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荊州散記》(七)

《荊州散記》(七)

秦將白起

余大中

秦國名將白起,是改變楚國命運的關鍵人物,也是改變荊州歷史的關鍵人物;如果沒有白起,楚國的命運和荊州的歷史或許將重新書寫。可能白起與楚國並沒有多少個人恩怨,可能白起只是奉秦王之命履行職責,但他確實是楚國走向滅亡的罪魁,確實是楚都化為殘垣的禍首。作為當代荊州人,沒有必要去痛恨和詛咒一個歷史人物,但卻有必要客觀地了解和認識對楚國命運和荊州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秦國名將白起。

白起是一員「虎將」。白起,出生年月不詳,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為秦國公孫族,《戰國策》中又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人。白起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秦武公同母弟弟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是為秦德公。秦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今陝西鳳翔)附近的平陽(今陝西歧山、噤縣一帶),秦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後,他的後人就以白為氏。白起的父親希望白起長大以後能夠像吳起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就給兒子起名為起。白起十五歲從軍,因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引起秦國權臣穰侯魏冉的注意。魏冉因為擁立秦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在與白起幾次交談後,魏冉發現白起很有指揮才能,便把他調到自己身邊著意培養。白起不負魏冉栽培,連續立下不少戰功。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長,領兵攻打韓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縣西)。次年,白起由左庶長遷左更,出兵攻韓、魏,避實擊虛,各個擊破,全殲韓魏聯軍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斬獲首級24萬,俘大將公孫喜、攻陷5座城池。因功晉陞為國尉。渡過黃河,攻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再升大良造,領兵攻陷魏國,佔據大小城池61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客卿司馬錯聯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趙,佔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司馬遷曾經評論白起:「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白起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將」,是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的傑出軍事家和統帥。唐朝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為表彰祭祀歷代名將而設置武廟,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亦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上元元年(674年),唐肅宗將白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稱為「武廟十哲」,「秦武安君白起」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吳起、樂毅。及至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72位名將中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白起位列其中。毛澤東曾經評論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白起是一員「屠將」。白起被稱之為「人屠」,他一生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小70餘戰,從來沒有敗績,從最低級武官開始,一直到封武安君,達到六國聞白起而膽寒的地步。伊闕之戰殲滅韓魏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開創中國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連同以前攻韓、魏於伊闕斬首24萬,攻楚於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於華陽斬首13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2萬,攻韓於陘城斬首5萬,共100餘萬。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200萬人,白起佔據二分之一。楚襄王六年(前292年),白起攻韓伊闕(又名龍門,在今河南洛陽市)斬殺韓軍24萬。秦昭王給楚王寫信,要與楚國「爭一旦之命」。楚襄王講和,娶秦女為婦。以後多次與秦昭王相會,表示服從於秦國。後來聽說楚襄王暗派使臣往諸侯國進行合縱伐秦活動,秦國決心給楚國更大打擊。楚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兵伐楚,楚軍大敗,割上庸和漢水以北土地給秦國。二十年(前279年),白起攻佔楚鄢(今湖北宜城東南)、西陵(今湖北宜昌縣西北)。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攻佔楚國都郢(今湖北荊州紀南城),焚燒楚王墳墓夷陵(今湖北宜昌縣西南)。楚軍潰敗,退到陳(今河南淮陽),將陳作為都城,仍稱作郢。經過秦國一連串打擊,楚國一蹶不振,直到最後被秦所滅。司馬遷曾經評論:「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何晏曾經評論:「白起之降趙卒,詐而坑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揚雄曾經評論:「秦將白起不仁,奚用為也。長平之戰,四十萬人死,蚩尤之亂,不過於此矣。」

白起是一員「禍將」。長平之戰後,白起準備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破趙國。可是從秦國傳來的卻是退兵命令。原來秦昭王聽從范雎之言,以秦兵暴師日久,應當讓士卒休整為由,允許韓、趙割地求和。范雎本是一個說客,心胸狹窄,長平大勝使他心生嫉妒,怕滅趙之後,白起威重功高,使自己無法擅權,便以巧言斷送了白起宏偉的軍事圖謀。秦國罷兵後,趙國不但不願意獻城,反而展開連齊抗秦活動。秦昭王遂命白起統兵攻趙,白起認為:秦國已經失去有利戰機,不宜再次出兵。四十九年(前258年),秦昭王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鄲,結果攻勢受阻,將卒多有傷亡。秦昭王再次命白起統兵,但白起託病不行。秦昭王親臨白府請求白起出戰,白起卻坦誠勸說秦昭王撤兵。秦昭王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號爵位,貶為士伍,強令他遷出咸陽。白起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咸陽東北處),秦昭王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時為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班固曾經評論:「若秦因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奮其爪牙,禽獵六國,以並天下。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仇,猋起雲合,果共軋之,急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國滅亡於後。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早在楚懷王客死於秦時,楚南公就說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楚人陳勝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天下響應,他建立的政權稱為「張楚」;楚人項羽率江東子弟渡江,成為抗秦主力,他建立的政權稱為「西楚」;楚人劉邦總領群雄,收拾河山,建立漢朝,眾臣之中有不少楚人。白起率軍攻楚,蕩平楚都,滅掉楚國,卻喪身於自己拚死賣命的秦國,而秦國也沒有逃脫滅亡的下場。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段話也值得當代荊州人思考!

余大中 湖北荊州人

logo設計:尚斌奇

插圖: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文苑 的精彩文章:

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
臨摹嶺南 胡慶軍
一名政治教師的幸福
你,就是光芒 阿芝
安享孤獨 張拴牢

TAG:嶺南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