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關於攝影中常見的名詞解析和基礎知識

關於攝影中常見的名詞解析和基礎知識

隨著相機普及,越來越多人把「攝影」作為自己的一大愛好,如何拍好照片也成了越來越多人關心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關於攝影中常見的名詞解析和基礎知識,適合剛入門的愛好者一讀,老鳥可選擇無視。

基礎知識

1、正確的姿勢握持相機.能有效的避免相機地抖動。避免單手握持.雙手握持時,一手握持相機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鏡頭的變焦或對焦環.兩手不要在一條直線上.而應形成一個夾角,相對更穩定。

2、多使用光學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三角形的支撐是最穩定的.多使用光學或EVF 取景器取景.盡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因為光學或EVF 取景器取景,人的眉骨可以很緊密地貼在取景窗上.配合雙手形成三角形穩定支撐。

3、學會調整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由於心跳和呼吸.人其實在任何時候都是晃動的.但我們可以在拍攝時先深吸一口氣,使自己穩定下來,然後吐氣.再平穩地吸氣。按動快門瞬間要屏息,將抖動降低到最小。

4、記得半按快門。不要看到景物就直接按下快門。相機快門的行程分成兩步.即半按快門相機開始自動對焦和測光.再向下全部壓下時快門才會啟動。否則無法正確測光或對焦,圖像虛且曝光不準。

5、手持時,有防抖盡量開防抖。上三腳架時,關閉防抖,避免防抖系統干擾。

6、不要背攝影包或手裡提東西拍照。若長時間曝光,將身上的裝備全部放下,額外的負重會導致身體失去平衡。容易導致身體疲勞和抖動。

7、善用三腳架 、獨腳架。「三腳架看出攝影師的態度」。剛開始接觸相機的人,最大的困擾就是無法保持拿相機的手穩定不晃動。雖然很多相機都有防抖功能,但也應付不了較大的晃動。尤其在夜間拍攝時,晃動更容易造成對焦不準和照片模糊。

8、善用RAW格式!存儲卡夠大,風景,就用RAW格式.這樣可以保留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細節,白平衡、色調也更容易糾正,為後期處理提供最大的空間。

常見的名詞解析

光圈

鏡頭內,口徑可變的圓形通光孔,這個結構我們把它稱為光圈。組成光圈的葉片就稱為「光圈葉片」。(理論上葉片數越多,焦外越自然,越圓)。光圈在機身上通常以f—來表示,比如F5.6,F8,F16 。我們把它稱為光圈值,簡稱光圈。數字越大,光圈越小。光圈大小,決定單位時間通光量的多少。f值的數字越小,通光量越多。(下圖)

快門

快門就是相機里控制曝光時間的裝置。其實快門是一個簡稱,全稱叫快門速度。所謂快門速度,就是在按下快門,反光鏡翻起,快門葉片打開使感光元件感光,到快門葉片關上,感光元件停止感光, 其中這一段時間間隔叫做快門速度,簡稱快門。 快門有機械快門,電子快門,以及電子機械聯合快門等很多種類。

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指的是感光元件的感光本領。感光度在膠片時代是恆定的,一個膠捲只有一個感光度,因為一個膠捲從工廠里生產出來,膠片上的銀鹽數量已經決定了,是不可變的。數碼時代,CCD/CMOS是感光元件,感受光後產生的電流大小可以通過放大器來調節,因此感光度是可變的。感光度的英文縮寫是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的對光的敏感度就越強。同樣的光圈快門條件下,感光度越高,畫面越亮。

相同條件下,ISO越低,畫質越好!ISO越高,快門越快!

光圈,快門,感光度為最基本的可調參數,有單反的「M」檔模式下(手動模式),這三個都可進行調節,具體,按照拍攝時的光線環境,所拍的主題,等等相關。

曝光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決於光圈的大小和快門的速度。要學會手動拍攝就必須學會光圈與快門的設定配合。

曝光量與光圈的關係

在快門速度不變時,光圈的大小決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會過度,照片就會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會不足,照片就會是黑漆漆的。

曝光量與快門的關係

快門是控制光線進入的閘門。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快門速度越高,通過鏡頭進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當於開窗子時間的長短。

光圈與快門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們的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並互相影響著。如果將光圈收小一級(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將快門速度調慢一倍(例如由1/60減至1/30),它們的曝光量是一樣的。

對焦的重要性

對焦是指將鏡頭對準被拍攝對象後,調整鏡頭的焦距,使圖像變得最清晰的過程。只有對焦正確圖像才可能清晰,否則圖像就是模糊的。

景深與光圈、距離、焦距的關係

景深的「景」是指我們要拍攝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縱深範圍。當鏡頭對焦於拍攝目標時,這一點對應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後一定範圍內的景物也能被記錄得較為清晰,這個範圍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縱深景物的清晰範圍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縱深景物的清晰範圍也就越小。

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鏡頭焦距及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離:在鏡頭焦距及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越接近拍攝的目標,景深越小,越遠離拍攝的目標,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離及光圈不變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鏡頭的景深大,長焦鏡頭的景深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楓林 的精彩文章:

漁民叔叔教你捕捉跳跳魚
關於人體的那些驚人事實,看後徹底顛覆三觀
熟悉你的拍照工具,了解手機相機的一些專業術語
手機拍攝的一些技巧,讓你拍出更美的照片
秋天唯美人像攝影,外景拍攝小技巧

TAG:楓林 |