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酒能誤事,亦能成事

酒能誤事,亦能成事

9月15日寫下《以史為鑒沒了錢權名色,你以為你是誰》的時候,之所以標題中特意加上「以史為鑒」四個字,當時就想著做個系列,並初步列了幾個題目。這一篇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想寫寫古代有關酒的有趣故事,特別是那些歷史人物藉助酒來完成的一些豐功偉業,頗有意思。

酒這個東西很奇怪,它似水非水,是糧食的精華但不是糧食,來自於甘泉卻不是甘泉。

皇帝大臣喜歡它,「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黎民百姓也喜歡它,「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文人騷客喜歡它,「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將軍武夫也喜歡它,「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高興時要喝一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蹲空對月。」

鬱悶時更要喝一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相見時要喝一杯,「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送別時也要喝一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說到酒,我們會想到赤裸上身、摔杯壯行的戰場勇士,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梁山好漢;會想到溫酒斬華雄的關二爺,身上一道傷疤喝一杯酒、最終大醉的東吳名將周泰;也會想到醉酒後儀態萬千的楊貴妃,寫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的歐陽修……

古人對酒,似乎就是一個概念:喜歡。

不過喜歡歸喜歡,歷史上因酒誤事、以酒失德的事例,甚至出現倒轉歷史的悲劇,卻不勝枚舉。

戰國時期,楚國太子熊橫在秦國當太子,喝酒誤事,導致秦楚交惡,壞了聯盟大計,楚國由此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同樣是倒霉的楚國,魯成公十六年,楚晉交戰正酣之時,一天晚上,楚王召見主帥子反,不料後者喝得爛醉,連路都不能走,後戰敗自殺。

西漢末年官渡之戰,袁紹命大將淳于瓊把守屯糧重鎮烏巢。結果這位「名將」整日嗜酒,疏於防備,被曹操偷襲成功,烏巢糧草全部被燒,從此,曹操力量日益變強。

同樣是三國時期,關羽死後,張飛兄弟情深,極其悲痛,報仇心切,在進兵期間,天天酗酒,醉了就打人,結果被部將張達、范強所殺,令人惋惜不已。

由此可以看出,酒是個壞東西。《說苑》更是把酒稱作一種毒害:「毒智者莫甚於酒。」

《酒戒》則把酒的壞處說得更狠:「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無毫分之細益,有丘山之巨損。」

元人張養浩專門對歷朝宰相進行了研究,結論是:「且自古居相位者,未聞死於凍餓。而死於財、於酒、於色、於逸樂者無代無之。」

《朱子治家格言》特意交待後人:「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鄒忌也提醒人們:「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這些評價與感慨,把酒的危害講得可謂深刻透徹之極。

那麼,問題來了,酒該不該喝呢?首先,釀酒、醉酒是絕對不應該的。現代人因為身體健康原因而疏遠酒,無可非議。但在古代,離開了酒,歷史似乎會變得暗淡許多、平淡許多。

雖不敢說歷史因酒而精彩,但歷史上確實不乏因酒而精彩的故事。鴻門設宴項羽錯失改寫歷史良機,青梅煮酒曹操試探劉備真心,群英會周瑜裝醉蔣干中計,千叟宴清帝敬酒恩澤群老……哪一個不精彩,哪一個不經典?

說到經典,我只服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宋朝立國之前,如何對待為自己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功臣,是每一位開國皇帝最為頭疼的事情。也正因為很多人功高震主,讓皇帝不放心,這些功臣最後的結局都不太好。

春秋戰國時期的伍員、文種、吳起、商鞅、白起、王翦王賁父子、蒙恬蒙毅兄弟,分別死於吳王夫差、越王勾踐、楚太子、秦惠王、秦始皇、秦二世之手。南北朝時期,幾乎所有的皇帝都十分殘暴,猜忌功臣是皇帝的愛好、日常的習慣。接下來統一天下的隋文帝、隋煬帝父子也繼承了這個傳統,高穎、賀若弼、韓擒虎幾個國家柱石相繼被殺,楊素李淵被逼造反。

再看唐朝,唐貞觀十七年,太宗李世民懷念當初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眾多功臣,命人畫下二十四位功臣像於凌煙閣,表彰他們的功績,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只不過,排在第一位的太宗大舅哥長孫無忌遭誣陷被迫自縊身亡;排在第二位的李孝恭因在玄武門之變中保持中立,終身不得李世民寵信;後面的張亮、侯君集被處斬,長孫順德、唐儉被免官……

劉邦和朱元璋,是史書上皇帝誅殺功臣的代表人物。西漢建立,有賴於漢初三傑,而作為其中唯一的武將韓信更是世不二出,功不可沒,然而他功勞太大了,劉邦太不放心,找個理由就把他殺了,順便解決了彭越、英布,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名言。

朱元璋屠戮功臣到了心靈扭曲變態、毛骨悚然的境地。他把殺功臣提到了作為國策的高度,不管有沒有威脅,橫下一條心,一律殺光,從即位到駕崩,幾十年的時間,陸陸續續殺了一二十萬人。明初功臣,只有六個人沒有被他以謀反的罪名綁赴刑場。而六人中,兩人早死,一人是他乾兒子,一人過得生不如死;另外兩人,文臣之首劉基一生謹慎,朱元璋一直找不到借口,最後暗示胡惟庸把他毒死了;武將之首徐達,克己奉公,恭謙禮讓,最後還是被朱元璋送了一隻燒鵝引發背瘡爆裂而亡。

反觀趙匡胤,有一天散朝後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酒興正酣之時,皇帝突然眉頭緊鎖,幾位將軍忙問咋問事。老趙說,自從當了皇帝後就沒睡過安穩覺,因為總想著皇帝這個位子誰不想坐啊,就是你們不想,你們的手下也許想讓你們坐啊;我替你們著想,不如你們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當個官,快快活活養個老,好不好?第二天,幾位功臣請辭的申請馬上交了上來。趙匡胤照準,臨了每人賞了一大筆錢。

皆大歡喜,雙贏!

不提此後文官出掌兵權的惡果,趙匡胤一朝,君臣倒也相安無事。

時代在發展,風氣在變化。如今政府機關、部隊早已開始禁酒了,普通大眾為了身體喝得越來越少了,這關於酒的精彩故事不知道還會不會再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亳州一中93級高一六 的精彩文章:

TAG:亳州一中93級高一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