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風物 柿柿如意

風物 柿柿如意

柿葉滿庭紅顆秋,

薰爐沉水度春篝。

柿,也稱柹,南北方都有,種類很多。《本草綱目》載:朱柿長在華山,像紅柿但更圓更小,皮薄可愛,味更甜。椑柿色青,可以生吃。各種柿子都很美味而且益人。有一種小柿,叫做軟棗,俗稱牛奶柿。

李時珍說,柿子樹高葉大,圓而有光澤。農曆四月開小花,果實青綠,八九月才成熟。柿子收藏後有自行變紅的叫做烘柿;晒乾的叫白柿;用火熏干叫烏柿;水泡儲藏的叫醂柿。柿根很牢固,叫做柿盤。

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載,柿有七絕:「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滑,可以臨書」。

柿林

遙燈出樹明如柿,倦漿投波蜜似餳

柿樹是秋天最美的樹,因為柿子殷紅的時候,柿葉就開始被西風吹落了。柿葉落盡以後,掛滿樹枝的柿子就顯露出它們的美麗來了。而且,這裡的柿樹的生殖力又那麼強,在每一株樹上,至少可以數到三百個柿子,倘若真有這股呆勁,願意仔細去數一數的話。於是,你試想,每一株樹上掛著三百盞朱紅的小紗燈,而這樹是綿延四五里不斷的,在秋天的斜陽里,這該是多麼美麗的風景啊!

俞平伯先生有過一聯詩句:

遙燈出樹明如柿。

倦漿投波蜜似餳。

這上句我從前曾覺得有意思,但只是因為他把遙燈比做柿一般的明而已。至於「出樹」這兩個字的意思,卻直到現在才捉摸到。可是一捉摸到之後,就覺得他把燈比之為柿,不如讓我們把柿比之為燈更有些風趣了。(施蟄存,於1941年秋)

烘柿

澀味盡去,味甜如蜜

青綠的柿子收藏後自然變紅熟,像是火烘出來的一樣。澀味盡去,味甜如蜜。味甘、澀,性寒,無毒。紅柿不能同蟹一起吃,否則會使人腹痛泄痢。李時珍說,有一個人吃了蟹之後又吃了很多紅柿,結果整夜大吐,以致吐血,不省人事。一位道士講,只有木香可解。於是用木香磨水灌下,才漸漸蘇醒過來。烘柿可通耳鼻氣,治腸胃不足,解酒毒,壓胃間熱,止口乾。

柿醬

林止留槐綠,霜將釀柿紅

吃不完的柿子,可以做柿子果醬,切好的柿子塊加上白糖,放在大鍋里長時間地熬煮,最後做成果醬,口感出人意料地清甜。

曾經某位北京大廚,也是柿子的愛好者。每年柿子豐收季,他都會囤下大量的柿子,放在自家的冷庫里凍起來,到了來年夏天酷暑難當的時候,就把這些凍柿子拿出來,給每一位來自家餐館的客人作為飯後免費的甜點吃。( 殳俏,原文載於《三聯生活周刊》)

柿餅

山柿紅猶澀,池魚靜亦沉

柿餅,也叫柿脯,又叫柿花、白柿。做法是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放入瓮中,等到生白霜的時候才取出來。

現在人製作手工柿餅先削掉柿子皮,將果肉在太陽底下曬脫水分,然後進烤爐用龍眼木熏烘,再脫一層水分,接著繼續日晒風乾。

有種小型的柿餅則是十幾個一串,用繩子結著可以掛在屋檐下,討人喜歡。客家人燉雞湯,裡面要放十多顆小柿餅和土雞同燉,出來的味道鮮甜無比。

柿霜

客舍黃粱今始熟,鳥殘紅柿昔曾分

柿餅的霜叫做柿霜。柿霜的本質是柿餅晾曬過程中從柿子內部析出的糖分結晶體。味甘、澀,性平,無毒。補虛勞不足,消腹中淤血,澀中厚腸,健脾胃氣。潤心肺,潤聲喉,溫補。經常吃可以祛除面斑。霜:清心肺熱,生津止渴,化痰平喘。

烏柿

憶著煙村舊風景,柿紅時節又鳴砧

火熏干。味甘、性溫,無毒。可殺蟲,治療刀傷和燒傷感染,可長肉止痛。治療狗咬傷。

醂柿

秋陽紅若柿,曉雨翠如絲

醂,即儲藏。用水處理的性冷,用鹽處理的有毒。用灰汁將熟柿洗三四遍,等到柿子上的灰汁干後,再將它放入容器中儲藏,十天後可吃。主澀下焦,健脾胃,消淤血。

柿糕

柿紅蒲萄紫,餚果相扶檠

用糯米和干柿做成粉,蒸來吃。主治小兒秋痢,便血。

柿柿如意

柿葉鋪庭紅顆秋,薰爐瀋水度衣篝

因「柿」諧音「事」,古人便將諸多種喜慶吉祥的內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四世(柿)同堂」、「事事安順」、「事事有餘、「事事清白」等。又或與「如意」之物組合在一起,組成「事事如意」的吉祥圖案,常用於生辰、慶賀、婚禮之器物。

柿子畫

霜前柿葉一林紅,樹里溪流極望空

詩人劉禹錫《詠紅柿子》寫道: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本因遺采掇,翻自保天年。紅柿於眼前,無限情趣生。賞柿,畫柿,食柿,亦是金秋時節一大樂趣。

果實題材從宋代開始就已經產生,例如桃、荔枝等都是常見的題材。不過這一時期的果實類題材還不算是受重視的題材。由宋入元,再歷經明清,果實類的題材得到不斷的發展。特別是到了近現代,各方面都變得世俗化,對這種口腹之慾的表現越來越受到歡迎,如虛谷、趙之謙、吳昌碩等海派藝術家以及于非闇、齊白石等人都畫了許多果實圖。于非闇的《丹柿圖》、齊白石的《事事如意》、《柿酒圖》等都是十分典型的柿畫。

于非闇 丹柿圖 紙本設色101cm×58cm

一幅傳為宋末元初法常(牧溪)的《柿圖》應是最早的柿子圖。畫面中五個柿子一字排開,剩下一個位於中部下方,拉開了層次感。正中間那個柿子顏色最深,體積最大,其餘柿子墨色濃淡不一,最邊上兩個甚至只有線條勾勒的輪廓。不過為了統一整個畫面,作者用濃墨勾出了將所有柿子的柿蒂。從整個構圖上看來,這幅畫的空間感非常強,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作者的心理空間甚至是無垠的宇宙空間。

(傳)法常 柿圖 紙本水墨 35.1cm×29cm日本龍光院藏

在禪宗的宗旨里,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意義,不是只有畫世人公認的重大題材或者梅蘭竹菊這樣的清品才能表現一定的道理。

到了明代,吳門畫派領袖沈周有《荔柿圖》,造型洗鍊樸實,風姿與氣骨並存,具有水墨寫意禪畫的韻味,可以說是開一代新風。

沈周《 荔柿圖 》紙本墨筆 1480年 127.8cm×38.4cm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以前,這種柿子圖一般都是文人的筆墨趣味,能不能吃是個問題,也不會給人食慾。清末民國近現代時期,經過揚州八怪、海派藝術家的發展以及齊白石等人的創造,畫家筆下的柿子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柿子,具有生活氣息,能夠勾人食慾。

齊白石的柿子圖、蔬果畫不同於他之前那些人的風格,裡面涵蓋了一種思鄉情結,並且表現了他的飲食愛好。(節選自三聯節氣《食柿與畫柿》,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邱才楨口述,王亞淋整理)

齊白石 事事如意(扇面)40年代 19cm×53.2cm 朱屺瞻原藏

齊白石 柿子蜻蜓 1948年 32.8cm×32.5cm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收藏

齊白石 世世太平 1952年 66cm×39.5cm 中國展覽交流中心收藏

插花中的青柿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鳥臼與丹楓

柿子是深秋的果實,作品中融入一抹果實元素,就有了秋的韻味。木本還能夠提升作品後面的力量感。

花材:斑太藺、車前草、姜荷花、鳶尾葉、高山羊齒、青柿、小雛菊

花型:盤花

花器:盤

作者:李曙韻

柿壺

子黑石蓮老,柿紅霜葉疏

清宮舊藏宜興窯柿蒂紋扁圓壺(高8.1cm,口徑8.3cm,足徑6.4cm)闊口,圓肩,扁腹,短直流,粗環柄。蓋面突起浮雕柿蒂紋。淺赭色調砂泥,布滿白砂點。砂泥顆粒較粗,但粗而不澀。此壺浮雕柿蒂紋周邊翻卷,有一定的厚度,使光潔素雅的壺體增添了圓雕的神韻。

浮雕柿蒂紋為典型的晚明風格,明墓出土的紫砂壺和宜興窯址出土的殘器中多有柿蒂紋裝飾的壺流或壺蓋。

柿子金

楚楚江楓新結束,柿紅衫子錦纏頭

漢代金幣與柿餅形狀一致,此種金稱為「柿子金」,是交易工具。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及《三聯·節氣》所有

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專註傳統文化

倡導生活美學

下載閱讀IPAD電子雜誌

請移步App Store或安卓商城

搜索「三聯生活節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節氣 的精彩文章:

北宋書風:從凋敝到「尚意」
《寒山僧蹤》,秋天的禪機
月夜梧桐 斜風細雨
酒令文化:爭看弱葉墮煙海
有花有月有樓台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