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批判性思維的誤區

批判性思維的誤區

批判性思維芻議

楊武金

作者簡介:楊武金,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院,北京 100872 楊武金,男,貴州天柱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主要從事邏輯史與批判性思維研究。

人大複印:《邏輯》2017 年 02 期

原發期刊:《河南社會科學》2016 年第 201612 期 第 64-68 頁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質疑/ 分析/ 評價/

摘要:批判性思維首先是一種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刻需要而且可以應用的技術。通過考察批判性思維的含義,釐清批判性思維各個環節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充分展現批判性思維的技巧和方式。我們認為,批判性思維在本質上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既離不開邏輯,同時也需要我們開展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並進行相應的應用。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興起了一場非形式邏輯和批判性思維的運動。這場運動迄今仍在持續,並逐步影響到中國。批判性思維運動的結果是形成了一門甚至多門學科,並且通過逐漸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方式而起著潛在的作用。而它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首先因為它是一種技術,一種人們在日常思維中時刻需要而且可以應用的技術。

一、批判性思維的誤區與正確認識批判性思維

關於什麼是批判性思維,當今尚存在各種各樣的誤解和誤區,只有澄清它們,我們才能更好地從根本上把握好批判性思維。下面,我們以提問的方式來展現它們:

首先,是否什麼樣的思維都是批判性思維?

回答是否定的。並非什麼樣的思維都是批判性思維,比如常規思維。批判性思維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批判性,這種批判性突出地表現為質疑、反思甚至否定。羅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指出:「批判性思維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於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1]

質疑和批判是批判性思維的本質特徵。反思即再思考,尤其強調要從反面來進行思考。批判性思維是關於思考的再思考,而且這種再思考不只根據標準和方法考察自己的思考,還要反思我們進行思考的標準和方法本身。事實上,批判性思維的這種反思和再思考就是一種理性的思維,一種哲學的質疑,一種大的智慧。

其次,批判性思維是否專門用來批判別人?

回答也是否定的。批判性思維不僅應該用來發現別人思考的不足和缺點,更應該用來反思自己思維的缺點和不足。批判性思維並非僅僅用來批判別人,而且恰恰相反,更需要對自己的思考進行質疑,相當於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和反省。從這個角度來說,批判性思維的主要目的在於建構和建設。理查德·保羅(Richard Paul)和琳達·埃爾德(Linda Elder)指出:「簡單地說,批判性思維是自我指導、自我規範、自我檢測和自我更正的思考……它(批判性思維)包含有效的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克服我們天然的自我中心主義和社會中心主義傾向的決心。」[1]批判性思維是要在批判和質疑的基礎上產生出建設性的成果或者成效。批判本身不是目的,不是為批判而批判,批判完全是為了建構和建設。進行自我批判、自我質疑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找到正確的思想和知識。進一步來說,批判性思維的目標是為了吸收不同觀念,尋找一個綜合完善的結論、決策的思考過程。批判性思維在對已有的觀念和論證進行有意識審核的同時,也是推進知識進步、做出合理行動、尋找更好觀念的思考過程。

再次,批判性思維是否可以隨便進行?

回答還是否定的。批判性思維並非可以隨便進行。批判性思維是有依據的,是要根據某種比較可靠的標準來進行的。理查德·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指出:「它(批判性思維)需要嚴格的優秀性標準,並且要認真地掌握對這些標準的運用。」[1]批判性思維是理性的思維,它要求我們的信念和行動都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要有好的理由,尤其是要有一套決定我們行為有效性的可靠規則和方法。

綜上所述,批判性思維應該是人們運用多種思維技巧和方法進行質疑、分析和評價的認知活動。批判性思維首先是一種認知活動,但認知活動未必就是批判性的,只有反思性的思維活動才是批判性思維。反思性的思維就是要在質疑的基礎上進行的認知活動。批判性思維的認知活動過程可以用以圖1加以表示:

圖1

批判性思維認知活動過程

批判性思維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進行質疑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進而細緻地對問題進行分析並最終解決問題的思維或認知活動。批判性思維的特質可以同時在批判性思維的認知活動過程中得到展現。

二、如何在質疑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2]愛因斯坦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在他看來,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問題則需要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需要具有創造性和想像力。事實上,從批判性思維的角度來看,提出問題,提出一個真正的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一方面,提出問題首先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批判就是為了建構,所以提出問題並不是為了提出問題而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時候首先就要想到如何解決它,這樣才能保證所提出的問題具有真實性,所提出來的是真問題,而不太可能是妄問題或偽問題。另一方面,所提出的問題有什麼根據,有些什麼新的事實作為支撐。關於如何在質疑的基礎上提出合理問題,至少可以考慮下面3個方面:

(一)質疑和批判必須建立在理解和認可的基礎上

提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批判和質疑是為了求得知識,為了最終獲得問題的解決。所以,批判不是傲慢,批判完全應該是一種謙虛的態度。只有以謙虛的態度,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有了真正的理解才可能提出真正的問題。同時,也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合理的質疑和批判,才能挑戰別人。

先秦時期墨子擅長批判性思維。墨子曾經「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來發現「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墨子承認孔子思想中有「當而不可易」的客觀真理成分,就像「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這些天經地義的道理一樣,是絕對不能否定的。因此,墨子有時也引述孔子的話,作為自己論證的前提。墨子正是在充分尊重儒家思想學說的基礎上,才使得自己所創立的墨學與儒學一起成為先秦時代的顯學。

批判性思維領域通常稱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為「批判性思維之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於他善於提出大量的真問題。我們知道,蘇格拉底的助產術包括譏諷、助產、歸納和下定義四個階段,其實也就是四種形式。其中的譏諷和助產階段就相當於如何提出問題的階段。可以說,蘇格拉底之所以能夠提出大量的真問題,就是由於他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傳說,德爾斐神諭說:「蘇格拉底是當時希臘最聰明的人,有問題去問他!」雅典的居民對此深信不疑。可是,蘇格拉底聽說後卻陷入困惑:「我真是希臘最聰明的人嗎?我究竟比別人多知道什麼呢?!」突然,他明白了——「我知道自己無知,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聰明的地方。」[3]可以說,如果某個人真正抱有了蘇格拉底的態度,他所提出來的問題不是真問題也難。因為當一個人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就能夠更加尊重他人和前人,更加懂得和理解舊問題的問題所在,新的問題所隱含的創造性和進步性也就不言而喻。

(二)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

開放性的問題通常不設定固定的答案,最多只設定問題答案的方向。與之相反,封閉性的問題則事先都將答案設定死了,只能這樣做答絕不能那樣做答,因此封閉問題也稱為死問題、愚蠢問題。通常來說,假設性提問、選擇性提問常常都能產生出大量的開放性問題。比如,如果奧巴馬不是美國總統,當今世界格局會是怎樣的一種變化?大多數聽到這個問題的人,都會給出自己特有的答案。這個問題同時也會吸引每一個人加以思考,即將每一個人的思維引入一個特有的視角,而且根據各自對問題的不同回答展開討論和爭論,最終可以得出一些可以指導人們行動或行為的方向性策略,這就是提出問題的意義。

《讀者》上曾經有人以實例形式指出過封閉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的區別,其中說道:「中日學校是怎樣考『甲午海戰』的呢?中國的考題是:甲午海戰發生在哪一年?歷史意義是什麼?日本的考題則是:了解甲午海戰後,你認為日中之間還會發生戰爭嗎?誰會贏?你為什麼做這樣的判斷?」[4]中國學校的考題,基本上都是封閉性的,答案差異小,偏重於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及死知識,學生沒有發揮的餘地。日本學校的考題則具有開放性,答案可以是多方面的,而且考查學生的論證能力、歸納創新能力以及關心當下現實生活和社會的能力[5]。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當今世界上的經濟發達國家,它們的大中小學教材已經全面貫徹批判性思維[6],即將邏輯和批判性思維的技術和方法滲透到大中小學的教材之中,成為教育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理性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加以重視。

(三)提出的問題要具有相關性

相關性是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的前提。它包括邏輯的相關性、事實的相關性和理論的相關性等。通常來講,相關性問題就是與當下陳述或境況存在緊密關係的問題。注意相關性,就可以避免提出不具有相關性的問題,即提出與當下陳述離得太遠的問題。

比如,當別人說:「人們不喜歡那樣的音樂。」而我們又想進入其中語言情景之中從而參與討論,那麼我們針對這個陳述應該如何提出問題?通常可能提出的問題有:(1)人們為什麼不喜歡那樣的音樂?(2)是什麼樣的人不喜歡那樣的音樂?(3)什麼叫喜歡?等。但是當下具有相關性的問題則是:人們所不喜歡的那種音樂是什麼樣的音樂?這是當下最具有緊密相關性的問題。只有知道了這個問題,對這種音樂的名稱有了掌握,從而將自我主體納入這種音樂的境況之中,才可能進一步展開討論,而這樣的討論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與成效。

下面我們來看看蘇格拉底是如何提出問題的。

蘇格拉底:「究竟什麼是道德?」

學生:「道德就是不欺騙別人(即凡是欺騙別人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那麼,戰爭中欺騙敵人也不道德了?」

學生:「我錯了。看來,道德就是不欺騙親人或朋友(即欺騙親人或朋友都是不道德的)。」

蘇格拉底:「那麼,兒子生病,父親騙他吃藥也是不道德的了?」

學生:「我又錯了。看來,道德不能以騙或不騙來說明。道德不道德在於是否具有道德的知識。」[7]

在上述蘇格拉底與他學生的對話中,蘇格拉底先後向學生提出了三個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說都具有開放性、相關性和建設性。因此,這樣的問題在提出和解決之間,增進了相互之間對所討論問題的認識。針對蘇格拉底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是道德」學生給出了回答「道德就是不欺騙別人」,而這一對道德的界定,通過逆否推理可以得到一個全稱命題:凡是欺騙別人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全稱命題最容易受到來自反例的駁斥。於是蘇格拉底的第二個問題來了:「那麼,戰爭中欺騙敵人也不道德了?」這時學生試圖通過縮小所涉及的對象的範圍來進行回答:「道德就是不欺騙親人或朋友。」可是這一對道德的界定,同樣可以通過逆否推理得到另外一個全稱命題:欺騙親人或朋友都是不道德的。這個全稱命題同樣存在著反例,最後在蘇格拉底的再次追問下,學生終於認識到,對道德這個概念的界定是不能通過欺騙或不欺騙來進行的。

三、批判性思維的分析過程

問題的最終答案並沒有我們所認為的那麼重要,關鍵在於分析問題的過程。在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考量問題最重要的地方取決於兩點,並且缺一不可:一方面是看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經受得住質疑,得出結論所依據的方法是不是可靠;另一方面是看論據是否可靠,來源是否經受得住質疑。這裡的論據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你是根據什麼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二是你的觀點是否建立在客觀的事實之上。

論證中所涉及的主要成分和推理的類型,可用下列路線圖來進行認識[1]。

圖2中的「結論、預言、決策、判斷」相當於論證中的論題。「數據、事實、觀察報告、假設、隱含前提、定義、觀念」等相當於論證中的前提即論據,包括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邏輯推理、歸納概括、統計推理、解釋、類比、假說、因果推理、系統綜合、分類、模型」等則相當於論證過程中所應用到的各種具體的推理類型和各種不同的推理方法。

圖2

論證結構整體框架路線圖

下面就上述蘇格拉底和他學生的對話來做分析。

分析1:

道德就是不欺騙人。(即凡是欺騙人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

戰爭中欺騙敵人是欺騙人。

所以,戰爭中欺騙敵人就是不道德的。

上述結論顯然和我們的常識相矛盾,因為常識告訴我們,戰爭中欺騙敵人應該是道德的。那麼造成這個結論虛假的原因是什麼呢?顯然整個推理過程沒有問題,因為結論顯然是包含在推理的前提之中的。因此,問題只能出在前提上,而且小前提「戰爭中欺騙敵人是欺騙人」顯然符合事實,因此,問題只能出在大前提上,即「道德就是不欺騙人」的觀點不能成立。

分析2:

道德就是不欺騙自己人。(即凡是欺騙自己人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

兒子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兒子將葯喝下,結果病除,是欺騙自己人。

因此,兒子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兒子將葯喝下,結果病除,也是不道德的。

上述結論顯然同樣與我們的常識相矛盾,因為常識告訴我們,兒子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兒子將葯喝下,結果病除,顯然是道德的。那麼造成結論虛假的原因是什麼呢?顯然整個推理過程沒有問題,因為結論顯然是包含在推理的前提之中的。因此,問題只能出在前提上,而且小前提「兒子生病不肯吃藥,父親騙兒子將葯喝下,結果病除,是欺騙自己人」顯然符合事實,因此,問題只能出在大前提上,即「欺騙自己人是不道德的」的觀點不能成立。

總之,批判性思維應該從分析論證開始,論證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人們在質疑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而分析問題則主要在於把握和分析論證。即進一步追問論證中所用到的推理方法是否正確,論證的前提是否能夠充足地得出其結論,論證的前提是否可靠,論證所用到的事實是否真實、論證中所涉及的理論性判斷是否存在反例、論證中所使用到的核心概念是否有效等問題。

四、評價與超越

評價與超越完全是建立在對論證的全面分析的基礎之上。因此,評價論證有效性總共包括三個方面的標準:一是相關性,即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密切聯繫,具有密切的相關度。這是最基本的方面。二是前提的可靠性即真實性。三是從前提得出結論的充足性,即論證的前提能夠充足地得出結論。如果是演繹推理,其充足性即形式有效性,也就是保真性,當前提為真時結論必然是真的;如果是歸納推理,則其充足性即合理性,即從前提能夠合理地得出結論即可。

關於演繹推理的充足性,我們可以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甲:「書上說,有精神病的人是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的。」

乙:「那你有精神病嗎?」

甲:「別亂說,我怎麼會有精神病呢!」

乙:「哈哈,這不正說明你有精神病嗎?」

上述對話中,乙的推理是不充足的,可以整理如下:

有精神病的人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

你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

所以,你有精神病。

上述推理的前提不能確保結論的真,不具有保真性。該推理要成立,還必須假設「只有有精神病的人才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而這一假設又顯然荒謬。

關於歸納推理的充足性(合理性),我們也可以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北京某報曾以《15%的爸爸替別人養孩子》為題,發布了北京某司法物證鑒定中心的統計數據:在1年時間內北京進行親子鑒定的近600人中,有15%的檢測結果排除了親子關係。

上述論證包含了一個枚舉歸納論證,即用某司法物證鑒定中心的統計數據來歸納結論,而該司法物證鑒定中心的統計數據本身就具有十分的特殊性,根本不能代表全體市民的一般情況。所以,該報刊上的文章顯然是嘩眾取寵,不具有什麼可信性,屬於無效論證,在客觀上造成了混淆視聽、干擾社會的消極影響。

再看看下面一個例子:

一位小夥子,在聽了天橋下盲人演奏的二胡和地鐵口的盲人所唱的歌后,十分讚歎地對同伴說「盲人都很有音樂才能,比如『二泉映月』就是盲人阿炳的代表作。」後來他在飯店門口又遇到了一位拿著笛子的盲人,他對同伴說:「這個人是盲人,所以有音樂才能。」

上述案例中包括下列兩個推理:

(1)天橋下的人是盲人,有音樂才能;

地鐵口的人是盲人,有音樂才能;

阿炳是盲人,有音樂才能。

所以,盲人都有音樂才能。

(2)盲人都有音樂才能;

飯店門口的人是盲人。

所以,這個人有音樂才能。

推理(2)屬於演繹推理,屬於有效推理,具有保真性,但其前提「盲人都有音樂才能」需要獲得進一步證實。推理(1)屬於歸納推理,舉3個正面事例就得出一個全稱結論,這個論證要充足還必須進一步提供3個正面事例在所涉及的相關事物情況中的代表性,否則難以得出。

五、結論

批判性思維離我們每個人都很近,它就在我們周圍。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夠充分考慮到問題的解決,就能提出真正的好的問題。分析問題需要學會掌握和運用各種分析問題的技術和方法,其中最為根本、最為重要的就是邏輯推理和邏輯判斷的方法。魏則西事件曾經極大地影響到全體中國人的視野,該事件被發掘引爆,靠了兩位女性媒體人孔璞和詹涓。搜狐傳媒在採訪這兩位媒體人時,曾經有過這樣的追問:「你們有沒有擔心會有什麼風險?」媒體人詹涓回答說,別的倒不擔心什麼,「我最怕的是邏輯有紕漏,事實不準確,好在應該沒有硬傷」。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思考,包括我們絕大多數的認知活動,都涉及批判性思維的問題,都涉及論證的有效和思維的正確性。其中除了是否經得住事實的考驗,最關鍵的就是是否經得住邏輯的考驗,在邏輯上不存在「紕漏」。邏輯始終是批判性思維的銳利武器。當然,國內批判性思維的研究,除了要更好地加強和改善邏輯的教學和研究之外,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析推理和論證的隱含前提問題、解釋和說明問題、權衡利害的辯證思維方法問題、批判性寫作問題等,並把我們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推廣到我們的思維活動及提高能力的認識和實踐中,這才是我國批判性思維發展的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1]董毓.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認知和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愛因斯坦,英費爾德.物理學的進化[M].郭沂,譯.台北:台灣水牛出版社,1973.

[3]柏拉圖.柏拉圖全集(第1卷)[M].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曲輝.起跑線旁缺席的啟蒙先生[J].讀者,2012,(23):38.

[5]楊武金.邏輯思維能力與素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6]董毓.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認知和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今晚10點又有引力波大新聞!「一個先前從未觀測到的開創性發現」
羅爾斯的差別原則辨析
羅素《哲學問題》完整版
真正的信仰是某種遠為深刻和神秘的東西,它肯定不依賴於一時一地的現實
獄中書簡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