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關於深蹲的深度解析

關於深蹲的深度解析

深蹲作為一個經典的健身動作,主要鍛煉下半身,深受健身愛好者的喜愛,也一直都是健身圈的重要話題之一。今天健君就帶大家再次認識一下深蹲。

01 促進肌肉發展

深蹲是一個複合訓練動作,雖然主要鍛煉下半身,但也可以促進身體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而且深蹲強度大,使身體釋放更多的荷爾蒙,更利於肌肉生長,增強身體力量。

02 燃燒脂肪幫助減肥

增強肌肉力量的同時,會消耗更多的熱量。肌肉含量越大燃脂越多,人體肌肉每增加0.9斤,身體每天會額外多消耗50-70卡路里。

03 助於消化

不僅有助於提高人體體液的循環流動,而且有助於體內廢棄物的清除和營養物質的供給,從而促進人體有規律的排便。

04 練習方便

可以不去健身房,不購買任何健身設備,哪怕是再忙的人都可以擠出時間來做深蹲。

05 改善身體姿勢

可以改善坐、站立、行走等體姿。加強背部肌肉,改善久坐一族的背部疼痛問題。

06 平衡身體激素水平

深蹲可以促進人體激素的分泌(睾丸激素和生長激素)。在訓練中,會促進人體DHEA(脫氫表雄甾酮)的分泌。

* DHEA是一種荷爾蒙。主要功能有:延緩衰老,保持青春活力;增強體能,改善情緒和睡眠,提高記憶力;改善性功能,提高性慾;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提高肌體免疫力;減肥; 輔助治療疾病。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腳趾略微向外

·頭微微抬起,視線略高於水平線

·腰腹收緊,將臀部向後下方坐下

·膝蓋與腳尖保持同一直線

·重心始終放置於腳中心略靠腳跟方向

·臀部低於膝蓋

·在下蹲時雙臂向前上方抬起,保持軀幹伸直

·下蹲到底部時不要放鬆腰腹部

·蹲起時和下蹲軌跡完全相同

·臀腿發力,重心依舊保持,伸直膝蓋與髖部,雙臂放下

根據以上標準的深蹲動作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步驟:

·髖部首先後移

·緊接著雙膝和腳踝彎曲

·重心置於腳跟,腳跟固定在地面

經分析可見,只要重心保持在腳跟,臀部後移,那麼深蹲的姿勢就是準確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從髖部開始移動?

因為不論是先從腳踝還是先從膝部開始移動,都會對膝部造成壓力,尤其是關節軟骨、前交叉韌帶(ACL)和後交叉韌帶(PCL)。深蹲主要應由髖部主導,不從髖部開始會變成膝蓋主導或者股四頭肌主導,使後側臀部的活躍度大打折扣,特別是臀大肌這個主要發力的區域受到的刺激會更小。

很多人人認為深蹲的風險在於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以股四頭肌主導發力的深蹲才是深蹲的風險所在。如果膝部和腳踝的移動早於髖部,膝頭就會超過趾尖,重量會分擔到前腳掌甚至會導致腳跟離地,導致受傷的風險增加。

那麼,膝蓋不過腳尖的說法的說法從何而來?

建議膝蓋不超過腳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膝蓋超過腳尖,會增大膝關節(韌帶、關節軟骨、半月板等)的壓力,造成膝關節受傷

·膝蓋不過腳尖,更容易刺激臀部,不僅能翹臀,還不用擔心粗腿

身體是一個整體,它的結構和功能是非常複雜而又精密的。當限制某個關節時,必然會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補償。如果限制膝部的動作,尤其背扛負重時,其他部位就會參與補償,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弓背以保證重心在足中部上方

·身體後傾

·髖部不得不儘力向後伸出,身體無法蹲至大腿近平行地面或者全蹲位置

深蹲是一類動作的總稱。詳細可分為健身深蹲、力量舉深蹲、舉重後蹲、奧林匹克深蹲等,每種深蹲有不同的標準。

如果你做的是力量舉深蹲、奧蹲這一類,腳尖不超過膝蓋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這些都要求大腿低於水平線,甚至大腿要碰到小腿,腳尖不可能不超過膝蓋完成動作。

但以健身為目的的健身類深蹲,是想讓大肌群更好地被訓練和刺激到,所以動作過程中,為了讓大肌群更好、更多、更安全地發力,大腿可以基本平行於地面或稍高一點。

所以,深蹲時應該關注的首先是將髖部向後移動,這個過程中,即使膝蓋超過腳尖也沒有問題。

事實上,去掉這條生硬的規定後,完全可以在下背部沒有過度後凸的情況下完成全蹲。完整標準的深蹲可以使關節的應力均勻地分布在整個鏈條中,而刻意限制動作範圍則會導致應力集中,增加受傷的風險。

因此,膝蓋到底過不過腳尖,自己的深蹲,要根據自己的身體來調整!記得常練深蹲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女子肩扛近32公斤金毛獵犬深蹲健身
一圖看出丁彥雨航的深蹲有多重,中國運動員里都屬頂級水平
深蹲+俯卧撑——坚持2个动作,30天练出强悍的身躯!
為什麼練胸要排隊,練腿卻 100 個不願?
塑造強壯雙腿:一定要記住的5個建議

TAG:深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