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情的皇帝,吃喝嫖樂無所不幹,最後自己的妃嬪被敵人蹂躪
中國歷史上最悲情的皇帝,應該是北宋亡國之君宋徽宗。清初傑出詩人、詩壇盟主王士禎,曾在《池北偶談》中評價過宋仁宗和宋徽宗,他說:「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仁宗這個皇帝,確實沒什麼主見,他處理政務的方法,大都是交給朝臣們在朝堂上商議,大家如何說,他一般都是照準。是不是很窩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窩囊的皇帝,卻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六人:歐陽修、蘇洵、蘇東坡、蘇轍、王安石、曾鞏,全部出現在他手下,其他還包括范仲淹、韓琦、富弼、文彥博、司馬光、狄青、張先、柳永、晏殊、梅堯臣、包拯、尹洙、趙抃、唐介、蔡襄、周敦頤、邵雍、程顥、程頤、張載、畢昇、沈括、蘇頌等等,都是留名千古的人物。
宋徽宗其實也是個牛人皇帝,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書法上甚至是頂尖高手,歷代帝王無人能出其右,確實「諸事皆能」。但是,宋徽宗在理政治國上,卻毫無擔當,宋朝在他手裡被弄得內憂外患,積重難返。金軍兵臨城下,他將帝位傳給兒子,自己謊稱敬香還願,匆匆逃跑。最後,他自己終於沒能逃脫命運的懲罰,被金軍俘虜,送到冰天雪地的北國。後來,史家將宋徽宗被俘一事,溫情地言之為「北狩」,其實俘虜就是俘虜,與北巡或打獵又有什麼關係呢?中國歷史之所以千瘡百孔而不能還原真實,或就是這種「溫情」太多了。
當時,一起被俘北去的,除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之外,還有皇帝家族、後宮妃嬪、大臣和能工巧匠等三千多人。一路上,金人羞辱皇帝、凌辱妃嬪、折磨大臣、處死俘虜的事情很多,被折磨死的難以計數,宋欽宗的皇后朱氏,因為不堪凌辱,後來投水自盡。
整個隊伍到達真定,金軍在歇息時玩擊球遊戲,金軍大將看得起勁,便要求宋徽宗賦詩助興。宋徽宗終於不敢違命,作了一首《賦擊球》,詩曰:「錦球駿馬曉棚分,一點星馳百騎奔。奪得頭籌須正過,無令綽撥入斜門。」宋徽宗自己就最喜歡玩球,童貫當年就是因為會玩球,「踢而優則仕」,被宋徽宗重用為太尉。世事的輪迴很奇怪,宋徽宗因玩球等愛好而玩掉了江山,當年在球場上要求別人作詩助興的他,今天卻淪為給別人玩球賦詩助興的俘虜,其內心應該很不是滋味吧。
《賦擊球》一詩中,宋徽宗並沒有將自己的真實內心表達出來。不過,國破家亡,路途漫漫,自己受盡羞辱,這種內心感受卻又只有詩詞能深刻表達。他一路也確實寫過幾首詩詞,通過這些詩詞,他的內心的亡國之痛,可見一斑。
他曾寫《燕山亭》一詞:「裁剪冰綃,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
此詞為途中見杏花所作。杏花開時嬌艷,因遭風雨而凋殘,與他的境遇何其相似。而今無枝可棲,無家可歸,只在夢裡可歸。然而,問題是他有時連歸去的夢都做不成啊!這種切膚之痛已不能用「泣」去形容了,用王國維的話說是「以血書者」。
但是,從「至尊帝」到「階下囚」,慘痛教訓僅僅幾首詩詞又怎麼能總結到位呢?
宋徽宗自1127年為金人所俘,於1135年逝於漠北五國城,五十四歲。


※你真的認得方天畫戟?連三國都認錯的兵器!
※104年前的今天,與居里夫人有緣的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出生
※太平天國服飾由儉樸到奢華 忠王服飾最精緻
※反對封建帝制反對龍袍的洪秀全稱王后也穿上了龍袍
TAG:黃強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