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兆傑:國學之玄學

陳兆傑:國學之玄學

前言:提到玄學,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提到竹林七賢,基本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

玄學是從道家思想演化而來。玄學更強調自我的完善。玄學讓人們更多的遵從自己的內心---「 而不會讓自己選擇越多越迷失」。

陳兆傑教授用淺顯的語言為大家闡明了玄學的根本,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讓我們一起來隨著陳教授的講授了解下「玄學」。

玄學:視自我超越為最終歸宿

1

魏晉玄學主要是以竹林七賢,以阮籍、嵇康這些人為代表,是一種對於整個中國道家的重新解讀。

他們更強調自我的完善,對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維都進行了純粹哲學的思考,他們企圖通過這種思考達到對於整個社會災難和政治黑暗的一種超越。

2

有一個例子很經典。

阮籍好喝酒,喝醉了之後駕一輛車到野外去,遇到一個三岔路口,就坐在那裡大哭一場。

別人問他為什麼哭,他說人生多歧路,往往會走錯

我們的人生有太多的選擇,但誰又能夠知道如何來選擇呢?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選擇呢?

我們的選擇往往基於名利貪婪

可如果你讀了玄學之後,你會發現如果能夠更多地依靠內心來選擇的話,你的選擇就算不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富貴,但是至少你能夠欣然以對,而不會讓自己選擇越多越迷失,得到越多越迷惑,享受越多得越迷茫。

嵇康是一個大哲學家,一次當朝權貴鍾會去拜訪嵇康,嵇康在家只是打鐵,沒有理會他。

這個鐘會很高明,一看這樣就走了,於是嵇康就問了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結果鍾會也回答得很高明:「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鍾會是一個小人,後來進讒言陷害嵇康。

三千太學士集體為嵇康求情,但終不能免。

嵇康在被處死那一天,神氣不變,取來一把琴,從容彈了一曲《廣陵散》

中國古代有很多人不畏權貴,始終忠於自己的內心,看淡生死,視自我超越為最終歸宿。

我覺得嵇康便是這一群體的代表。

3

《世說新語》是一本志人的文學隨筆,但是,它的裡面卻包含了中國士大夫的內心嚮往和哲學追求。

所以,這也是我向諸位推薦的一本非常重要的哲學書。

陳兆傑

格局商學聯合創始人,副院長,城市文化與經濟研究學者,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總裁班客座教授,國家行政學院特聘教授,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客座教授。

陳兆傑教授自幼負笈求學,博覽群書,熟讀易經、道德經、論語、莊子、孟子、孫子、韓非子、鬼谷子等先秦諸子百家乃至宋明理學等中國國學經典,充分領略了國學之精髓,並成功將其融入並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和培訓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正商道 的精彩文章:

陳兆傑:中國國學之經史子集
乾貨:柳傳志的創業格局與商業理想

TAG:天正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