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風物終歸載一城》

《風物終歸載一城》

劉立宏老師是我在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的授業恩師,既是我的碩士生導師,也是我本科時的授課老師,當他指定我為他的這本新畫冊寫一篇序言的時候,我有些惶恐,也感到榮幸。

我離開了美院系統,在綜合性大學任教,至今已有十四年了。這個轉變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異化」過程。十四年來,我幾乎離開了美院裡面熟悉的話語詮釋體系,這是一個由怪誕的符號學、強辯而不得真義的解構主義,以及形形色色左派哲學分子的不知所云組成的話語體系。我現在所研究的社交攝影—是由社會網路分析、視覺演化理論、心智進化理論以及第四波女性主義等知識譜系所構成的。

由於「異化」,我不太想沿著所謂的「觀看之道」來讀取劉立宏的作品。因為一個藝術家的觀看之道,跟他積極地參與「被觀看」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藝術家要積極入各種圈子、罈子,要有跟策展體系、美術館體系等社交的能力,要參與到可被闡釋的觀念裡面……而拍攝者是個大齡宅男,敏感羞澀,還曾經被輕度抑鬱症所折磨。我研究的是社交網路攝影,而他卻是一個在前社交網路時代拍攝照片的人。

劉立宏本科畢業於魯美染織系。選擇紡織品產業領域的男性,大多具有敏感、細膩的心性。人在東北,精神不朝北,和粗獷的東北大老爺們的氣質有較大差異。劉立宏顏值高、非直男、聲線柔,善於用碎的直覺不經意地觀察他的周遭。

多年後看劉立宏的作品,我覺得比較適合用個體的模型來考量他的作品,幾乎完全可以抽離掉他的社交維度。如果考慮到一些國外藝術家(的畫冊)對他的影響,那也是拍攝者自己的個體路徑「挑選」出這些藝術家,例如攝影家菲利普—洛卡·迪柯西亞,和他的那本著名的畫冊《生命故事書》。就像一個孩子自己跑到糖果店挑選出自己的心頭所愛,而不是被時尚的餐飲和朋友的推薦左右著,安排每個季度的進食。

作為一個宅男,劉立宏的作品大多具有一種「私密性」的攝影趣味,但他這種「私」,並非一種小的趣味,不是自私的「私」,而是儘可能地發揮細碎直覺的觀察力,就像在一個來歷不明的意識上升時候的記錄,或者是沒有任何意圖和要素齊備下的巡街抓拍。沒有任何謀局社會意義的野心,也沒有決定性瞬間的建構,就是在行走觀察的間隙、意識萌動的時候,覺得有意思的時候,本能地按下快門,事後挑選出最順眼的單張。

我個人覺得,劉立宏的攝影趣味,是他對時間觀念、空間感知和心理維度的疊加。一個宅男的敏感,不是來自人的接觸和壓力,而是自己陷入一個時空狀態下的順從或抗拒,是獨處時心智模塊的處理方式。從作者對自己作品系列的命名就透露出這一點:《冬至》的時間性,《工業城市花園》的空間歸納,以及《游移》的心理自覺。

風物的時間呈現

游移-8.25.6 銀鹽紙基相紙 2005

劉立宏在早期主要進行女性人體的拍攝。那是1990年代前後的事,劉老師找了一些體態臃腫、上了年紀的女模特拍攝,並且使用多次曝光或者後期錯位拼貼,探索呈現的可能性。他的《灰格子》攝於1997年,那時候我才大二,正在探索各種攝影技術。我喜歡這件作品中慢門拍攝運動體的虛化修辭,以及在暗房裡面煞費苦心沖曬出的各種度數的灰。

我當時疑惑的是,劉立宏老師為何拍攝體態臃腫走形的中年女性呢?如今,我也人到中年,女人對時間的敏感,往往是來自身體的變化,骨骼的鬆動、肌肉的鬆弛和別人不願停留的目光。我相信,劉立宏對時間的理解,也是一種「宅」的私下觀察,不是拿著鏡頭拍攝那些高歌猛進的物質堆砌,而是讓灰色女人體,讓女孩成為母親的身體,讓女孩奉獻給時間的身體,成為時間本身的記憶。

冬至-6.36.7 藝術微噴 2009

後來的作品《冬至》,幾乎都是在黑夜裡拍攝的。東北瀋陽是一個蕭條的城市,蕭條城市的蕭瑟時刻,可以想像,劉老師拿著瑪米亞7II中畫幅相機在夜晚獨行,等著城市在夜色下的褪去,等著一些新的意識撞進來的概率,等著所熟悉的風土風物敞露著另一種形態的秘密。

城市的空間感知

我相信劉立宏對這個城市有很強的感悟。東北是中國最新一輪經濟泡沫化的受害者,原本是共和國的長子,現在則成了全國GDP的拖累。宛如一個時空的倒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東北所具有的資源稟賦、國家重視、體制力量,現在都成了「資源的詛咒」和體制僵化的區域。

工業城市花園-4.5.2 藝術微噴 2008

劉立宏的《工業城市花園》,柯達彩色負片的暖黃色調,勾畫出瀋陽這座處於經濟衰退中的重工業城市的疏離景觀。有一張照片看起來很怪異,用陶瓷的盤盤碗碗拼接成的一條龍,像一個巨大的前衛雕塑矗立在空曠的荒野上,這個看起來像巨大昆蟲的雕塑,有觸角,有爪子,駭然張開大口似乎準備吞噬什麼。瓷器組合得非常之密集,給昆蟲造型增加了視覺聚焦。

消失的土地-8.31.4

《消失的土地》拍攝的是即將被「改造」為城市人文景觀的,在城市邊緣暫存的鄉村土地風景,拍攝者採取統一的水平線式構圖的橫幅畫面,強調這是尚未雕琢抑或破壞,比較純粹的自然景觀。大片的莊稼地貫穿於整體作品之中,使用美茲大功率閃光燈正面打光,照度可達到數米距離之遠。天地自身的淺色調,正面光的剔除陰影,鄉村常有的煙、霧,這也是另一件作者傳達空間感知的作品。

個人的心理維度

我不想拔高劉立宏的社會意識,但我強調過,一個好的藝術家,不能夠完全用文科體系的語言來描述,他可以是很「宅」的、很「私密」的,但這種藏在個人意識下的是社會呈現,會更具體更有力量,也能透露出更多樣的信息,它不妨礙也不降格這種有力的「公民影像參與」。它將一個城市的風物氣韻,用更具體的也更細碎的人格力量展示出來。我一直覺得,「宅」不意味著「窄」,而是另外一種「載」。

劉立宏坦言自己曾是一個病人,一個抑鬱症患者。他開玩笑說,以後誰得了抑鬱症可以來我這裡,包治。他也講述了抑鬱症期間的一些痛楚和不堪。貝克行為認知(Beck』s cognitive triad)是經典的抑鬱症理論。抑鬱來自認知三角的負面,對自己的負面思考、對城市/社會的負面思考和對未來的負面思考。立即打斷負面思考,迎來一些活躍直覺的蘇醒,則是行為認知治療的關鍵。

游移-8.25.14 銀鹽紙基相紙 2005

我也開玩笑地說,也許攝影是他的一種行為療法,用一種走動巡街的方式、用在黑暗裡按快門的方式、用等待意識撞進來落網的方式,做了一場真正的治療。所以有了《游移》,這有關追尋過程中強烈心理投射的作品。

游移-8.3.4 銀鹽紙基相紙 2005

《游移》這件作品,典型的快照風格,非常放鬆的畫面,又十分耐看,整體的疏離中又有五味雜陳,寂寞無奈。這些作品看了許多遍之後,我發現有一張照片始終打動著我,堅忍倔強地存在著。這張照片拍攝的是逆光下有著心形圖案的半透明的一簇氣球,心形在黑白照片中呈黑色,佔據了每個氣球的大半位置,猶如一張張沒有被照亮的人臉。每一次我總想從這一張張心形臉上觀察到什麼,他的眉目,她的表情,它們的訴說,但仔細端詳之後什麼也發現不了。是的,這是一張能夠主動邀請觀者端詳它的照片,似乎具有魔性,讓你認定,一定能從這些臉上找到點什麼,也不會為失望而失望。

松-12.11.6

溪山圖-1

2013年之後,劉立宏開始更為純粹直接的攝影探索,他的近作《松》取材於瀋陽福陵和昭陵院子里的三百多年樹齡的老松樹。他使用8×10(英寸)大畫幅相機拍攝松樹的局部枝丫姿態。《溪山圖》則是拍攝位於遼寧本溪市的關門山地帶,在冬天的雪後拍攝,畫面里,山上的樹林落去葉子而呈現半透明的感覺,暴露出山脊原態,積雪覆蓋則增強了山的輪廓,有些許宋人山水的蒼勁寂寥之感。(圖7)這兩個系列近作皆使用黑白膠片,具有大畫幅的精密細緻的層次,及黑白銀鹽基調所具有的顆粒和質感。這些照片從心理層面呈現出作者對時間和空間的思索與感悟。

有表情的視覺屬性

應該可以這麼說,時間觀念、空間感知和心理維度是這本畫冊—《劉立宏:風物一城》的核心意義。儘管在綜合性大學文科學院任教,我本質上不是一個社科老師,而是一個視覺工作者。我一直認為視覺屬性才能反映藝術家最重要的心理維度。

和國內外常見的無表情外觀(Deadpan)的景觀攝影不同,劉立宏的作品,散發著溫情和眷戀。首先是色調方面,無表情美學注重標準的色溫呈現,如有偏色的話一般會偏冷色調,而劉立宏的彩色攝影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暖色調傾向。再者是光線的方向、質感不同,無表情趣味的作品一般是在陰天散射光下拍攝,摒棄光影修辭,營造一種「客觀」的感覺。而劉立宏作品則很多選擇光質柔和的側光(包括前側光及側逆光),《冬至》與《消失的土地》則是開創性地使用大功率手持閃光燈,人造光與自然光混合照明的方式,光影呈現的多個可能給照片帶來情緒與情感的浸入。

最後,劉立宏對所拍攝景觀的態度、立場,及選擇的景物不同,無表情作品大多是故作冷靜的,具有不同程度的批判意識,攝影者將拍攝對象當作他者來看待。而劉立宏的時間觀念是私人化的,他的空間感知是生活化的,他作品的視覺屬性是有表情的。風物是他的風物,城市是他的城市,風物終歸載一城!

2017年,深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攝影 的精彩文章:

「技術和文化上都是遞進關係」——訪談劉立宏(下)
vivo X20全面屏手機亮相北京國際攝影周,被贊逆光拍照手機標杆
一席談——《麗麗和花花》
「所有的東西都是從視覺出發」——訪談劉立宏(上)

TAG:數碼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