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敗你的並非「985」,而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打敗你的並非「985」,而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打敗你的並非「985」,而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晨霧 / 轉帖

打敗你的並非「985」,而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前段時間,我遇到一個畢業一年的學生,她在國內一家知名的房地產企業工作,聊起當初面試的經歷,頗有感慨。參加面試的人當中有很多是「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的學生,他們在校期間都有很多實踐、創業的經歷。該畢業生憑藉實力,最終被選中。她雖不是出自名校,但同樣也有創業的經歷,在面試環節中的表現也不差。如今一年過去了,好多當初一起入職的在業績考核中都被淘汰、辭退了,她做得還不錯,公司還送她去總部接受培訓。

之所以講這個例子,想要說明,不是所有的大企業都會將普通院校的學生拒之門外,假若給你一個機會,你還要有才華和能力撐得起。一家大企業的前人事經理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稱,接收簡歷時會將「985」和非「985」院校學生的簡歷分開,非「985」院校學生簡歷的命運等於進了「垃圾桶」,這在網路上又挑起了名校和非名校之爭。

必須承認,學歷歧視在部分企業是客觀存在的。但一名成熟的、有經驗的負責招聘的人員應該能從簡歷中看出一名畢業生是否大致適合崗位,而不是主觀上、人為地將求職者簡單分類,目的只為減少麻煩,否則,這隻能說明自己不夠專業。

電視節目中還有一名「簡歷帝」,他參加了150多場招聘會,每場投簡歷100份,結果大多石沉大海。儘管「海投」簡歷是不少畢業生的普遍做法,但我還是要說,求職目標不明確,對自己了解不充分,對崗位標準不清楚,糊裡糊塗地投簡歷,這也是造成自己收不到企業回復的重要原因。「海投」簡歷從概率上講,肯定會有運氣的成分。但從人事經理的角度來講,他們要找的是適合崗位的人,對於那些亂投簡歷,和崗位標準不匹配者,很可能直接就過濾掉了。

你到底適合幹什麼,想幹什麼,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在哪裡,能否和企業招聘標準相匹配,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這都是需要提前準備、做好功課的。僅僅複印一份通用的簡歷,投給上百家企業,應對不同的崗位,這樣的「萬能簡歷」的確省時省力,但這也意味著毫無特色,什麼都能幹,「萬金油」背後的真正意義是缺乏核心技能。作為經驗豐富的招聘人員,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樣的簡歷和崗位之間的相關性有多大。當然,「投其所好」也並非是要為簡歷「注水」,而是要真實地突出自己的能力。

我認為,沒必要只關注歧視與否,以上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值得反思的。英雄不問出處,其前提是要有過硬的技能或本領。非名校的學生要和名校的學生同台競技,就必須要拿出超過別人的「看家本領」。在大學生就業難的環境下,高的平台總會人才濟濟,求職者要有實實在在的能力與崗位相匹配。單純地爭論名校與非名校之間的差距是毫無意義的,更應該關注個人的競爭力。對於個人來說,有時候打敗自己的並非完全是名校的牌子,更可能是因為自己缺乏真正的專業技能,或根本不具備核心競爭力。

面對一些企業招聘中名校「偏好」的現實,個人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執迷不悟,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弔死」,企業不在大小,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優勢,各有利弊,關鍵在於崗位和個人是否合適,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和能力。機會總是偏愛有準備的人,在小的企業中不斷提升自己,也是在積累華麗轉身的經驗。不妨對企業崗位標準多一些認識,對自身能力多一些發現,對求職技巧多一些了解,知己知彼,合理定位,別讓自己的視野蒙蔽了自己,真正提升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才是最現實、可取的。

(作者胡波 系大學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7年10月13日 08 版)

信息來源:2017-10-13 《中國青年報》

http://zqb.cyol.com/html/2017-10/13/nw.D110000zgqnb_20171013_3-08.ht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