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怎麼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中醫入門途徑?

怎麼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中醫入門途徑?

中醫的入門途徑大概就有十多餘種,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合適自己的,這樣才會讓自己在以後的學習生活當中更有利於去深入了解,深入體會。最重要的還是學醫的路途充滿艱辛,一定要有耐心、恆心、決心,無論過了多少年,你都要抱著學習探索的態度來自學中醫,在學校老師那裡學的只是皮毛(無論你的中醫學歷有多高),只有在實際生活中活生生的應用中醫,才能真正理解認同中醫,也才會把中醫應用到極致,以致把中醫發揚光大。

路徑一:《內徑》入手

這一條學習途徑是推薦給那些特別聰明,基礎非常牢靠,屬於心性比較沉靜的人們的,或者還可以從道家或者佛家的經典入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內徑》入手或者道家佛家其經典入手的人,首先就是要聰明,悟性高,這一部分的人能夠沉靜下來,他們對經典中的很多東西他們可以做到自悟,只需要後期老師的點撥調教,他就明白了。

或許有些朋友就會說那什麼樣的人是聰明的人?檢驗你是否聰明是不是符合走這條路的標誌就是:隨便拿一部典籍,你很感興趣,通讀一遍之後,會發現一切都是非常流暢,甚至遇到某一句話的時候會有非常大的感觸,使得自己去深入了解,而且這種深入感是自然而然的,那麼這就是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就是需要極大的耐心,有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正說明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心理學上,耐心屬於意志品質的一個方面,即耐力。它與意志品質的其他方面,如主動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關係。

路徑二:《傷寒論》入手

這一條道路是現代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們所選擇的道路,很直接的講,《傷寒論》這條道路適合如今很多心態的人,比如說浮躁、急功近利、想學成之後立馬使用等等,所以他最終都會選擇這條道路。傷寒其實分為兩大學派,一個傷寒氣化學派,所有的古代醫家大都歸於這一類里。現代以胡希恕先生、日本湯本求真為代表的搞方證相對的,如果你學了之後就想用,或者必須用,還有就是你自認不急功近利但急著用,還有就是自認悟性比較低的人,你可以走這條道路。

途徑三:臟腑標本虛實寒熱用藥

第三條經典途徑,其實在道門中很多人走的就是這條經典途徑,當然在主流中醫當中不太聽說,這就是臟腑標本虛實寒熱用藥。當你入門的時候,師父會要你背一些東西,這就是最基本的臟腑的標本的癥狀,它的虛實寒熱的表象,然後對上該要用什麼什麼葯,然後當你把這個基礎背牢了以後,OK了。你具備了這個基礎,你就完全可以開方子了,就那麼簡單。所以這條道路在道門裡面是大方脈傳授的主流途徑。

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說是在騙人,說別人都要學這麼久,你們才會看病,然後憑什麼道門裡面有些人一個星期學了之後出來就可以看病,甚至有的人學三天就可以看病,說這是吹牛。這不是吹牛,當你把臟腑標本虛實寒熱用藥式背了之後,這個就跟對方證一樣的道理,而且是一模一樣的途徑。

當你把這個框框背住了,你就把東西往那個框框裡面放就可以了。就好像板上釘釘子,你把釘子拿來了,把它訂靶上就OK了。這就是道門特色的方證相對,所以它學起來是速成版。哪怕你是一個從來沒有學過醫的人,你只要具備一定的記憶力和一定的可以實踐的條件,你學了就馬上可以用,絕不是誇張。

途徑四:從中藥入手

可以說很多人都是這麼學成的,就是從中藥入手學中醫。包括名老中醫和民間的一些高手,當年只是藥鋪里打雜的學徒,時間久了把藥性搞得很熟,把藥味背得很熟的,就開始有葯無方的給人看病,最後發展到有葯有方。這是很多民間學習中醫的一條途徑,照樣也可以學出可以看好病的醫生,但是如今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藥鋪呆,而且過去的話,你還可以採藥啊,對四氣五味體會得更清楚一些,現在很多醫生他自己從來沒有看過他自己開的葯是什麼樣子。

途徑五:師承學習

這條途徑是一直以來被很多人很認可的途徑。中醫通過師承學中醫是非常好的,是中醫入門的很好的途徑——安全、可靠、高效。

條件首先是你本人具有辨別能力,中醫老師和上師可不一樣,上師你蠻信他,不會有任何壞處,可是中醫老師你要是蠻信了他,如果他是一個騙子的話,問題就嚴重了,因為他一個是騙錢,再一個他要騙別的東西。那麼所以在這點上,最好是能具備一些辨別力,這個辨別力不是說你一定要對中醫有辨別力,你需要有對人的道德品質的辨別力,一個好的老師他首先要是一個正常的有道德的人,如果他是一個連正常的有道德的人都做不夠的話,他有什麼資格去做老師,所以這點要先有個辨別力。如果你觀察了一個老師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那你就走師承的路安全高效可靠。

這條路子是歷年曆代走出了多少傑出的中醫。再有一個的話,你要有這個緣分,很多人說遇到一個好的老師主要是靠運氣,不是靠運氣,如果你想建立一個緣分的話,如果你真誠的是這麼想,在日常生活中你真誠地去實踐,你就會遇到一個好的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