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騰衝「黑魚」的真相

騰衝「黑魚」的真相

打開搜索引擎,只要輸入「騰衝黑魚河」就能找到成千上萬條介紹黑魚的信息。

但是檢索到的信息都是烏鱧月鱧線鱧寬額鱧鱧屬魚,除了顏色是黑色,別的特徵和騰衝當地人口中的「黑魚」截然不同。騰衝黑魚河裡的「黑魚」應另有所指

既然不是眾人平時熟悉的鱧科魚,那麼它到底為何物呢?帶著滿腔的好奇與疑問,我們踏上了前往騰衝黑魚河的旅途。

初識騰衝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有一個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民風淳樸、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小縣——騰衝縣

騰衝縣屬於雲南省保山市,其下設有5個鎮、12個鄉和1個民族鄉,是歷史上「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道和中緬邊境貿易的中心,也是二戰時期中緬印戰場的主戰區。

騰衝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騰衝火山群,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典型的第四紀新生代火山,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火山群之一,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

民謠「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就是形容騰衝是一座建在火山上的城市。

-龍川江黑魚河江段-

黑魚河的由來

黑魚河位於龍川江左岸的黑魚河峽谷內,是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遊客的必到之地。

騰衝的黑魚河其實是一條地下暗河,在火山群的活動及熔岩流作用之下,原本暢通無阻的地下暗河堵塞並暴露出地表

黑魚河就像是巨大的地下噴泉一般,源源不斷地流出清澈見底的河水,並且流量不減百年如一日

令人驚奇的是,黑魚河源頭兩個出水口流出的兩股水各有特色,其一為緩緩地冒出水面形成一潭溫柔的泉水,就像是面帶微笑又含有幾分羞羞答答即將要出嫁的閨女;

其二是歡騰跳躍地湧出洞口,伴隨著「嘩嘩」的響聲往下流,好似一個身懷絕世武功、除暴安良的俠義之士。

兩股同源之水匯合後流入龍川江,在洪水暴發的夏季,從匯合口往下游望去,江水形成了清濁分明的兩部分,別有一番景緻。

黑魚河的水流量巨大,達1,400立方米/秒。相傳在每年的夏秋時節暗河裡都會流出成千上萬的黑色小魚,黑魚河因此而得名。

據當地人介紹,黑魚常年生活在暗河裡面,以暗河中稀少的小蟲子和同類的屍體為食,長的特別細長且渾身黑色

每到夏秋季節,它們從洞口游出後,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和豐富食物的滋養,數天過後便長得又短又粗,憨態可掬,非常可愛。

當地村民以傳統而古老的「支溜筒」和「漁笆」捕魚為食,於是就有了「篝火烤黑魚」這道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

真假「黑魚」

我們到達黑魚河的時候已是傍晚,在遠處就能看到黑魚河景點的一系列宣傳圖,往裡走,各家以燒烤「黑魚」為特色的小店層出不窮,每家都用一張千篇一律的烤「黑魚」圖片招攬生意,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大約一刻鐘後,我們穿過曲徑通幽的羊腸小道,眼前頓時豁然開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股緩緩冒出地面形成的一潭清泉,遠處就是滔滔不絕的龍川江水,側邊隱約傳來另一股清泉澎湃湧出的水聲。

我們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採集到了夢寐以求的「黑魚」,隨後兵分兩路,一些人負責處理來之不易的黑魚;另外一些人便與當地村民嘮起了家常,幾句寒暄後就聊到了黑魚河的來歷,河中「黑魚」的形態、數量、來源以及旅遊開發對其影響等等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記錄。

根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魚類標本庫的相關信息,參照相關魚類分類學著作的記載,我們認為此次採集的黑魚主要是鱸形目和鯉形目的鱧科和鯉科等魚類。

經過仔細鑒定,我們共採集到3種魚,即寬額鱧(音:lǐ)、月鱧騰衝墨頭魚

寬額鱧月鱧同屬鱸形目鱧科鱧屬,它們外部特徵較相似,俗名烏魚、大頭魚或蛇魚,體伸長,頭較長且體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眼較小,吻短,口裂寬大;無須;奇偶鰭條無棘;背部、兩側灰黑色,腹部白色或淺灰色;常棲居於水流較緩的江河及池塘中,為兇猛的肉食性魚,攝食蝦、小魚和水生昆蟲

-寬額鱧-

寬額鱧分布於雲南龍川江、瑞麗江支流及其幹流,雲南各水系也有分布的相關報道;月鱧分布於南盤江水系。

騰衝墨頭魚地方名為棒棒魚或麻魚,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墨頭魚屬,自然分布雲南的僅有1屬,在黑魚河流域僅有1種。騰衝墨頭魚體較延長,前軀圓,背鰭以後側扁,口大,下位,淺弧形,具須2對,且吻須略長於口角須;體側灰黑色,腹部灰白,背鰭、尾鰭、偶鰭背面深灰色接近黑色。

騰衝墨頭魚為小型魚類,常常吸附於水底石頭上,刮食岩石表面附生的藻類和植物碎屑;生活於江河和溪流中,喜棲息於溪流岩洞,4—7月成群集匯於箐溝產卵。

-騰衝墨頭魚-

我們從村民的描述中得知:黑魚河的「黑魚」以前數量很多,但現在很少見到了。大多個體較小,一般不超過15厘米,體呈圓柱形口向下,常見其吸附於底層石頭上,背部及鰭條都是黑色的,每年4—5月份就從暗河裡游出來。

騰衝墨頭魚外部特徵、生活習性及棲息地等與當地村民所講的「黑魚」相似度高達95%以上。1989年,雲南魚類學家褚新洛和陳銀瑞等在《雲南魚類志》中也有相關報道。

綜上所述,黑魚河「黑魚」就是騰衝墨頭魚

資源保護,任重道遠

親眼看見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各種奇異景觀後,我們不禁感慨萬千,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裡綿延起伏的火山群、豐富的地熱資源、全新的地質地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

黑魚河的暗河涌流到地表,不僅水質清澈,黑魚河「黑魚」之謎也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鱧科魚類陰差陽錯的成了當地特色餐桌美味——烤「黑魚」,這也為騰衝地區土著的騰衝墨頭魚起到了積極地保護作用

此次考察,我們也看到不少不文明與破壞野生生物的行為,希望大家向不文明旅遊說不向破壞生態環境說不向捕殺野外動物說不,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圖片由陳小勇攝影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本文節選自《大自然》2015年第3期原創作品

歡迎收藏和分享,請註明文章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自然雜誌 的精彩文章:

翼龍——中生代的空中霸主(二)
珍稀的「海上大熊貓」——澳門黑臉琵鷺的遠慮與近憂

TAG:大自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