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走路健身反而傷害健康?老年人要當心,走錯了最容易患關節炎

每天走路健身反而傷害健康?老年人要當心,走錯了最容易患關節炎

李阿姨自從用上了微信,學習的熱情異常高漲,一點兒都不輸給年輕人。曬旅遊、曬美食、曬自拍,這不又開始關注了微信運動,每天和微信好友們比賽看誰的步數多!

每天以兩萬多步遙遙領先的李阿姨,最近一段時間微信步數一落千丈。原來李阿姨患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家修養呢!

什麼是骨性關節炎?由於一些原因機體負重的關節出現疼痛、畸形、活動受限,嚴重者還會造成關節的廢用。如髖、膝、踝、足、脊柱都會發生骨性關節炎,其中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關節,承載著較大負重、較多靈活運動,所以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發病率最高。

造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原因有哪些?

一、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構成膝關節「零件」會發生老化,造成膝關節穩定性下降,功能下降,從而出現疼痛、畸形、活動受限等現象。有研究表明大概40歲的成年人就開始有負重關節發生骨性關節炎的改變。

二、肥胖:在行走、跑步時,身體給膝關節帶來的壓力就會增加,體重超重或肥胖對膝關節的壓力還會更大,久而久之對膝關節造成過度磨損,加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三、過度運動:適當的、合理的運動會強身健體,但是過度運動卻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尤其是對膝關節的損傷很嚴重。如長時間的持續行走、跑步,頻繁攀爬運動等都是對膝關節的折磨。尤其是很多老年朋友不結合自身情況,由於過度運動,本該是強身健體的好事卻對關節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傷。前面說的李阿姨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

四、外傷:這裡所說的外傷和前面說的三種情況對膝關節的損傷是有區別的。外傷指的是由於運動中強烈的衝撞,車禍,高空墜落等對膝關節造成的嚴重傷害,如骨折、半月板撕裂、韌帶的撕裂等,都為之後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埋下了伏筆。

五、其他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對膝關節造成的損傷。

怎樣善待我們的膝關節?

一、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過度負荷。

二、適量、適度科學運動。雖然並沒有研究明確表明每天跑多久或者走多少步會引發膝關節損傷,但是「量力而行」非常重要,尤其對於老年人。另外游泳、騎行相對其他運動來講,對於膝關節的損傷要小很多。那運動頻率呢?要因人為宜,如沒有不適合運動的疾病,每次半小時,每周五次就是不錯的選擇,切忌和別人攀比。

三、保暖。氣溫低下時,身體肌肉粘滯性大,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僵硬,會引發膝關節不適或加重疼痛的癥狀。所以保暖對於保護膝關節是十分必要的。

四、增加肌肉力量。大腿肌肉力量的強大對於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非常重要。有兩個簡便易行的小方法幫助我們維持大腿肌肉力量。

1、靠牆蹲: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背靠牆,身體下蹲,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每天重複3~6次為最好。靠牆蹲訓練時最好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角度進行。

2、仰卧或坐立時,勾腳尖,在下肢伸直的情況下抬腿,當抬起時您可以用手感受一下大腿的肌肉(股四頭肌)緊張起來,很堅硬。

五、科學治療。不輕信小道消息,旁門左道。當您感到膝關節不適時,請到正規醫院的骨科進行就診。

六、合理飲食。在食物多樣化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瘦肉、雞蛋、牛奶、大豆製品等,因為優質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重要原材料。

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善待我們的膝關節

作者介紹:劉曉楠、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十年臨床工作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