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細讀《資治通鑒》: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寶?

細讀《資治通鑒》: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寶?

接著讀《資治通鑒》,周顯王十四年,即公元前355年,齊國國君齊威王與魏惠王在邊界狩獵。

齊威王、魏惠王會田於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

魏惠王問齊威王:「你們齊國有些什麼珍寶?」齊威王故意說:「沒有」。魏惠王說:「那太糟了,我們國家雖然很小(外交辭令,當時的魏國並不小)可以,還有十二顆直徑一寸以上,光澤奪目,可以照亮12輛車子的珍珠,齊國是一個大國,難道沒有珍寶?」

細讀《資治通鑒》: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寶?

(魏惠王與齊威王論寶)

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慚色。

齊威王說:「我對什麼是國寶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樣。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派他鎮守南城,楚國不敢來犯,泗水流域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賀。我的大臣中還有位盼子,使他守高唐,趙國人怕得不敢向東到黃河邊來打漁。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令他守徐州,燕國人在北門、趙國人在西門望空禮拜求福,相隨來投奔的多達七千餘家。我的大臣中有位種首,讓他防備盜賊,便出現路不拾遺的太平景象。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豈止是十二乘車子呢!」魏惠王聽了面色十分慚愧。

兩位國君的價值觀是有差異的,高下立判,難怪魏惠王的魏國人才流失嚴重,而齊威王手下卻名人輩出。魏惠王在與齊威王比賽珍寶的時候,齊威王的人才在家裡替他治理國家,原本是魏國的人才的商鞅,這個時候正在秦國主持變法,一個被魏國攻擊幾乎滅國的弱小秦國正在暗暗崛起。

魏惠王當然是有機會使魏國國富民強的,他錯過了商鞅之後,在後來的353年,魏惠王又錯過了另一位軍事天才孫臏。

龐涓和孫臏都是鬼谷子的門徒,當然,師兄弟嗎,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孫臏年紀稍長,兩人結為兄弟,龐涓認為自己已經學成,因此先離開老師求取功名,兩人當然也會約定「苟富貴,勿相忘」之類的誓言,於是兩人匆匆分別了。因為師出名門,加上確實有才能,很快成了魏國大將,於是,他向魏惠王推薦孫臏,我們可以想見,這個時候,龐涓是心地純潔的吧。但是不久,就出問題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發現孫臏的才能要遠遠超過自己,這怎麼行,於是,龐涓選擇了設計陷害孫臏,既是陷害,當然證據確鑿,於是孫臏很快被下獄候斬了,龐涓這時候出來以師兄弟的名義為孫臏求情,免了孫臏一死,但卻砍斷了孫臏的雙足,為啥要確斷雙足呢,這是為了防止孫臏逃亡,既不能讓你在魏國有出頭日,又不能讓你到其他國家出頭,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賣友求榮的故事了,我們可以得到的教訓是,世界上最狠的暗箭往往來自最親近的人,因為只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你的軟肋在哪裡。

細讀《資治通鑒》: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寶?

(龐涓對孫臏的陷害)

當然,龐涓不殺孫臏並不是一片好心,而是孫臏掌握著鬼谷子秘不傳人的一套兵法(其實就是孫子兵法,所謂的十三篇),龐涓想要得到它(鬼谷子覺得龐涓心術不正,所以沒有傳給他,對於孫臏,也只是讓孫臏看了三天,並沒有把手本給他)於是龐涓讓孫臏在獄中默寫這部兵法的內容,孫臏起初是願意寫的,因為他認為是龐涓救了他(免了一死),這是救命之恩啊,但是寫了一半時,他發現了被陷害的真相,怎麼辦呢,孫臏無計可施的情況之下,以殘疾之身又假裝瘋狂,燒掉了已經寫出來的兵法,開始啼笑無常,不講儀容,起初龐涓是不相信孫臏會瘋狂的,並沒有放鬆警惕,仍然嚴加看管,直到他發現孫臏有時連豬圈裡的屎尿都能一起吃下肚去,而且渾然不覺,這才放鬆下來,但仍派人隨時監視孫臏的行蹤。

細讀《資治通鑒》: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寶?

(裝瘋的孫臏)

孫臏終於在齊國名士田忌的幫助下逃離了魏國,脫離了龐涓的掌控,這才有了後來的「田忌賽馬」、「圍魏救趙」這些著名的故事,這是後話了。孫龐鬥智的故事在小說《東周列國志》里記載的更詳細一些,《資治通鑒》畢竟是通史,這樣的事情,不可能寫得太具體。但從一個「會獵論寶」這樣的側面寫魏惠王的見識,其實已經提前確認了魏國的衰敗。從魏斯(魏文侯)到魏擊(魏武侯),再到魏塋(魏惠王),魏國的君主,一代不如一代了。

魏惠王是個長壽國君,但他並沒有讓他的國家長壽,因為他認為的國家的珍寶是珠光寶氣的器物,而當時並世爭雄的國君如齊威王,秦孝公(國家太弱,並沒有稱王)等都在著名人才的幫助下,做著富國強兵的事情,戰國史其實是人才爭奪史,得人才得天下。這跟後來的三國時期人才爭奪是一樣的,獲得更多、更優秀人才的國家就強盛起來,至古通理,人才才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團體真正的珍寶。後面的管理者,不管是管理多大的攤子,首在選人,用人。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細讀《資治通鑒》:什麼樣的人能夠做成大事
細讀《資治通鑒》:知恥而後勇的秦孝公與志大才疏的魏惠王
篆刻學習之漢印臨摹:「太醫丞印」與「夷道左尉」的作業輔導
細讀《資治通鑒》:魏惠王撿來的江山,並不是大人物就一定正確
細讀《資治通鑒》:司馬光的「自我打臉」與齊威王的反腐敗手段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