。我們知道,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女孩一般都自信、任性。因此林黛玉有上述那些性格特點一點都不奇怪。總之,林黛玉既有才情過人、多愁善感、顧影自憐的一面,更有開朗、有趣、活潑的另一面。這樣的林黛玉才是全面的林黛玉、豐滿的林黛玉。這樣的林黛玉充滿情趣。這也才是賈寶玉喜歡的林黛玉。
說回我們的影視作品,在角色選擇和表演中往往只刻意表現林黛玉陰弱的一面。這是為什麼呢?大概是因為林黛玉悲劇的命運,或許以為只有表現得越陰弱,才越顯悲劇的力量。其實恰恰相反。林黛玉本是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當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下凡之時,絳珠仙子一道下凡,轉世為林黛玉,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 。這就註定了林黛玉悲劇的一生。雖然是悲劇,但如果一個病入膏肓,悲觀厭世,整天悲悲戚戚的人翹了也就翹了,或許是一種解脫。而像林黛玉這樣開朗樂觀,對生活充滿熱情,對真愛充滿追求的人的消亡,才更增添了悲劇的力量,也才更引人唏噓。
記得07年左右新紅樓選秀的時候,一幫專家學者侃侃而談,大談林黛玉的柔弱、多愁善感等等,對演員和表演也是如此要求。其中有一場戲,是要求女孩設計一個林黛玉死後,賈寶玉在夢中和她相會的場景。大多數人都在那裡裝腔作勢,顧影自憐,等賈寶玉出場後兩人悲悲戚戚地扯著淡。唯獨一個女孩從假山後蹦了出來,嚇了寶玉一跳,然後夢醒要走時,也是歡快地和寶玉打著招呼。我覺得這個就很好,很特別。夢中的歡快更襯托現實的悲涼。沒想到被評委罵得一塌糊塗,反覆質問「林黛玉怎麼能是這種性格」、「你有沒有讀過原著」,弄得女演員一臉慚愧。其實讀不讀原著和表演好壞能有多大關係?當年王思懿演潘金蓮時都不太知道潘金蓮是誰,這也不妨礙她的版本成為經典。重要的是演員本身的精神氣質和人物是否相符。在這些專家眼裡,林黛玉是不可以活潑的,是不可以蹦蹦跳跳的。還有某專家學者談到海選時一些小女孩露著肚臍,穿著洞洞褲,跳著熱舞來參加林黛玉的選拔,那叫一個痛心疾首:他們讀過紅樓夢嗎?她們都什麼文化修養,她們是在褻瀆林黛玉啊。其實看著那些漂亮女孩熱舞的畫面,個人認為那些人恐怕才真正適合演林黛玉。如果林黛玉在現代,恐怕也是第一批露肚臍、穿洞洞褲的人,這些人和林黛玉真實的精神氣質才是最接近的。
為什麼大家對小戲骨版的紅樓夢十分認可,因為這可能最符合原著的人物設定。大家可以看下圖小戲骨版的林黛玉,這個小演員也是十歲。你看得沒錯,林黛玉進賈府時就是這個樣子。要說尊重原著,這才最尊重原著。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孩,幹嘛非要搞得悲悲戚戚的。


※《金瓶梅》告訴你:窮姑娘想要奢侈品,會付出什麼代價?
※細說紅樓夢:史湘雲是怎樣從「釵粉」轉「黛粉」的?
※解密紅樓夢:綉春囊到底出自何處?最大的嫌疑人竟然是寶玉或寶釵!
※漫談紅樓夢:賈寶玉為什麼不想娶薛寶釵,這一論斷一語中的!
※漫談紅樓夢:薛寶釵說凜冬將至,你卻說她勾引男人!
TAG:經典文學大家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