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清照夫婦鍾情金石古籍收藏:不惜「脫衣市易」

李清照夫婦鍾情金石古籍收藏:不惜「脫衣市易」

核心提示:二人共同抄寫,常至深夜而欲罷不能。特別是遇到古人書畫和夏、商、周三代古器,必出重金以購買,甚至「不惜脫衣市易」。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婦女能接受教育並施展才智的可謂微乎其微,而涉足藏書領域有所成就者更是鳳毛麟角,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歸來堂藏書卻獨樹一幟,為後世人欽佩和稱頌。

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員外郎。其母王氏系大家閨秀,擅長詩文。清照自幼聰敏過人,又有良好的受教條件,故少年時已有詩名。18歲與趙明誠結為夫婦後,兩人便成為金石、圖書收藏和研究事業上志同道合的戰友。

婚後的前兩年,經濟不獨立,常節衣縮食、典當首飾用來買些碑帖和書籍。每當發現誰家有亡詩逸史或稀見之書,就借回家來,二人共同抄寫,常至深夜而欲罷不能。特別是遇到古人書畫和夏、商、周三代古器,必出重金以購買,甚至「不惜脫衣市易」。

一次,有人出示了一幅五代南唐著名畫家徐熙的《牡丹圖》,索價20萬錢。趙李夫婦得畫心切,又一時拿不出錢來,費盡口舌讓賣主先把畫留趙家一晚,答應第二天一定給錢。夫婦二人對著《牡丹圖》欣賞了大半夜,卻無論如何也湊不出20萬錢來。萬般無奈,只得於第二天又把畫還給了人家。為此,夫婦二人難過至極,「相向惋悵者數日」。

大觀元年(1107),由於黨系之爭,趙明誠之父失位落俗,明誠亦受牽連丟職,搬回故鄉青州去住,這一住就是12年。10多年裡,兩人專事金石古籍收藏。每得一部古書,就共同修補、校勘、研讀;每得碑詞、書畫、鼎器,便徹夜展示、研考。所收圖書都務必裝潢精緻完美,所得金石古器均分類擺設。

前後經歷20多年的刻苦搜尋購求,李清照夫婦收藏了大批金石古器、碑刻銘文和圖書,光是古器上的銘文拓片及碑帖就有2000卷之多。為了便於珍藏,在居處建造了「歸來堂」書房,名取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意在離官歸田兼瑰寶攏聚。在歸來堂里,夫婦二人共同研究、品賞、整理,興趣盎然。李清照博聞強記,所讀詩文,所知事典,多能說出其載於某書、某卷,乃至某頁某行之中。

每到飯後,泡好了茶,夫婦相對而坐於書房,由趙明誠出題目,看清照能否說准題中典故或詞句出於何書某處,說對了,清照先飲茶;錯了,明誠先喝。李清照經常因得勝而高興得手舞足蹈,大笑起來,以致茶水潑濺一身。雖然政治受挫,但金石古籍收藏卻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從宣和二年(1120)開始,趙明誠萊州任官五六年,將歸來堂2000卷金石刻詞整理成帙,帶到住所。建炎元年(1127)初,防金人南侵,又遷金石古籍15車。李清照沒有隨夫遠行,留守看護歸來堂餘下的十幾屋子金石古籍,過著「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的節儉生活,為的是再多購求些金石古器和書畫珍籍。

是年末,金兵攻入青州城,十幾屋子的金石古籍除亡佚戰火之中外,「猶有書二萬卷,又金石刻二千卷」(由此可推知歸來堂藏書在北宋承平時代當不下三四萬)。倖存的這些金石典籍,不久又在洪州戰火中毀失若干。恰此時,趙明誠又不幸病故,更是雪上加霜。動蕩的時勢逼迫李清照不得不四處投親靠友,展轉避難,沒有多少年工夫,李趙歸來堂的這些國寶也全部散失了。

趙明誠四十五六歲的時候,仿歐陽修《集古錄》體例編撰成《金石錄》一書,共30卷502篇。這是一部規模空前的金石學著作,對上起夏、商、周,下迄隋、唐、五代的金石研究及歷史考訂極具學術價值。

李清照作《金石錄後序》(本文所引皆出於此)詳細記敘了夫婦二人共同收藏、欣賞、校勘圖書、書畫及金石之經過,又記載了受靖康之禍、流離顛沛、亡命南渡其圖書與金石拓片散失之情景。這篇序,使歸來堂成了千古留香的文明典範,也使李清照夫婦二人讀書生活成了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裝置等領域;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平沙落雁》 古琴演奏: 郭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傾一生心力藏珍帖——大師梁啟超的碑帖收藏
日本博物館裡的中國佛像
乾隆臨摹的大胖鳥
除了《千里江山圖》,這些名家也只留下一幅作品
憶梅庵 敦煌莫高窟第85窟《惡友品》「善友太子本生」壁畫摹本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