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修史書,流芳千古,為何歐陽修不願署名?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人品也很好。他一生高居廟堂,身為朝中大官,但他卻禮賢下士,謙虛謹慎,從不敢掠人之美,奪人之功。
歐陽修塑像
當時,宋仁宗認為《唐書》淺陋,下詔重修。開始是由宋祁主持該項工作,後來改由歐陽修負責。實際上,歐陽修負責的是書中的《紀》和《志》兩部分,《列傳》部分已經在宋祁的主持下完成了。朝廷為了全書的文字在風格上儘可能做到一致,遂在全書即將殺青的時候,特意下了一道詔書,令歐陽修把《列傳》部分的內容也看一遍,並適當在文字上作一些潤飾。
宋仁宗
歐陽修得到這道詔命時,感到宋祁是一位有聲望的前輩,自己素來十分敬重他。再說文字的風格,本來各人就不一樣,差異是免不了的,況且各人還有不同的見解,豈能按照自己的看法來刪改。歐陽修於是特意上了一道奏疏,談了自己的觀點。結果,他的意見被採納了。
宋祁,有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
後來,在《新唐書》的編修工作結束之後,御史告訴歐陽修,按照歷來的習慣做法,正史向來是由撰寫人中地位最高的一位署名的,此時,因為歐陽修地位最高,宋祁已經退休多時,所以,只能署歐陽修的名字。
歐陽修像
聽到御史這麼一說,歐陽修心裡十分不安。他想,宋祁現在雖然已不在位,但是,他撰寫《列傳》部分的量很多,也花費了許多的精力,自己豈能掩蓋他的心血呢?!他上書皇帝,要求打破常例,他本人只在他主持的《紀》和《志》的部分署名,而《列傳》部分,由宋祁來署名。
宋仁宗為歐陽修的大義和磊落所感動,就批准了他的請求。於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新唐書》上,其《紀》和《志》的部分署的是歐陽修的名,而《列傳》部分,則是署的宋祁的名。宋祁後來得知此事,心裡非常感動。他高興地對別人說:「自古以來,文人之間在名利上大多都不肯讓步的,像歐陽修這樣的襟懷,真可以說是前所未聞。」
明代國子監刻本《新唐書》
歐陽修拒絕署名,充分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這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凸顯的卻是大人格、大境界。其實,豈止古人,今日的文人群中,為了爭署名,爭金錢,有鬧得不可開交,還要訴諸法庭的,其中也不乏名流之輩。他們看看一千年前的古人所為,倘良知尚未完全泯滅,或許會感到汗顏吧。


※古代北京到底是「燕」還是「薊」?都怪乾隆犯下的這個錯誤
※日軍轟炸南開大學後僅存一棟建築,是因為美國人沒敢炸?
※百年前高清照,沒想到李鴻章的小妾們這麼好看,最後一張亮了
※古代奇葩規定,強制結婚,不結婚要重罰
※才女三毛年輕時這麼漂亮,瓊瑤曾花七小時說服她別自殺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