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度決定視野!高度還決定排便難易!

高度決定視野!高度還決定排便難易!

十六世紀末,抽水馬桶問世。

但直到十九世紀,坐便器才為大眾所使用。

大部分的西方世界樂於使用坐便器,而發展中國家更喜歡蹲便式。 那麼蹲便器和馬桶這兩種入廁工具哪種更好呢?

看似簡單的排便,過程卻如此複雜

大便通過或排便過程是複雜的。首先,充滿大便的直腸收縮,這會使肛管平滑肌放鬆。恥骨直腸肌環,通常使直腸向前,建立一個角度(稱為直腸肛管角)。在通便期間,恥骨直腸肌鬆弛,直腸肛管角將擴大。蹲便式使肛管直腸角擴大更多,以使糞便更容易通過肛管。

證據表明,蹲便更容易清空腸道

以色列研究人員比較過蹲式和坐式在之間的差異:志願者們坐在不同高度(42cm和32cm)的坐便器,以及蹲在一個塑料容器上進行排便。他們記錄了每一種姿勢連續6次排便的數據:蹲式時,糞便通過的平均時間為51秒,使用較低和較高坐便器時,平均時間分別為114和130秒。受試者發現蹲著比坐著時排便容易。

日本的一項研究調查了6名志願者,他們的直腸內充滿造影劑,被要求以蹲式和坐式將液體排出。他們進行現場X線攝影。研究人員發現,肛門直腸的角度在蹲位時有更大的擴大。而蹲位時參與者也有較少的腹部緊張。

蹲便式的優點,坐便式的缺點,有時被誇大

蹲便器的優點:

據科學研究,下蹲姿勢比坐著的姿勢更有利於排便,讓排便更順暢,有利於減少痔瘡的發生率。

使用蹲便器時,我們不直接與它接觸,可以減少被感染的幾率,更加安全衛生。蹲便多應用在公共場合以及大部分家庭中,其保持衛生狀況的性能卓越而且是人們心中最容易接受的衛生間器具。

蹲便器的不宜人群: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肥胖、高血壓、孕婦等特殊人群來說,下蹲如廁很困難。下蹲後突然起來會頭暈眼花,可能會發生意外事故。

馬桶的優點:

使用馬桶如廁比較省力,腿的承重能力不大,重量都轉移到了馬桶上,所以對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智能馬桶有沖洗功能,對長痔瘡的人來說,可減少紙巾擦拭的疼痛感,出水的按摩功能,能夠緩解便秘,尤其適合老人。

馬桶的人體舒適性能很好,能夠放鬆我們的雙腿,但是其有不利的地方就是男性小便時容易造成表面污染。同時,對排便不暢的人可能增加排便難度。

蹲便器和馬桶各有優勢,具體怎麼選擇,要看個人習慣和喜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家裡同時使用蹲便器和馬桶,滿足家庭成員的不同需求。

馬桶盛行的今天,關鍵是找好高度和角度

正常的坐便器應該是有3~5厘米在地面以下的,這是設計時就定下來的,但是我們現在裝璜房屋時,坐便器往往是最後安裝,地平已經鋪好了,工人也就簡單的把坐便器放上,坐便器的底面甚至會高出地面1~2厘米,它太高了!如果是進口座便器,那麼設計高度對於中國人有可能更高了一些。

這個高度很重要,如果坐在過高的坐便器上,和我們平時坐在板凳上沒什麼兩樣,膝蓋甚至比大腿還低,根本構不成腿部對腹部的擠壓,這種姿勢會減少了我們排便時的腹壓,坐在這樣的坐便器上,排便時就需要額外的摒氣,用力,很多氣虛的人,往往會因此造成排便困難,或是因費力過度而出現排便後的暈眩,在伴有高血壓、腦梗的情況時,因為過度摒氣、用力,甚至會導致意外的發生。

現在有很多家長讓小朋友坐在成人坐便器上,小傢伙懸著兩條腿,後背也沒有任何支撐,會使得上勁嗎?

結果,家長還會抱怨小孩。如果換成嬰兒專用的小坐便器,或是我們把小朋友抱在身上,不僅抬高了他的雙腿,而且讓他的後腰靠在我們身上,有所憑藉,這樣形成有效的腹壓,就會好上很多。

同樣,老人使用的康復坐便器(類似輪椅一樣的,兩邊有扶手)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如果是排便偏軟或稀溏的人,是沒困難的,但如果是偏干或經常便秘的人,排便難度就會被放大數倍。

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非常簡單:抬高您的雙腿,讓他們達到一定的高度,對腹部可以形成有效的腹壓,就可以幫助排便。通用高度的坐便器,只要腳下墊個小板凳,上半身微微向前傾,找好角度和高度——成了! 就這麼簡單。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委、專家顧問

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營養分會常委

深圳市醫師協會營養分會副會長

中南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

深圳市中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曾瑤池祝您健康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醫師曾瑤池 的精彩文章:

消斑總動員——應對黃褐斑要得法
「太陽蛋」美味,但不推薦
幾招解決口氣尷尬
舊事新說——含鈣尿路結石者的飲食建議
爛水果能否將就著吃

TAG:營養醫師曾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