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豪解讀: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英豪解讀: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文|馬英豪

好像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的理解「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句話,我來講講,和大家探討。

目前看到的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清朝文康先生所撰《兒女英雄傳》小說中的三十八回:「你道安公子才幾日的新進士,讓他怎的個品學兼優,也不應快到如此,這不真箇是『官場如戲』了麼?豈不聞俗語云:『一命二運三風水。』。果然命運風水一時湊合到一處,便是個披甲出身的,往往也會曾不數年出將入相,何況安公子又是個正途出身,他還多著兩層『四積陰功五讀書『呢!」

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就有「一命二運三風水」的說法。

至於說,後面的「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那都是後人另加上去的。

一命。

什麼是命?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很明顯,孔子這裡說的「命」,不是掐個八字算個命的那個命。孔子又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了五十才知道天命是什麼。如果算算命就可以知道命,那就不必等到五十,一出生,看下八字不就全知道了嗎?所以,孔子這裡講的命、天命,與八字算命的這個命有所不同。

所以,孔子講的命是什麼?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這個「」。就好比,八字算命,告訴你,你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而孔子所知的命,是除了知道這是什麼植物外,還要知道這植物有什麼樣的特性,可以用來做什麼樣的葯,治什麼樣的病。這是二者的不同。

孔子在「命」前面又加了個「天」,天命,天是除了命之外的其他的因素,天時,地利,人和。天命,就是這個材有沒有長成,社會現在需不需要,要不要拿去用。比如乾卦「潛龍勿用」,那就是不該用。到了「飛龍在天」那就可以用了。天時、地利、人和,包括自身的條件和素質都知道了,這叫「知天命」。

佛家講十二因緣,又叫因果,把一個人的命算是徹底講明白了。你這一生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都講清楚了。有如是命,乃是因為有如是因。孔子所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裡所說的知命相似於佛家所講的因果。能把這些都了解清楚了,叫「知命」。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命是註定的,這個是沒有疑問的。

算命,大多隻算出一個人是什麼,及大概的人生軌跡,但是,卻算不出為什麼是這樣,即佛教的因果,也算不出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這是一般算命的局限。

二運。

我們現在習慣把「命運」連起來看,實際上,命是命,運是運。命前面已經講了,運是什麼?運是經營,運作,謀劃。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命就是天註定的部分,運就是靠打拚的部分。所以,我們的命運,一部分在老天爺的手裡,一部分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什麼是運?就好比一塊石頭,作為石頭,這是已經註定了的,這就是命。但是,拿這塊石頭做什麼呢?可以把它雕刻成佛像供人膜拜,也可以把它作為墊糞坑的石頭。又好比某種草,也許就那樣讓它自生自滅了,也許可以拿來當葯救人的命。這就是運,這個決定權在每個人的手裡。

所以,命決定了你是什麼,而運則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所以,有人找我占卜,非要我告訴他一個結果,這讓我很為難。我只能告訴你眼下是怎樣,未來可能會怎樣,但具體怎樣,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三風水。

風水決定命運嗎?怎麼可能,須知,福人不居無福之地,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上面這段話是:「一般講,天然好的風水主大吉,調的風水主次吉。調的風水,只能講好一些,不可能論斷好到什麼程度。大家要明了這個真理。(因調的風水環境中,凶的氣象排除不了,凶的環境與禍根去不掉,還有凶的禍根與餘氣。)」

這是風水授徒的內部資料,不外傳的。我這裡分享一段,我相信師父會理解的。

問:命好的人是不是一輩子做什麼都順風順水成就很大?

英豪:前半生主要由命決定,後半生主要由自己決定。命好的人,最後不好的有很多,命不好的人,最後很好的也有很多。

真正的好風水是找到的,不是調出來的。而找到,前提是,你命里得有,你得有那個福報,風水師則是你的助緣,幫你指出來,如此而已。風水師不可能憑空造出一個好風水來。如果可以,那麼,這個風水師造個福祿禱禧局,自己錢權什麼都有了,他還幹嘛給人看風水?調風水就象是醫生給人治病,能治病,但不能治人的命。想要健康長壽,還得靠自己!

所以,如果有風水師告訴你,他可以幫你發財,幫你怎樣怎樣,我覺得有點玄。至少,在我們這個門派里,師父可不是這麼教的。

那風水到底是什麼?萬法唯心所現,風水是外緣,外相,是心的外在顯現,是心的一種映照。所以,我們平時要照鏡子,照的是我們的臉,而通過風水,可以照見我們的心。風水的主要作用在這裡。我們一看,呀,我風水不錯,那說明,你前面的路子走的是對的,你要堅持;如果一看,唉,我怎麼有這樣的壞風水?那你就該反思,自己是不是缺了什麼德了,趕快把它補起來。而所謂的調風水,根本來說,還是調心。如果風水調了,而心沒變,那麼,調好的風水又會重新變壞的。而風水師如果硬調,他遭受的果報(天懲)將是很嚴重的。

四積陰德。

這裡講「陰德」,為什麼不直接講德?關於這一點,葉曼先生的一段話講得很清楚了:

積德有積陽德與積陰德兩種。所謂陽德,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德行。有些人做善事故意想要讓別人看見,這是「有心為善」,老天對於這種人,有句話叫做「其善不賞」,就是不會給你多少福報。而「積陰德」,就是暗自幫助別人,做應該做的。雖說善有善報,但如果你把做好事當做交易來做,那你是跟命運在做買賣。「我做了這麼多好事,會有多少好報」,要是懷著這個心的話,這個善報很小很小。

陰德,就是看不見,但是符合天理人情的德行。儒家講「慎獨」,什麼意思?就是哪怕別人看不見,不該乾的事情也不能幹。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既便別人看不見,但是,該乾的事情也還是要干。因為,離地三尺有神靈,人在作,天在看!

有一篇文章寫得極好極好,現代人真應該好好讀讀——《文昌帝君陰騭文》。騭,讀 zhì,評定的意思,陰騭,就是暗暗地在評定的意思。還有一篇文章——《太上感應篇》,其文曰:「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兩篇文章真的是極好,但現代人卻不怎麼去讀,有些人把這當作迷信,真是如老子所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有些人不知道怎麼積陰德,那就去讀讀《陰騭文》,或者《太上感應篇》,這兩篇文章都是告訴人們具體如何積陰德的。《陰騭文》是文昌帝君寫的,「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或者去讀讀《俞凈意公遇灶神記》,或者《了凡四訓》,這都是教人切實積陰德以改運的。

五讀書。

我之所以想聊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我發現,現代人對這一點存在有太多的誤解。五讀書,一般人理解成好好上學,多讀些書。這樣理解並不全錯,但不完全正確。這裡的讀書有個前提,是讀好書,而不是多讀書。什麼是好書?象前面提到的,《太上感應篇》,《陰騭文》,《俞凈意公遇灶神記》,《了凡四訓》,《弟子規》,這是好書,象四書五經,這是好書,象《孝經》、《忠經》,這是好書。這都是教人行善,教人明德,教人行道的。多讀這樣的書可以教人改運。而不是其他書讀了幾百本,念書念到博士,對改變人的命運,不見得有用。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其關係如上圖所示。命是,運是,風水是,陰德是,讀書是。命就象種子,是不變的,既定的。而從佛家的觀點來說,我們這個命,是往世造作的。我們未來的命,又是現在造作的。所以,自作自受,「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運是運作,就是經營,謀劃。風水是相,藉助風水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積陰德是造,這和運不一樣,運是手裡就有100元,就看怎麼花了,積陰德是造,是從100元如何賺到100萬。讀書是知。怎麼造到100萬呢?怎麼運作呢?怎麼觀照自己呢?這就要通過讀書來知道。所以,讀書,是明心見性、格物致知、明明德的很重要的方式和途徑。

所以,能不能改變命運?能。怎麼改變?通過上面所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能做到,就真能改。這幾點都很重要,不必厚此而薄彼,也不必非要排個順序,而是都去重視,就象是五根手指,共同協作,就可以發揮手的作用;這幾個方面都做好了,就可以描畫出絢爛的人生了。

懷平常心,走不尋常路。

簡單就是力量,改變贏得未來。

本公眾號只發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豪如是觀 的精彩文章:

你椅子的輪子不靈活
關於自我傷害行為
做人就應該走中正之道

TAG:英豪如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