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要有付出心態
第一模塊:【聽故事·學管理】
第二模塊:【學案例·悟管理】
案例:
一家公司要開拓新的市場,計劃在隔壁的縣城再開三家店。這是這家企業今年的戰略目標,為了這個戰略目標,從今年年初的時候老闆就開始籌備,內部進行規範化管理、系統化建設、人員培養;外部進行市場考察、店面選址、競爭對手分析等等。
經過大量的準備,今年隔壁縣城的市場三家店面準備同時開業,可謂聲勢巨大。但是在開業前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新的店面需要有成熟的管理者去管理,而這些成熟的管理者當下還必須要從老店面里抽調出來優秀的人過去,這些優秀的老員工家都不在那個縣城,所以這就面臨一個問題,也就是老員工個人的阻力和員工家庭的阻力。
老闆就挨個做思想工作,講公司開拓省外市場的重要性,對公司發展的意義。還對老員工說,如果你能到隔壁的縣城當店長,就意味著你可以獨擋一面,個人能力會得到更大的提升,更有利於職業生涯的發展。等等,老闆苦口婆心的講了很多,最後還是有人過去了。
但是,過去之後,由於是新市場,需要慢慢的開拓,客戶需要慢慢的積累和沉澱,口碑需要進一步的打開。這就需要這支團隊具備一種精神,一種開拓進取的艱苦分動的精神,一種捨我其誰的身先士卒精神,一種不怕犧牲、不怕吃虧的頭狼精神,一種鍥而不捨去啃硬骨頭的精神。在這些精神的引導下,去隔壁縣城開拓市場的團隊終於一個客戶一個客戶的抓,一個客戶一個客戶的服務,後來全面打開了市場。
案例分析:
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在全面打開市場的過程中,是能力重要一些還是態度重要一些?顯而易見,是態度更重要一些,當具備了一種態度的時候,能力自然就會被訓練出來,自然就會找到很多的方法。
所以,我想和大家說的是:開疆拓土的過程,也是選拔和考核幹部的過程,作為一個名管理幹部,你是否具有付出的精神和態度。而且這些幹部必須要明白,崗位越高,付出的越無法具體評估,回報周期越長。
比如:員工是領日薪的,每天下班之後就知道自己的薪水是多少;白領是領月薪的,月底才知道自己本月能拿多少錢;職業經理人是領年薪的,到年底才知道自己能拿多少;再高級的職業經理人還有期權,那個回報周期更長。
所以,當一個人在不知道明確回報的情況下,他還願意這樣付出,說明他真正喜歡這件事,有付出的心態,是一個管理的好苗子,值得培養。反之,如果這個幹部只知道關注自己的工資,只是為錢去工作,那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做的更好。
GIF/1K


TAG:學案例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