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後中,她是最牛氣的軟裝設計師!

80後中,她是最牛氣的軟裝設計師!

陳文皇 Megan Chen,中國台灣女設計師,寸板頭比較搶鏡,身上自帶的光環低調又柔軟,不像煙火那樣絢爛灼目。在80後中,她恐怕是最牛氣的軟裝設計師!

80後的她,已經完成了23個國家的遊歷,主持設計了LV上海旗艦店、文華東方、威斯汀酒店等明星項目的藝術策劃,軟裝陳設班授課老師。

專訪嘉賓:陳文皇 Megan Chen

上海奇萊空間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一位擁有藝術家靈魂與天賦的設計師,跨文化的漫遊者。熱愛藝術、鍾情設計,曾經流浪於美國與歐洲各大美術館數年的時光,融合東西方文化並充分思考,其設計總是充滿了令人驚嘆的意外之喜,擅長點醒空間的生命力。

「從小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應該是一個做藝術的人」,陳文皇說。於是從小學到現在,陳文皇所做事情,一直和藝術相關。當過陶藝師,也做過茶空間,然後是設計師。17歲去到巴黎,開啟持續好多年的世界浪遊生活,只因為那裡有全世界最多、最密集、質量最好的美術館。

在她的描述中,年紀很輕的時候在外遊歷,不像旁觀者想像的那般愜意。眾多而不同的生命狀態,截然不同的文化現象,令從小深信的「自古如此」遭到反覆的質疑和拷問。什麼是人生而帶來的原罪?我是誰?為什麼存在?究竟人的生活怎樣才是最合適的……在歐洲那樣一個各路哲學流派交匯、碰撞的集中之地,不得不將自己的思維調回到新生兒的狀態,去接受和思考許多開放式的問題。「看到不同的人,他們有不同的答案。就像後來我做設計,一個空間問題,可以這樣解決,也可以那樣解決。可以熱鬧地解決,也可以安靜地解決。沒有一個最優的答案,但他會有一個相對的、匹配性的答案。」

陳文皇藝術策劃作品:LV上海旗艦店

相比美術館裡的藝術和眾多的建築,陳文皇數年的浪遊生活里收穫更為豐盛的,是剝離表面繁華,找到事物通性、本性的洞察力,和始終帶著空杯般心境,從0開始探索的習慣和勇氣。空間的機能,起點是實現人類的基礎需要,然後是呈現美感的設計語言。在呈現美感的節點上,多年積累的藝術眼光和文化體驗,便成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元素,在解構、重組、震蕩和借鑒的反覆提煉中,體現甲方的核心意圖和設計師對設計語言的組織和詮釋的能力。「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可以想得少一點,然後在設計的語言上米可以再精鍊一點」。她說的簡單和少,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設計原點吧。

這個設計原點,讓眾多優秀設計師在做每個項目的時候,都要問自己我能為業主、為這個家庭做什麼?能讓他們的生命多點什麼?「這些東西不只是恢宏的視覺效果,它提現在很多很細小的地方,難以轉化成一個可識別的、一種設計的條件讓人去傳遞,但它會變成我的一個信念,明白應該怎麼去看待這些事情。」

陳文皇藝術策劃作品:LV上海旗艦店

20多歲,大概出社會三年以後,陳文皇決定要做一個設計師。做藝術是很自由的事情,很多時候,做了什麼事情,對自己有交代就行了。別人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欣賞或者不欣賞,喜歡或者不喜歡。但是做設計不一樣,尤其做空間設計,是為別人而作,需要跟一群人一起去做,不是單純地自我實現、甲方或者旁觀者的認可,需要各方平衡。「設計工作的本意是有用而且有價值。」

做設計近十年來,陳文皇笑言每一個創新型的項目,都像是一次創業。大家沒有辦法想像她要做什麼,怎麼做,過程中不斷經歷觀念和工作標準上的清理,還有心態上的不一致。去化解、去說服、去引導客戶和團隊項目中的每一個人,依照最終的目標將事情推動起來。「設計師必須是最清醒的那一個,這其實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設計師在行業里堅持越久,越大的項目,然後還能真的堅持自己的標準,這樣的設計師都很了不起。」

陳文皇藝術策劃作品:廈門威斯汀酒店

筆者也算是在室內設計圈混跡好幾年,大咖小咖見識不少,陳文皇仍然算是80後中出類拔萃的極少數。「如今在圈內你也頗有名氣了。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你會有這樣的意識嗎?」。她說:「每個人最有衝勁的時候,大概就是25到35歲這黃金十年。這十年裡面可以不計一切代價去達到你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不一定是出名,而是說你想趁還做的動的時候,多完成一些自己想要追求的事情。對設計師來講,當然就是好的項目。能夠讓你把自己的設計觸角,或者說擴張、發散。」

於爾·勒納說天才就是最強有力的牛,他們一刻不停地,一天要工作18小時。陳文皇在年輕一代的設計師里屬於超級有衝勁的那一波。一天24小時長期只睡很少的時間,一個月不用休息,還是可以充滿能量地一直工作下去。「你知道大胃王是怎麼練成的嗎?小時候的胃跟我們大家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就有意識的每天吃的時候就比人家多吃一點點,人家吃飽了就停下來,他不行,他要多塞兩口,久而久之之後他的容量就被撐大,被撐大之後他就能裝下這麼多東西。」

陳文皇藝術策劃作品:廈門威斯汀酒店

她說設計師就是作品的上帝,如果上帝對自己的子民、對自己的領地搞不清楚,就要遇到很多不知道怎麼處理的問題,心裡沒底。設計師對材料的了解跟表現形式掌握越多,就可以做越複雜的項目、越複雜、體量越大的設計。「因為你能夠顧到的多面性,跟你的心智的容量是有關的。」心智的大容量需要比常人更多的付出和熱愛。

隨著作品和心智日趨成熟,陳文皇近一年開始接受邀請給一些年輕的設計師上課。筆者在她的課上親眼見她嫻熟地分享世界文化、設計技能方法,擁有令人艷羨的審美能力。學員們最愛聽她分享年輕設計師要面臨的所有迷惘和困難。「因為年齡相近,我算是一個新鮮的『過來人』,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或者經驗可以跟他們交流,讓他們能夠稍微快一點的、順利一點的去渡過這些坎,然後在工作中能夠更進一步。」她不太習慣傳播概念性的東西或者自己的情懷,但這些經驗她再熟悉清楚不過。

————————————

IDA設計師宣言

我是設計人,我奉獻,我快樂!

我們在行動,為設計服務,為設計助力!

也渴望與你一起,為設計行業添磚加瓦!

我們一同,見證行業的變化!

GIF/65K

設計師入會猛戳

GIF/35K

IDA東北區地址:

瀋陽市鐵西區北二路紅星美凱龍國際至尊MALL七樓

IDA亞歐國際設計協會

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A國際設計師聯盟 的精彩文章:

設計師劉斌,HAPPY BIRTHDAY!
張天書——IDA亞歐國際設計協會理事
周鑫——IDA亞歐國際設計協會理事
參觀世界級門窗品牌——墨瑟篇
IDA設計採風之旅——希臘篇

TAG:IDA國際設計師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