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農藥、化肥,就會有人餓死?
《未來的收成》法語版封面
2007年大饑荒在全球造成騷亂後,聯合國食品權特派調查員奧利維耶·德·舒特確認「農業必須從根本模式上進行改變」。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為解決缺糧祕方的「綠色革命」,並未能成功達成任務,反而成為全球暖化,土壤、水和生物多樣性枯竭,環境大量惡化的元兇之一,迫使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外移,轉進城市,甚至淪落貧民窟。
那麼,究竟「怎麼樣才能養活全世界呢?」《未來的收成》團隊在非洲、亞洲、南北美、和歐洲四大洲展開調查,從墨西哥到日本,沿途經過馬拉威、肯亞、塞內加爾、美國和歐洲的德國,以許多專家學者和各地農民在片中的見證為基礎,觀察到採用工業農業和開放農產品自由貿易造成的惡果。
《未來的收成》還帶領我們去體驗世界各地的有機農業,無論就農學或經濟學的角度,這些農作方式的效率都非常高,尊重生態,講求環保,而且可以永續經營,絕對是未來農業的方向。
不靠農藥、化肥和轉基因技術,農業能不能發展?
《未來的收成》可以說是「農業的3G革命」影片版。過去農業科技最顯著的成就是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與基因革命(Gene revolution)。這些農業科技仰賴化學肥料與農藥,表面上提升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不過若把隱藏的社會與環境損失算進去,實際上是划不來的。
片中指出,美國施行慣行農業,早在30年前每一年就得付出100億的外部成本;歐洲若全面禁用致癌農藥,每年就可以減少26000個癌症的發生,省下260億歐元。慣行農法配合農業全球化,講求WTO那套自由經濟、市場經濟,更是讓第三世界國家小農無法繼續耕作而流離失所。片中描述了最典型的故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如何打垮墨西哥玉米產業。
生態有機農法全球皆可用,農民的地位有待提高
此外,影片傳達出有機農法不僅適用於第三世界貧窮國家,有錢國家採用生態有機農法也有好處。
在本片中貫穿這些生態有機農法的是聯合國系統農業新觀念的報導,特別是人權委員會糧食權利特別報告員Olivier De Schutter教授不停地穿梭各國,替農民的食物權、國家的食物主權、小農以及生態農業現身說法。
聯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多個機構邀集全球400名專家,研究提出《農業知識與科技促進發展之國際評估》,建議各國將農業知識與科技的發展重點放在農業生態科學,認為這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同時維持和提高生產力。引述片中一句動人的話:農民的地位有如醫生,應該把農民置於高層而非底層。
不用農藥、化肥,可以生產足夠糧食?
在長達96分鐘的影像里,該片解答了有關未來農業的種種問題:實現糧食自給、解決就業問題、維護生態平衡等等,不用農藥化肥也可以生產足夠糧食。然而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覺醒的人還太少。
觀影鏈接:
(請複製粘貼至瀏覽器或在「土豆網」搜索「未來收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cRy5wdGhAw
來源:3O有機農業


※你整天吃的這些菜,連秦始皇都沒吃過!
※老人天天撿水果餵豬,1年長到900斤,嚇壞吃瓜群眾
※全國開展農藥安全大檢查,為期3個月
TAG:鋤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