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人駕駛汽車還面臨兩大挑戰:數據收集+安全漏洞

無人駕駛汽車還面臨兩大挑戰:數據收集+安全漏洞

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科技,編譯:金鹿,36氪經授權發布。

據外媒報道,隨著汽車公司繼續與科技公司和叫車服務公司合作以更快更有效地創新,無人駕駛汽車即將成為現實。但在無人駕駛汽車時代,人們對未來的隱私安全產生了疑問。汽車行業巨頭似乎忽視了這樣的事實,即創新和便利將會付出代價。在這種情況下,代價幾乎就是消費者喪失隱私。

雖然汽車公司、叫車服務公司以及科技巨頭已經解決了許多安全問題,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非營利消費監督組織提出的隱私問題。在像世界經濟論壇這樣的國際會議上,來自不同組織的集體思想已經開始觸及到無人駕駛汽車和其他變革技術可能產生的影響。一個關鍵信息是,即使是最好的企業創新也伴隨著危險。

大量數據收集

為了讓無人駕駛汽車高效地運行,並為乘客提供一種令人愉悅、沒有任何煩惱的體驗,它們必須獲得大量數據,並允許訪問精密感測器。要想無人駕駛汽車順利上路,它就需要了解有關環境和消費者的所有信息。個性化的無人駕駛汽車越多,未來創新帶來的便利性越大,就需要越多的個人數據融入到它們的服務中去。

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使用這些個性化數據。要想使用無人駕駛汽車的各項功能,需要特別關注個人敏感信息,包括實時精確的地理定位數據。當手機連接到無人駕駛汽車的計算機系統時,它還囊括了駕駛員的通信內容。

最近,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舉行了一個研討會,討論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消費者隱私和安全問題。在這個有行業代表、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學者以及政府監管機構代表參加的會議上,還討論了政府機構應該扮演什麼角色的問題。

此外,許多議員和其他團體也表達了大量無人駕駛汽車數據將被如何使用的擔憂,特別是這些數據最終被用於商業或營銷目的,或落入壞人之手的時候。在國會聽證會上,馬薩諸塞州參議員埃德·馬爾基(Ed Markey)提問道,汽車製造商是否能夠實現消費者隱私保護的最低標準。通用汽車、谷歌以及叫車服務公司Lyft的代表均未表態。但谷歌首席法律顧問表示,現在就給出「最糟糕假設」或就所有數據將被如何使用下結論可能為時尚早。

目前,大多數製造商都在關注無人駕駛汽車的運營。身處無人駕駛技術前沿的公司,多年來始終在進行合作,並致力於打造能夠安全高效地運送乘客的消費產品。討論主要集中在該技術的社會公益潛力上,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等。

然而,有些科技公司強調稱,在這個發展階段關注隱私問題同樣重要。致力於開發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以色列公司Mobileye創始人阿姆農·沙書亞(Amnon Shashua)認為,像谷歌和Uber這樣的公司需要在推動無人駕駛技術進步的情況下,也將隱私問題考慮在內。

有些未來學家預測,無人駕駛技術將帶來真正的文化轉變。此外,市場調研公司Lux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無人駕駛汽車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驚人的870億美元。


相關的安全問題

政府在塑造無人駕駛汽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忽視的。密歇根州參議員加里·彼得斯(Gary Peters)堅持稱,為了讓這個行業騰飛,私營企業不應該受到太多限制或政府標準束縛。在他看來,監管機構應該採取不干涉的立場,以便讓這項技術能夠快速取得進展。

不過,這位密歇根州參議員對汽車網路安全的行業友好立場,與參議員愛德華·馬爾基(Edward Markey)和參議員理查德·布魯門托(Richard Blumenthal)提出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馬爾基希望通過立法保護無人駕駛汽車免受黑客攻擊,並保護被聯網汽車收集的司機數據。

目前的行業重點是將最先進的技術整合到無人駕駛汽車中,以確保乘客安全抵達目的地。但要防範汽車網路攻擊,就像避免事故那樣,對於安全來說同樣至關重要。

幸運的是,政府監管機構和許多汽車公司高層已經對無人駕駛汽車帶來的隱私問題進行了評估,並正在尋求解決方案。公共信息運動和專欄文章正在提醒公眾,變革技術(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蘊藏著風險。隨著技術的進步,政府機構和創新者將如何共同保護消費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中國乳製品巨頭甩掉醜聞包袱大舉併購,股價或許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阿里雲多款產品降價;貨拉拉完成1億美元融資;風控領域出獨角獸
豐厚資本發布最新投資戰略,要專註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投文體和消費
Windows手機已死,戒網戒手機只為大腦不被挾持
全球前20遊戲公司收入近400億美元,騰訊、網易、完美世界憑什麼入圍?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