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洛陽一男子沉迷手工刻制印章,幾十年匠心依舊!

洛陽一男子沉迷手工刻制印章,幾十年匠心依舊!

李普義手握刻刀,專心刻制印章

核心提示

在老城區南大街,有一家不起眼的刻章店,窄小的店面、陳舊的設施,與周圍繁華的街景格格不入。數十年間,刻章早已演變為機械化作業,店主李普義卻仍然堅持手工刻制印章。此前,他的故事被@央視新聞官方微博、人民網、騰訊網等媒體報道,近日,不少人慕名從外地來找他刻章。當熱鬧和喧囂過後,在這方侵染了歲月痕迹的小店裡,他初心不改,匠心依舊。

1 現場

油光發亮的刻章木桌,承載著手工匠人最初的夢想

《洛陽晚報》記者循著一面寫有「刻章」兩字的旗幡,找到了這間「躲」在南大街東側、門頭破舊的刻章店。面積不足5平方米的店鋪里,兩鬢微白的李普義正在精心打磨手中的牛角章,手上滿是刀痕。

他伏案的木桌早已被磨得油光發亮,手中的刻刀緊密纏繞著一圈圈棉線繩,在濕水的磨石和砂紙上反覆研磨後,一塊稜角分明、六面平滑的印章胚呈現出來。接著,李普義將牛角章固定在印床上,取出一本紙張發黃的《篆刻大字典》,根據顧客要求設計印文,經過上印、粗刻、細刻、整理、做舊步驟,一枚印章便刻好了。每到這時,老李會取出一盒硃砂古印泥,蓋上印記,客人滿意了才算完工。

今年54歲的李普義是土生土長的老城人。他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刻章,高中畢業後進了刻字社工作。後因單位改制,他自立門戶開了這間刻章店。一晃20多年過去了,排版、刻印等工序漸漸可以用機器代替,其他刻章店陸續上了新設備,可他的小店卻堅持保留最初的陳設和工具。

2 傳承

三代人傳承手藝,練刀功劃傷手是常事

據書籍記載,我國商朝時期已經出現印章,到了戰國時期全面普及。李家的刻章手藝是祖傳的,從李普義的爺爺輩開始,三代人,一張桌子、一把刻刀,一晃就是80多年。

「受家庭環境熏陶,我從小就跟著我爸練習書法,上初中時開始學習刻章。」老李說,磨章看起來簡單,實則大有講究。力道用得太小,章面不容易磨平滑,力道過大或是磨章的方向不對會導致章面傾斜,磨出的章就不那麼完美了,僅是磨章環節,他就練了3年。

李家制印多使用沖刀法和切刀法相結合,對刀功的要求很高。「練習的過程非常枯燥,劃傷手是常事。」老李說,每當這時,父親就會搬出爺爺的訓誡:「沒有滿手的累累傷痕,你不可能練好刀功。」

在老李的記憶里,老城十字街曾是刻章店的「集中營」,隔上幾米就能看見一兩家刻章店。無論窗外多麼熱鬧,父親李中節和幾個堂兄總是守在一間昏暗的房間里刻刻畫畫,從早忙到晚,四季不停歇。

方寸之間,盡顯篆刻之美

3 堅守

手工印章生意難做,他卻不忍丟掉印章里的文化靈魂

「和以前比,現在的手工印章生意可難做多了。」老李說,牡丹文化節期間,店裡的生意算是不錯,可一天下來也只能賺兩百塊左右;淡季時,經常一天接不到一宗生意,加上房租,一個月下來賺的錢僅夠貼補家用。

「手工刻章需要一個多小時,機器刻章只需要十幾分鐘,越來越多的顧客選擇後者。」老李說,現在,堅持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

「機器刻章既賺錢,又省事兒,你也試著換換唄?」有人笑老李傻,但他有獨到的理解。在他看來,機器刻章雖然便捷,但刻板的電腦排版和單一的線條,少了漢字的靈動和創作的蘊意,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每一枚印章,都有著獨特的靈魂。」老李說,閑暇時,他喜歡把玩、摩挲店裡的印章,彷彿是在和文字進行心靈的交流。他說,一枚印章刻得好不好,線條、章法布局和藝術構思都很重要。這不僅考驗對漢字文化的理解和書法功底,還需要創新意識。「一枚印章就像一個謎面,如何把不同的字完美組合,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每當解開一個謎面,我都能從中獲得無比的充實和快樂。」老李說,為此,他翻閱了大量的古文化書籍,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世界中,愈加沉迷。

4 期盼

技藝傳承後繼乏人,他打開一扇門等有心者來

「女兒小時候,我曾讓她體驗過刻章,堅持不了多久她就直喊『沒勁』。」老李說,如今,28歲的女兒正在攻讀博士後,深知他的不易,懂事的她經常勸他們老兩口去廣州,可是他仍放不下這門手藝。「洛陽淳樸的民風、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著迷,也不斷為印章創作帶來靈感,我哪兒都不去!」。

李普義還有一個心結。「以前,我爸總是念叨著木製印章那段舊時光,那是刻章最輝煌的時期,包裝紙、出版物都離不開它。」老李說,父親刻了一輩子章,累彎了腰也從不敢停下,他常說「我不刻了,干這行的人就更少了」。

10年前,李中節患病後不能繼續刻章了。「晚輩們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無憂,沒人願意接手這出力不掙錢的事兒。」老李說,父親雖然希望家傳手藝後繼有人,卻也不願勉強子孫。

這個問題也困擾著老李。「無人能逃避歲月,等我老眼昏花的時候,誰來做這些?」老李說,這些年,他陸續收了4名徒弟,免費將這門手藝傳授給他們。

「有人多次提醒我申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考慮再三還是算了。」老李說,一枚小小的印章凝結了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並不屬於他一個人,他有義務將這筆財富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陽晚報 的精彩文章:

與男友不和 孟津一女子竟報假警稱自己「殺人」
新郎「缺席」典禮現場,新娘堅持辦「視頻婚禮」
今天洛陽陰天有小到中雨,氣溫17℃到23℃!
洛陽人請看:不靠死記硬背,「詩詞達人」這樣煉成!
免費欣賞!張大千書畫精品展洛陽開展,將持續至10月14日

TAG:洛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