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汪靜波:所有的問題都是禮物

汪靜波:所有的問題都是禮物

諾亞遇到了一些挑戰,但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個禮物,讓我們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演講 | 汪靜波(諾亞財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諾亞做了12年,真的是新金融的實踐。

在金融行業創業很難,這是個高度壟斷的行業,要資本、要牌照,我們從來沒敢想過在這個行業創業,是被迫的,當時我帶領的部門因公司結構調整被迫從券商分拆出來,只能從銷售開始做,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行業。

即使風險資產不到1%

我們也如履薄冰

這12年過程中,諾亞累計募集資產4465億,涉及的風險資產不到1%。雖然1%的比例,已經是風險控制得很好了,但是落到客戶個人身上,那就是100%。

所以我們一直如履薄冰。

我們碰到的挑戰有欺詐風險、GP管理能力和意願、還是就是信用違約,2016-2017年,違約率大幅提升。我們堅持資產隔離、杜絕資金池,但是也碰到過信用違約。

做了12年,真的是老司機開車,越開越害怕,只能在犯錯誤中不斷學習,比如最近我們碰到的挑戰,比如以前中國有剛兌紅利,但是現在這個紅利消失了。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也說到,在剛性兌付的文化下,中國只有財政、沒有金融。日本也發生這種情況,比較經典的案例就是住友銀行,為了不失信於客戶,採用借新還舊的方式進行剛性兌付,最後破產了。

中國企業債、私募債也碰到很多風險,未來很多風險還沒有爆發。我認為核心要做債券組合,來分攤風險,單項目的應該會越來越少。諾亞也在往這個方向去轉型,我們怎麼樣能夠找到好的固定收益的產品,來讓風險變得越來越少。

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個禮物,讓我們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所有的真翡翠都有瑕疵,到底什麼是核心問題,如何架構系統減少錯誤的頻次。我們只能通過應對挑戰,來構建新能力,讓公司更成熟,更有實力服務客戶和金融公司。

創新不可忽視

技術會改變這個行業

前段時間全國創業創新周在諾亞所在的園區舉辦,都是機器人、3D技術,各種小坦克,還有人臉識別。有人覺得太簡陋了,體驗不好,所以沒什麼前途。我的看法跟他相反,我感觸特別深,這些創新代表了一個趨勢。

摩爾定律告訴我們,正確的創新在進入的時候都是比較簡陋、粗放的,但是時間長後會形成一個拐點,這個拐點一到,馬上就超越突出了。我們總是高估未來兩年帶來的變化,而低估未來十年的變化。

我們也要思考,是不是也遇到一些挑戰,哪些事情會改變、顛覆,也許可以在大數據上做得更好,能夠精準地定位客戶,比如諾亞一樓有一個機器人,我那天走在他的前面,他說「汪靜波你好」。

如果我們想要差異化定價給客戶,根據投資金額、次數還有你來參加過諾亞投資者教育峰會的次數,這個機器人一看就說,汪靜波,你已經掃過臉20次了,你是忠誠用戶,可以打折。是不是也可以呢?

大浪淘沙,技術可能顛覆我們的,就是通過技術能夠更好做風控,而不是靠人的經驗。數據在你的平台上持續成長以後,你的顆粒度越來越精準,一個是精準營銷,一個是精準風控。

所以現在,我們用資本去投資金融科技的公司,因為我們看到下半場重構的價值。

另外,金融沒有庫存,只要支付就可以了,而中國的在線支付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所以我們感覺到,可能未來美國是金融科技領先的,但是中國是最重要的實踐場景,有很多大的資本都開始在投資金融科技,這也是我們大的產品策略,就是新金融方向。

客戶在哪裡

我們就去哪裡

2017年,我們在國內的網點擴張比較少,但是在全球的布局相對步伐比較快,因為我們也看到了機會,就像UBS二十年前跟他們的客戶一樣的,客戶在加拿大,他們在加拿大,客戶在美國,他們也在美國。客戶在哪裡,他們就去哪裡。

我們也是。布局海外,我覺得有幾個大的市場機會:一個是中國客戶的全球資產配置,很多華人在海外已經有資產了,我們希望在他們家門口為他們服務,比如澳洲、加拿大、美國、香港、台灣。

還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就是已經在海外有資產的客戶,特別是在美國拿到綠卡的很多人,他們想回中國,全球華人配置中國的資產,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也給大家帶來好的收益。

所以諾亞今後的大策略,是一步步在海外有華人的地方布局,當然也是慢慢布局,不是一蹴而就。

*本文根據汪靜波在諾亞財富領軍者系列論壇的演講整理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亞財富 的精彩文章:

餘額寶們 會讓企業融資成本變高嗎?
我們是如何阻止孩子成長的?
不再喜歡奢侈品的中產階級,其實是在固化自己的階層
面對這種情況,需要開除員工嗎?
下半年為什麼配置權益類產品?

TAG:諾亞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