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節過後蕁麻疹患者扎堆主要誘因出乎意料

雙節過後蕁麻疹患者扎堆主要誘因出乎意料

近日,記者從大連市皮膚病醫院了解到,雙節期間門診就診量並無明顯下降,節後患者量明顯增加。患者除帶狀皰疹、蟲咬皮炎、濕疹、激素性皮炎、痤瘡外,蕁麻疹也成為雙節期間及節後就診率較高的皮膚病之一。病因五花八門,有過敏引起的,而有的竟然是因為吃撐著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大連市皮膚病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李喬做了詳細解答。引發節後蕁麻疹的頭號原因居然是吃撐著了

李女士平時工作雖然繁忙但相對規律,飲食較為清淡。假期外地同學到大連遊玩,免不了各種聚會與飯局,感覺胃一直是超負荷運轉,一個假期就在這樣不停地吃中度過了,就在假期的最後兩天,她發現身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風疹團,尤其是晚上整個後背都是,癢得難以入睡,可白天就漸漸消失了,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癥狀,於是她便來到大連市皮膚病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蕁麻疹,原因是某些食物、藥物、各種動物毒素以及物理、機械刺激直接誘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李喬介紹,每當年節過後,蕁麻疹都會出現多發情況。主要是因為過節期間,人們正常的生活規律被打破了,喜歡暴飲暴食,吃得量多,種類也多,特別是大魚大肉,這些食物的異種蛋白吸收入血引發蕁麻疹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這麼多食物同時進入胃裡,上一波還沒消化完,下一波就來了,胃部負擔變得很重,胃裡的食物不能做到完全消化,有一部分大分子物質,特別是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肽類物質就會通過胃腸道黏膜進入人體血液中,誘發急性蕁麻疹。而節日期間,人們喜歡喝酒,而且無節制,酒精對於胃腸道的刺激非常大,這也大大增加了異種蛋白入血的機會。同時,節日期間熬夜、勞累使機體的免疫力下降,也會大大增加患病的概率。這類患者的癥狀通常表現為一過性,一般都是以前從未或至少3-5年內未患過蕁麻疹,沒有明確的過敏史,也不是過敏體質,經過專業過敏原檢測也可能檢測不出明確的過敏原。蕁麻疹的發生與食物、藥物、精神等多種因素相關

在大家的認知里,蕁麻疹一般都是皮膚過敏引起的,怎麼一下子變成吃多了,明明是皮膚的事兒,怎麼還跟胃扯上關係了呢?李喬介紹,蕁麻疹的主要表現就是皮膚瘙癢,皮膚表面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數小時內風團會變為紅斑並逐漸消失,不留痕迹,但這樣的循環會反覆出現,很是折磨人。從專業角度解釋,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該病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可能與食物、藥物、感染、物理因素、動植物因素、精神因素及內臟和系統性疾病等許多因素有關。

我們常說的過敏是蕁麻疹的一種發病機制,叫做超敏反應,也就是機體對於變應原(各種外界、內在因素)產生了IgE抗體,這種抗體在體內與細胞相互結合,並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最終使皮膚、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發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過敏反應。而蕁麻疹的發病機制還包括另一種,叫做非超敏反應性,這一類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吃撐著了。專業性解讀是某些食物、藥物、各種動物毒素以及物理、機械刺激可直接誘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發生。通俗理解就是,身體並沒有發生過敏反應但卻出現了蕁麻疹。蕁麻疹不能掉以輕心 要及時就醫

因為常見,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把蕁麻疹當回事兒,這是誤區。李喬介紹,一般情況下,蕁麻疹不會危及生命,但少數人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或者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等癥狀,因此,需要引起重視。病情較輕者,可以口服抗組胺類藥物,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現病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患病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腥發的食物。

同時,專家建議,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堅持,過節可以適當放鬆,但不能毫無節制,不能我們放假,生活方式也跟著我們放假。注意飲食營養合理搭配,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堅持運動,增強機體抵禦能力。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沈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蕁麻疹 的精彩文章:

蕁麻疹吃什麼葯有效,了解病因是關鍵
小兒急性蕁麻疹 請勿盲目用藥
蕁麻疹當然要治,中醫師的配料,趕走瘙癢不再來!
老家的一種草根,是蕁麻疹的「天敵」,輕鬆告別瘙癢!
李洋師兄:看中醫如何治療蕁麻疹,趕緊收藏分享!

TAG:蕁麻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